APP下载

推动雄安新区生态建设发展研究

2019-06-11熊英朱颖新王虹

今日财富 2019年6期
关键词:白洋淀新区绿色

熊英 朱颖新 王虹

以“建设世界一流绿色宜居新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雄安样板”为目标的雄安新区建设七项任务中,第一项任务就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雄安新区定位是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城区,生态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是否能够成功,将是雄安新区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新区建设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一步,在绿色发展上先行一步,在生态宜居上先行一步”。坚持绿色、循环、低碳、清洁、节约、均衡、安全发展,要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引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社会和谐的新型发展模式。本文立足倡导雄安新区的建设和运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生态建设角度进行探究,以期提出相关思路与建议,助力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期,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全文发布,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作出的雄安新区这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进入了具体建设阶段。中央提出的七方面重点任务,展现了雄安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七项任务的前两项,强调的就是绿色和生态。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以建设世界一流、绿色生态宜居新城为目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本原则,以“资源、生态、环境负面清单”来优化新区发展,以白洋淀生态保护建设为基础,优化新区布局,以新区环境质量改善来推动京津冀环境质量改善,以绿色基础设施和智慧环保服务提升整个新区的绿色建设水平。未来雄安,是绿色智慧新城,是一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国际一流生态城市。是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内涵极其深刻而富有诗意的世界之城。雄安新区的建设中,要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在新区规划建设中坚定不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

雄安新区是在“一张白纸”上建千年之城,生态环境是新区发展的生命线,新区从设立伊始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设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率先启動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实施“千年秀林”和白洋淀治理工程。一定要把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与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站位高、立足长远,也要分区施策、因地制宜,保障雄安新区可持续发展,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打好底色。

二、要始终秉持顺应自然、平原建城的理念

深刻理解“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核心要义,高标准做好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优先保障新区生态空间,避免重修复、轻保护和过于强调人为干预措施的现象,统筹推进市政设施建设。雄安新区以“成片区谋划、点线面结合、全要素融合”的思路,将新区划分为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北部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和南部入淀河流修复三大工程片区。以片区为单元,统筹谋划设计项目,既紧紧围绕提升白洋淀水质这一核心,又做到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共同体”理念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构成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体系。主城区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历史人文等因素,新区未来将形成“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布局,应根据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及主要生态问题,各有侧重地采取不同的保护修复措施。比如,北部当前面临绿地资源总量不足、区域森林破碎化程度高的问题,需要重点开展扩林增绿行动,优化和重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南部淀区则主要围绕“丰水、净水、活水”开展调田减污、控污治河、治淀保水、生境修复等,打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生态空间。

三、科学合理、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按照总书记“既要利用白洋淀自然生态优势,又要坚决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不断深化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要研究制定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整治技术标准,规范实际的目标、任务、路径和措施,加快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首先,

应成立专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委员会,负责监测环境状况,监督、监管各项环境的行为,建立起健全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生态补偿机制。避免工程监管不到位、管理粗放、施工野蛮等现象。配合相关单位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完善具体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做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科学地推进治理修复,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区域的治理标准;第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保障雄安新区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主要是水、气、土这三个方面。新区要全域使用清洁能源,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包括生态海绵城市、绿色智能的供电系统;建设绿色储能设施,节约电力资源,建设循环利用的环卫系统;实行煤改气、油改气或电,推广新能源汽车、公交车,鼓励乘坐轨道交通设施,减少大气污染;要对重污染企业加大力度整改,加大关停取缔和转型升级力度;要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使用绿色建材,开展节能住宅建设和改造。第三,构建水生态文明系统,把对水资源生态空间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切实的执行到位。雄安新区水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白洋淀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态问题。白洋淀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雄安新区蓝绿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过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水资源短缺、淀内淤积、水位下降、生态系统被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湿地功能下降等问题,这也成为雄安新区当前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新区与周边区域地缘一衣带水,密不可分,考虑到白洋淀水质问题时要有一盘棋思想,需要跳出白洋淀和雄安新区的视野,统筹白洋淀及上下游协同保护和生态整体修复,坚持外源与内源污染同治。需要制定一系列水资源的储备、节约、净化、利用等具体方面的制度,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建设优质的污水处理设备系统,优先考虑节水型企业与建筑,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保障白洋淀生态不会破坏的情况下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用水,必要时进行跨区域调水。

四、培育创新生态,充分发挥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的作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

要研究提出具有雄安特色的城市低碳发展标准体系,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土地节约集约、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等制度,探索土壤环境修复、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筹措资金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筹措机制拓展市场化资金筹措渠道。一方面,按照“职责不变、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各级财政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并完善市场化机制,设立百亿级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基金。同时,创新建立生命共同体单元管理机制,评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等级体系,明确不同类型、等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单元的管理目标,整体管控自然资源开发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形成完善的自然资源开发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控体系。要保持历史耐心,不能急于求成,稳扎稳打,统筹考虑保护修复与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在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同时需要在探索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模式方面加强谋划,打造新区建设的示范和样板。

相信雄安新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定能如它的名字一样带领我国经济再一次“雄起”,探索出一条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新路。(作者单位:中共保定市委党校)

本文为2018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论文。

猜你喜欢

白洋淀新区绿色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