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抗-HIV检测质量控制管理

2019-06-11朱叶朱妍侯春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管理

朱叶 朱妍 侯春凤

[摘要] 目的 探讨抗-HIV检测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方法 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中随机选取在该血站献血人员共2 000人,血液内的HIV抗体进行检测,对抗-HIV检测实验前、实验中以及实验后的检测结果数据进行质量控制,而后对这些数据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整理分析,观察检测之后的效果。结果 经过质控管理后定量检测的失控率为3.79%,在控率为96.21%,两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该全面加强对不同人群的HIV抗体检测的质量控制管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抗-HIV检测;定量检测;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a)-0155-02

HIV中文名称为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大的疾病,主要是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十年内,体内的T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丧失,因此,在患上HIV之后,患者极易患各种疾病,并且很难治愈,死亡率极高。HIV一般多发于青壮年,感染后,最开始几年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以及表现,之后便会有各种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发生,导致人体逐渐丧失免疫功能[1]。所以,HIV初期的抗体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人体内HIV抗体的检测来了解HIV的感染情况,及时发现传染源,从而对HIV的传播进行控制。但是要想获得准确的HIV抗体检测结果,就需要尤其重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经过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献血2 000名探讨分析,将所得的报告做了以下的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血站献血人员共2 000名,血液内的HIV抗体进行检测,并进行质量控制,而后这些检测后样品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整理分析,观察检测之后的效果。

1.2  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采取血液并对其进行检测,而后将获得的标本放入3 500 rpm/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5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加样。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是内部与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其中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是由试剂盒提供的阴性和阳性对照血清,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是实验室自己配置的,一般是稀释倍数为2~3的稀释试剂盒。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收集到的HIV抗体阴性以及阳性血清放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诊断试剂盒中进行6:1比例稀释;而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中将血清阴性和阳性按照2:1比例进行稀释,之后按照7 d的试验检测用量进行分装、低温保存。通过检测之后的結果[2],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这些的管理渠道和管理情况,综合起来进行探讨分析,总结HIV抗体检测该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管理。

1.3  HIV抗体检测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HIV作为一种传染病,在检查方面做好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其的实验室内检测的质量控制管理就包括了对人员要求控制、实验室设备要求等等方面,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3.1 实验室内人员的质量控制管理  参与对HIV抗体的检测的人员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具有对应的专业知识,并且接受过对应方面的教育、培训、考核以及具有检测资格的人员,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3];②对实验室内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各种检测方法标准、仪器操作、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安全措施等,只有培训合格后才能被准许上岗从事HIV抗体检测的工作;③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测过程中要对重点的地方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以防万一。

1.3.2 实验室内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  除去对HIV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内人员的质量控制,也需要对所需用的设备进行管理,以保证在检测过程中设备在受控的状态,从而完成检测工作。对于HIV抗体定量检测设备的管理需满足以下5个条件:①建立健全完整的设备档案,达到对实验室设备的核查标准;②定期对酶标读数仪、洗板机、移液器以及冰箱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并建立对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度,严格进行记录和执行《设备管理程序》;③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使用人员相互配合,爱护设备,并且做好设备核查工作;④做好设备的校准工作,并且以《量值溯源程序》为依据对设备进行校准核查,达到实验室的校准标准,对设备的三色进行标识,以表示设备处于的状态;⑤对设备使用的记录、计划以及设备的维护工作做好完整的记录[4]。

1.3.3 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管理  对于不同的检测设备就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因此就必须保证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掌握所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工作。需满足:①保留现有的有效标准、检测说明指导书以及可查阅的资料;②检测时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同时新的检测方法要由技术负责人进行验证工作,而后保留验证的记录,可参照《开展新项目管理评审》进行验证工作;③检测出的结果需要考虑不确定度分量对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参照《不确定度评定程序》进行检查;④检测的方法以及结果不得违背质量方针和标准[4],应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检验;⑤定量检测中的数据输入、存储、转移以及处理都需要遵循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1.3.4 设施环境控制管理  不同的设备运行需要不同的环境,根据设施和环境的实际情况,需要对设备所在的实验室及时通风、照明,以及保证水、电、空气湿度等等满足国家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检测的结果有效可靠;另外,在安装设备时要防止检测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最后,使用设备完毕后,要对产生的垃圾进行清理,并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洗,避免下次使用时对产生影响,同时也需要保护环境,做好实验室内的清理工作。

1.4  统计方法

通过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对比分析,再将所有的数据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探讨,未进行质控管理的HIV抗体检测的失控率为5.36%,在控率为94.64,经过质控管理后定量检测的失控率为3.79%,在控率为96.21%,通过对两组数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HIV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免疫缺陷病,不仅具有传染性,也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HIV一般多发于青壮年,感染后,最开始几年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以及表现,之后便会有各种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发生,导致人体逐渐丧失免疫功能。从目前来看,并没有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治疗HIV,因此只能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来预防HIV的感染。通过对不同人群体内血清中HIV抗体的检测,来判定其是否患有HIV,一旦检测为阴性,就需要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来抵抗HIV的侵蚀。同时也需要對这些HIV传染源进行建档管理和治疗,从而达到有效防止HIV的传播的目的[5]。

另一方面,对HIV抗体的检测也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地HIV抗体检测结果能早期发现患者,也能避免其的传播,因此对HIV抗体的检测也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可以用来决定HIV抗体常规检验实验报告可否正常发出,从而需要采取一定的系列检测、以及所用的控制手段,其中包括了:①室内人员的质量控制,具有对应的专业知识,并且接受过对应方面的教育、培训、考核以及具有检测资格的人员,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②设备的质量控制,对所需用的设备进行管理,以保证在检测过程中设备在受控的状态,从而完成检测工作;③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必须保证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掌握所用设备的使用方法;④设施环境控制,不同的设备运行需要不同的环境,根据设施和环境的实际情况,需要对设备所在的实验室及时通风、照明,以及保证水、电、空气湿度等等满足国家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检测的结果有效可靠[6-8]。

综上所述,为及时筛查出我国HIV患者并对其进行管理和治疗,该院应该全面加强对不同人群的HIV抗体检测的质量控制管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罗庆峰,吴英,朱燕霞,等.家属互助献血与单位无偿献血血液初筛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6):73.

[2]  张杰.影响ELISA法检测HIV抗体准确性的若干因素和质控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76.

[3]  邬晓敏.ELISA检测中HIV抗体采用即刻法质控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6525,6528.

[4]  郑鹏,张容,杨春晖,等.四川省自愿无偿献血适龄人群HIV流行特征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8(6):525.

[5]  段慧玲,滕本秀.HIV抗体检测即刻法室内质控存在的有关问题探讨[J].免疫学杂志,2017(3):234-235.

[6]  覃克文.桂林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6):98.

[7]  王珍贤,李小红,韩继姝,等.重庆市近7年来献血者血液HIV筛查与确证情况[J].中国输血杂志,2007(3):79.

[8]  陈斌.兰州地区2000-2007年献血者血液抗-HI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6):98.

(收稿日期:2018-11-07)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