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普外科术前准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6-11张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护理

张静

[摘要]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普外科术前准备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应用RCA对与2017年1—3月对普外科术前准备护理中的缺陷及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查找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培训,改进护理流程,并贯彻落实,比较RCA实施前和实施后各300台次择期手术术前准备护理质量。结果 RCA实施前术前准备护理操作缺陷率为5.3%,实施后为0.3%,实施后护理操作缺陷率低于实施前(P<0.05)。物品准备缺陷率实施前为6.7%,实施后为0.7%,实施后物品准备缺陷率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文书缺陷率实施前为6.0%,实施后为0.0%,护理文书缺陷率实施后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RCA能够有效解决普外科术前准备护理缺陷,改进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法;术前准备;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c)-0096-03

术前准备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优质的术前准备护理能够为手术及术后恢复提供有利的保障,术前准备护理包括多个环节,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术前准备护理过程发生缺陷及差错的情况并不少见。RCA是通过查找问题根本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办法解决问题的管理方法[1-2],近年来为了提高术前准备护理的质量,采用RCA对术前准备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普外科术前准备护理中的缺陷进行分析,选择RAC实施前2016年8—12月300台次择期消化道手术作为实施前组,患者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9.6±10.4)岁,其中男172例,女128例,其中胃部手术98例,结直肠手术184例,其他手术18例,选择RAC实施后2017年1—3月300臺次择期消化道手术作为实施后组,患者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1.2±9.8)岁,其中男167例,女133例,胃部手术106例,结直肠手术179例,其他手术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RCA方法

1.2.1 组建RCA小组  RAC小组包括6名成员,护士长担任组长,2名护理一线主管护师及3名护理一线初级职称护士,护士长负责RAC小组活动的管理,定期召集召开RAC小组活动,分析术前准备护理中的问题,分析并制定整改计划,组织实施[3-4]。

1.2.2 收集资料  RAC小组通过护理资料分析,缺陷责任护士走访等方法对术前护理缺陷时间进行调查,包括术前护理文书完成情况、术前物品准备情况、术前准备护理操作缺陷问题等,发现存在问题包括术前生命体征漏测,备皮及胃肠道准备不合格,术前针注射时间不合理,术前准备物品不足,以及护理病历文书缺陷,填写不完整以及漏签字等,对发生缺陷的病例,当班护士24 h内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过程及原因。

1.2.3 分析近端原因  分析发生术前准备护理缺陷的近端原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各班职责不清,交接不细致,部分术前准备护理工作的职责不清,如胃肠道准备等,部分患者需要在手术前1 d及手术前晚、手术当日等时间节点进行,部分护理人员对术前准备开始的时间节点掌握不准确,导致职责不清。②术前准备护理工作缺乏科学的顺序及流程,不能按次序完成护理项目,甚至导致遗漏。③ 夜班有患者病情不稳定或新收治病人较多时,值班护士的工作节奏被打乱,导致清晨的术前准备护理项目混乱,甚至发生遗漏。④责任护士责任心不强,不能按时完成本班的术前护理项目等。

1.2.4 制定改建措施并实施  依据分析术前准备护理近端的原因分析,RCA小组讨论制定整改措施。①依据手术项目不同制定术前准备护理流程单,确定各个术前准备护理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在相应时间内完成护理项目。②明确职责,各班护理交接班时交接术前护理流程单,交接护理内容完成情况,并签字确认。③规范术前物品准备内容和时间,如腹带、术中用药在手术前1 d备好、坐便椅、卧便器等手术医嘱下达后依据患者手术情况备好等,手术当日清晨再次核查准备情况。④手术核查表单在手术前1 d备好,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等表头填写完整,夜班交班护师负责核查。⑤完善核查核对及核查制度,除交接班核查外,手术当日清晨交接班前主班护师负责再次核查。

1.2.5 评价效果  RCA后按改进的流程及措施实施术前准备护理,比较RCA实施前及实施后各300台次术前准备护理的完成情况。

1.3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CA实施前后术前准备护理操作完成情况

RCA实施前术前准备护理操作缺陷率为5.3%,RCA实施后术前准备护理操作缺陷率为0.3%,实施后护理操作缺陷率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前物品准备情况

RCA实施前术前物品准备缺陷率为6.7%,RCA实施后术前物品准备缺陷率为0.7%,实施后物品准备缺陷率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2。

2.3  RCA实施前后术前准备护理文书完成情况

RCA实施前护理文书缺陷率为6.0%,RCA实施后护理文书缺陷率为0.0%,实施后护理文书缺陷率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3。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术前准备护理内容较多,包括术区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等护理操作措施、术前的物品准备以及术前护理记录文书、手术核查表单填写等多项内容,术前准备护理的及时、高质量完成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术前的肠道准备是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的基本保障,合理的皮肤准备能够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术前生活用品的准备能够减少术后患者生活的不便等。在对既往的术前准备护理结果分析发现,在术前准备护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影响术前准备护理质量。

根本原因分析法是通過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查找总结,通过剖析查找问题产生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落实实施,是一种科学的、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管理工具,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避免只解决问题的表象,而导致问题反复发生[5-6]。通过对术前准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查找原因,发现术前护理准备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流程混乱、时间节点不合理以及交接及核查不严格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刻剖析,通过建立术前准备护理表单[7],明确各项护理措施时间节点,以及加强核查及检查制度等措施,提高术前准备护理质量。

对结果分析发现,通过RCA对护理流程、方法进行改进后,术前准备护理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术前准备护理操作缺陷率、术前物品准备缺陷率及术前准备护理文书缺陷率均明显降低,说明通过RCA能够有效解决术前准备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8],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彩霞,郑芹,叶志霞.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41-142.

[2]  林清然,陈伟菊,罗洪,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5):421-422.

[3]  储小红,虞华,康群,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221-223.

[4]  朱宝兰,王艳红,耿在香.根本原因分析法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2):48-50,54.

[5]  黄映嫦,姚慧梅,喻瑛.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1):89-90.

[6]  张三桃.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质量的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1):1707-1708.

[7]  杨艳琼.术前准备核查清单在普外科择期手术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0):1528-1529.

[8]  徐鋆娴,马小琴.根本原因分析法用于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7):2433-2435.

(收稿日期:2018-10-28)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