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树人,书写希望的明天
2019-06-11张宇昕
张宇昕
“初到学校,系里领导和辅导员了解到我的困境后,安排我勤工助学打扫流动教室,解决了一部分生活费问题,我还享受到了助学金。更值得高兴的是,通过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我又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这些关怀和帮助不仅解决了我生活上的困难,也给了我完成学业的勇气和信心。在校生涯已接近尾声,老师又指导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汽筑工程系电梯工程技术专业1701班学生刘丹来自定西市通渭县,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刘丹在系级综合成绩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学校资助培养计划中参加院级勤工助学,并同时获得国家一等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发挥高职院校资源优势,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是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推动脱贫的方向。近年来,对标《甘肃省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要求,学院大力发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希望星灯——为贫困地区的学子带去青春力量
为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辍学、失学,着力做到精准资助育人,促进教育公平,学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全覆盖,包括“特困助学金”
“贫困学子暖冬行动助学金”“玛雅特困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自2015年以来,在实施单独测试招生工作时,将50%的计划专门面向省内75个贫困县实施分县分专业定向编制招生计划,并按照考生测试成绩,单独划线,一县一线,优先录取。到目前为止,共在贫困县地区投放招生计划3462人。同时,学院自2017年开始正式实施精准扶贫专项招生,专门招收甘肃省扶贫办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考生,为他们提供优质升学机会,精准扶持贫困家庭。
在实施贫困地区开展“五年一贯制”人才衔接培养工作中,学院积极实施在贫困地区开展人才衔接培养工作。2013年、2014年相继在甘南藏族综合专业学校招收“五年一贯制”藏区学生56人,2017年学院先后与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会宁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平凉机电工程学校暨静宁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五年一贯制”人才衔接培养协议书,确定了贯通专业和培养人数,共计150人。
管理工程系航空服务1601班的张斌,是来自陇南市成县城关镇的一个单亲贫困家庭的学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获得“贫困学子暖冬行动”助学金,现在海南航空公司工作,他由衷地说:“特别感谢学院在寒冷的冬天带给我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关爱,我会以交院校训为鞭策,努力前行!” “雏鸟要飞翔于苍天,需要振翅的勇敢;幼马要奔驰于旷野,需要跌倒又爬起的毅力。”说这句话的学生是学院2018年“玛雅助学金”获得者、信息工程系智能交通1601班学生刘明,来自一个农村家庭的他如今已成为浙江宇视的一名实习生,担任浙江宇视智能交通售后工程师,一步一步向着他的目标继续迈进!
知识与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人们走向未来的宝藏,而一盏盏星灯,对他们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学子来说,是信心,更是饱含温暖的希望。
明天你好——这条路通往人生新征程
明天是未来,是憧憬,更是学生们背上行囊走向社会的新征程。
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困难群体的学生,一直是学院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8届毕业生中,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28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70%。截至2018年8月31日,有278名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单位,就业率为96.86%。除此以外,按照省厅关于对省内普通高校应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残疾高校毕业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的精神,从2014年到2018年,已累计为724名学生发放补贴72.4万元。
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公安局社会面防控大队实习的王雷,來自临夏县榆林乡榆丰村,他自幼父母意外身亡,与祖母相互依靠生活至今,为该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连续三年享受国家特困生类助学金、甘肃省“雨露计划”和学院勤工助学岗位资助。即将从汽筑工程系中德技师班毕业的他感慨地说:“幼年的贫苦生活使自己懂得如今享受幸福的不易,如果没有国家的各种资助政策,没有学校及老师的各种帮助,我现在的生活也许会是另一种情境!”
学院的领导班子成员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系部和班级的“帮扶老师”,从2016年4月开始,各级领导干部开展每学期至少“深入一次宿舍、深入一次课堂、参加一次主题班会、参与一次学生活动、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的工作,尤其根据困难学生就业的不同原因、不同特点进行重点指导、重点帮扶,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提供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辅导等,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高峻岭介绍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及时疏导他们因就业问题而引发的焦虑和悲观等情绪;通过短信、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困难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优先推荐、个别推荐等措施,积极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这些都是我们就业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未来是幸福而美好的,我们要为贫困学生注入源源不断的自信,鼓励他们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双手赢得明天。”
整合资源——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陇南市成县黄陈镇黄陈村、毕河村、下五郎村和礼县罗坝镇长草村,是学院2012年以来的的帮扶点。仅2018年,学院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就先后6批次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为下五郎村捐赠图书、电热毯;为毕河村、下五郎村村委会捐赠电脑、打印机等设施;开展春节前慰问活动,为所有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组织帮扶工作队队员、村社干部、党员代表、社员代表,开展“重走一段长征路”和中药材及蔬菜种植基地考察活动;组织帮扶工作队队员、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考察“全国扶贫产业学南充”的四川南充市包包田村产业园、百亩花卉苗圃园和阆中水果种植园;帮扶工作队队长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黄陈镇全体党员干部、帮扶工作队队员举办党课培训班;春节前夕,帮扶工作队组织举办毕河村2019年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从2019年开始,学院将对脱贫攻坚帮扶点陇南成县黄陈镇下五郎村、毕河村考生开设绿色通道,实行免试、免学费入学……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做出的重要指示,这应当是我们高职院校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遵循。”高峻岭告诉记者,“高职院校就是要集中优势资源,发挥自身特长,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构建覆盖所有建档立卡学生和经济贫困家庭的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大扶贫格局是教育扶贫的目标。从生源结构看,我们的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不富裕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学生心理自卑,这是我们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下一步,学院将成立职业教育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省内教育扶贫、东西协作等工作,继续统筹全院资源力量,在助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书写‘交院人的‘奋进之笔。”
(文中所提学生均为化名)(责编 悬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