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丝路
2019-06-10张晓娜
张晓娜
极致源于真实
《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三季仍然以讲述人的故事作为切入点,从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60多个国家中挑选出了10位年轻人作为拍摄对象,观察、记录了他们在异国他乡奋斗、奉献的历程。这10个年轻人性格各异,奋战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只为实现同一个“青春梦”。他们所处的环境比以往更加极致,他们的故事也更加扣人心弦。
在印度尼西亚,全球变暖导致浅水区的大部分珊瑚死亡,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动物学博士罗杰,经过两年多潜心研究,帮助当地恢复了海底珊瑚和沿岸海礁。
在野生动物盗猎猖獗的津巴布韦,中国志愿者张广瑞冒着生命危险,和当地森林警察一起开展巡查行动,与盗猎分子做斗争。
在饱经战乱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几乎每3天就有—起安全事件发生。在这样的局势下,来自中国十九冶集团的李沛龙冒着巨大的风险,坚持帮助这个国家恢复建设战后的综合大学。
这些年轻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融合在一起,他们克服万难,要让沿“带”沿“路”的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成果。透过他们的真实经历,观众能更深刻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贡献和中国智慧。
“小人物”凸显“大情怀”
《我的青春在丝路》系列是中国主流媒体首次将镜头对准“一带一路”的青年建设者,对他们进行的一次全景式展示。和传统主旋律节目惯有的表达风格不同,节目并没有为了凸显人物的“典型意义”而刻意对他们进行拔高,反而真实展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困惑、迷茫,以及为了克服困难所做的种种努力。这种“去说教化”的方式,让这些年轻人的故事更加可感、可触。
“‘丝路镜头下的人物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可爱。”《我的青春在丝路》节目制片人傅卓说,“节目团队最想呈现的是一批真实、普通甚至弱小的人,‘超人不存在,也不能和观众相通。”《我的青春在丝路》讲述了大时代里一组鲜活的青春故事,无论选题策划、内容风格还是宣传推广都带有强烈的全媒体属性,以使主旋律题材契合互联网“年轻化”的表达和传播,成功吸引大众关注并输出影响。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远。“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相关合作稳步推进,各项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务实合作不断推进,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一带一路”建设传承古丝绸之路的精神,正在奏响新的乐章,呼唤着有志青年的热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