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预防校园欺凌的有效策略
2019-06-10刘晓燕
刘晓燕
摘 要:校园欺凌是目前教育机构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所有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它的发生率近年来正在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且造成的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等制度还不足以对校园欺凌事件做出公平公正、及时有效的裁决,由于事件本身具有很多特殊性,且大多时候并不能构成犯罪,仅是道德上的偏离,因此在处理上也欠缺一定的力度。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不仅需要国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给予他们良好的思想灌输,尤其是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从多个方面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关键词:全方位;校园欺凌;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6-015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45
学生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也是未来国家的主人,他们应该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但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及家庭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有的学生思想偏激,叛逆心理严重,而家长及教师比较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良心态的长期发展导致了校园欺凌的发生。校园欺凌不一定是行为上的明显伤害,还有言语伤害或者网络暴力等,由于学生在学校面临学习的任务,还有周围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看法,因此面对校园欺凌大多隐忍不言或者私下解决,但是并不能有效地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完善规范学生行为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校园欺凌应当承担的惩罚,学校也应当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予引导,同时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也必须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们。
一、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对山东和河南两个城市抽样调查了校园欺凌的发生情况。其中,23%的小学生受到过校园欺凌,14%的小学生表示每周会受到一次或者多次的欺凌,受到的欺凌方式多为言语和肢体,欺凌者的人数达到5%;在初中学校中,受到校园欺凌的学生为12%,每周会受到一次或者多次欺凌的人数为7%,欺凌的方式多为言语,肢体冲突减少,欺凌者人数为4.8%。通过数据可知,小学阶段发生校园欺凌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阶段,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模糊,容易受到不良情绪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及家长对其思想的重视程度较轻。
二、预防校园欺凌的相关对策
(一)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
校园欺凌的问题根本是学生的思想问题,根据相关资料调查,欺凌者性格暴躁,缺乏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观念,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家庭的教育,缺失来自家人的关爱,或者其家庭教育的方式不科学,对学生的性格造成了不良影响,比如有的家长在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犯了错误的情况下,采取棍棒教育,非打即骂,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在孩子缺乏关爱时,可能采取故意犯错的方式来博取父母的关注。因此,家长要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重視孩子的思想状态,与他们在心理上建立朋友般相互信任的感情,拉近心理距离。从被欺凌者的角度分析,家长要对孩子予以更多的肯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教育他们在遇到校园欺凌时,要及时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二)学校加强思想教育
政府及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反欺凌政策,对欺凌行为及产生的后果和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详细的规定,并安排专门的法律人员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培训,使他们了解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面对校园欺凌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在课程中添加反欺凌的政策宣传及道德宣传,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针对校园欺凌的参与人员,学校应该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并与家长进行沟通,组织相应的活动来培养学生互助团结的品质和爱心,加强思想教育。
(三)社会方面的重视和介入
校园欺凌中的学生缺乏对此类事件的应对能力,经常因为害怕受到更严重的报复而采取隐忍的态度来逃避,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不但自己受到反复的伤害,也使欺凌者变本加厉。社会方面要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接洽,比如与电视台专门策划关于校园欺凌的节目,可以借助电视台的力量,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态及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校园欺凌,敢于说出真相,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改善其周围的关系。电视台工作人员还可以针对此类事件进行回访,了解相关学生的状态变化,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预防欺凌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结语
学生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建设,而校园欺凌就是隐藏在学校深处的恶性肿瘤,不加以防范和治理,不但扰乱学校秩序影响教学质量,对将来的社会发展也不利。因此,需要我国的法律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结合,通过社会人士及家长的双重关注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及引导,严厉处理校园欺凌的行为,积极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学校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丽连.事先预防问题在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的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3).
[2]谢锡美.校园暴力预防与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防控探析[J].现代教学,2016(15).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刘晓燕(1971.1— ),女,回族,新疆阜康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
课题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预防小学欺凌行为的行动研究》(编号:GS〔2018〕GHB167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