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情境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2019-06-09孔斌张正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注意力体育课教学法

孔斌 张正敏

【摘要】学生由于生性好动,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小学体育课上,要最大限度地把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使他们高涨的求知激情贯穿于课堂学习过程的始终,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使用情境教学法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创设  体育课  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体验  途径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20-01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课上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把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使他们高涨的求知激情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始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情境教学的方法

1.音乐情境的创设

体育训练是一项需要学生反复练习、极耗费体力的活动,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劳和枯燥,这时,我们可以采用音乐情境的创设来实施教学目标的达成,用悠扬悦耳的音曲使学生的身心放松,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美好。有时慷慨激昂、节奏感强的音乐还能够振奋学生的精神、鼓舞学生的斗志。例如,在刚上体育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像“青藏高原”或“向前冲”等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歌曲,用鲜明强劲的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细胞,激发起学生跃跃欲试、激情澎湃的情绪,让学生在课上始终处于这种精神饱满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反之,当学生活动得比较累、心情焦躁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用舒缓轻松的乐曲将学生引入美妙的遐想之中,以期达到放松身心,愉悦精神之效。

2.故事情境的创设

小学生大都有頑皮好动、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导入新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故事情景的导入能够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开端,极其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景中进行体育锻炼。如,教学二年级学生“单、双脚跳”的动作时,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模仿的心理,用故事“小青蛙与小白兔”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模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过程中进行模仿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笑声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更有助于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

1.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情境教学设计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各有自己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要适当增加游戏和富有故事情境的教学内容;而对于高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就要增加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情境设计,比如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增强爱国情感、开展小组比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角色扮演(比如让学生扮演裁判、评委等)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会换位思考等。总之,教学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够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2.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投入

情境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是否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情境中,譬如,教师让学生扮演小青蛙,有的学生觉得没意思应付了事,有的学生却真的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天地任我欢跃的小青蛙,甚至在活动中能够入情入境。动作、语言、眉宇间无不洋溢着欢愉。因此,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对活动情境的情感投入,并适时地加以调节和引导。

三、情境教学的优势

1.情境教学,为学生插上自主探究的翅膀

在小学体育课上,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譬如,在教学“各种起跑的动作”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展示不同形式的起跑姿势,再相机提出问题:“据你们观察,哪一种起跑姿势的起动最快,效果最好?”,诱导学生慢慢从实践中得出各种起跑姿势的特点,进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起跑姿势,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很自然地提高了自身的体育技能。

2.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枯燥乏味的动作讲解和训练融入到真实的情境当中,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综上所述,当代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更是容易喜新厌旧,注意力也难以集中。面对此种现状,使用情境教学法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注意力体育课教学法
让注意力“飞”回来
体育课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