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史料

2019-06-09陈雪映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数学方法数学史

陈雪映

【摘要】数学课本是学生接触比较频繁的数学读物,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重要资源之一,所以怎样挖掘数学课本中可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教材中还适时的选入了一些数学史料作为背景知识,与老教材相比,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数学史  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方法  数学名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22-02

一、提出问题: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说:“数学好玩,数学课要讲得孩子们有兴趣。孩子们都是有好奇心的,他们对数学本来也有好奇心,可是教得不好,把数学讲得干巴巴的,扼杀了好奇心,数学就难了。”那么怎样才能数学课讲得让孩子们有兴趣,觉得数学好玩呢?这就需要老师从本质上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有趣之处,好玩之处。用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孩子,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触动对数学学习。数学课本是学生接触比较频繁的数学读物,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重要资源之一,所以怎样挖掘数学课本中可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查阅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我们可以看到,全套12册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概率与统计和解决问题四大板块,教材中还适时的选入了一些数学史料作为背景知识,与老教材相比,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本文将抓住这一特点,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料的应用策略。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什么是数学史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和一般文化联系的一门学科,它反映了数学发展的脉络与本质。

(二)数学史的价值何在

数学史的价值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数学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数学史的数学价值,三是数学史的教育价值。随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国际研究小组成果的不断涌现,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史被看成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

三、小学生为什么要了解数学史?

事实上,小学阶段,数学史的呈现方式多以“数学小故事”的方式,在单元结束或者一些数学中有重要发现的知识出现时出现,这样编排不但丰富了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增添绚丽色彩,而且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历史的厚重,体验置身于歷史的境遇中,从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小学生对数学文化了解的现状如何?

目前,从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来看,文化内涵缺失的现实问题很严重。数学史在小学教学中一直是个被忽视的领域,这使得数学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解题高手,却缺少了人文素养。长期以来,由于升学压力,考试压力,教师的精力仍陷在题海之中,教师主动引进数学史的态度不够积极,只有在赛课中才能看到老师在课堂上涉及到数学史料的介绍和了解,这些象限的出现我们分析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教师方面看:一是缺乏基本的数学史素养、教学意识和史料储备;二是担心教学任务重,增加了教学内容以外的东西完不成教学任务。第二,从教材方面看:教材中安排的数学史材料数量少,呈现方式也是阅读了解,很少包含一些介绍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材料,数学家介绍、数学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第三,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学习的动力依然主要来自考试的压力,一考统天下,一卷定终身,考试的权威性和选拔性不容置疑。学生被迫陷于题海当中,他们只是学到了数学的表面形式,大量枯燥乏味的演算,使学生形成数学就是单纯的知识、技巧这样错误的想法,而没有体会到数学内在的美,未能真正体会到数学史的博大精深。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于是,学生开始厌恶数学,数学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更不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文化力量。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国数学家吴文俊说过:“数学教育和数学史是分不开的。”数学史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当今国际上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重视数学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种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现象。郑毓信出版的专著《数学文化学》以及刘超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这些著作的问世,都纷纷强调营造数学文化的人文氛围,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此,我们认为当前小学数学必须以数学文化内涵为导向重构教学,让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经历知识的源与流,通过这些丰富内容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知识的精华,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具体策略方法如下: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

现在的数学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的数学文化素养,部分教师知识面太窄,对数学的文化内涵无从把握。有的教师甚至从未读过数学史或未完整地读过数学史,于是他们不能正确的理解“渗透数学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基础教育的教师,尤其是贫困边远地区的教师团队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就更为严重,由于供教师参考的关于渗透数学史教育的文献比较少,所以他们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相对滞后。大多数数学教师把有关的数学史知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大大忽视了数学史对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文化”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所以说,提高教师的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迫在眉睫。首先,学校单位应有计划地组织小学教师学习、培训。而作为教师本身要提高意识,树立数学史的教育价值理念。有成长意识的教师会主动学习与自身教学有关的资料,熟悉学科最新动态,尽可能扩大有关教学的知识面,从而让自己跟上时代潮流,做一个专业型教师。从而把数学史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二)转变重“知”轻“识”的功利化观念

在各种考试压力下,仅仅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大搞题海战术,只会越来越使学生喘不過气,从而更加厌恶数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实施“减负”政策,认真贯彻素质教育,逐渐有序的把数学史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重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轻松愉悦的面对数学,让他们不再是空洞的解题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好数学的信心。

(三)让数学方法、数学名题走进课堂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是数学教师所熟知的由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所说的一句名言。而作为教师,就应该善于创设问题,让数学课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层又一层深入的问题组成的。而用数学方法论激活问题可以使教学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产生变化性问题;引导解题后反思,提出引申性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需要结合数学名题,如高斯的故事,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这些具有精妙解题思想的数学名题,必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到数学家的坚毅品质及为数学二合科学的献身精神,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运用数学史开展各种活动丰富课堂

怎样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成吸引学生的磁场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小活动丰富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实施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小游戏,数学游戏的参与,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了解数学家解决问题的特殊见解。

第二,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数学史课外书籍的阅读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利用假期的时间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阅读数学史书籍、故事,然后在活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数学史是人类的认识史、发明史和创造史,其中蕴涵着可供后人借鉴的巨大思想财富。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习,能吸引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促使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得必需的数学。这样才能有效地彰显它的文化价值。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一门艺术和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文化,不但是描绘和现实世界的重要力量,而且还是创新新文化和创造新世界的现实力量。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

学习数学史,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作风,端正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方法数学史
数学方法在化学平衡学习中的重要应用
穿梭时空看数学——谈解题中的数学史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月牙肋岔管展开图的数学方法解析
歪写数学史:史上最牛公务员皮埃尔·费马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论简单估算数量级的数学方法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方法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