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语文情感教育之花中绽放

2019-06-09于洪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语文

于洪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48-01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面对一个正在成长且处在叛逆期的初中学生来说,除了对他们进行书本知识教育教学外,还应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行为养成教育、价值趋向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往往却忽视了一个很大的教育环节——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感情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方便学生记忆,同时对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所以,把情感教育纳入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地位

情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验积极向上、昂扬的情感,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奠定坚实基础,这将对他们以后工作、生活产生正面作用。情感教育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指路明灯。

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帮助学生充实情感,陶冶情操,同时让他们感同身受,在学生还没意识到的时候提高学生理解程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效率。情感上的认同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把身心都放在一件事情上,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教育之所以效果如此之大,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探索欲望,在兴趣培养上的作用大得多。初中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拥有庞大的素材库,课文内容、延伸文章都是情感教学素材,教师应该细心地对情感教学素材进行筛选,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兴趣养成奠定基础。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要重视的是学生的情感。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叛逆期,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就会嫌恶这个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讲《送东阳马生序》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作者的生活态度,并与自身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刻苦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体验放在首位,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重视情感语言的使用的同时注重自身内涵的提高。情感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情感语言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及情感得到激发,运用情感语言使情感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实施与优化

情感教学,情感氛围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拥有良好的情感氛围,才可以顺利进行,只有将学生成功带入理想的教学氛围中,情感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找切入点,将兴趣爱好与教学内容合理结合起来,然后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会被不知不觉地带入情感教育教学氛围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镇定自若,对语言的完美运用会吸引学生,这就是语文教师魅力的体现。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强调智力的开发,而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而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适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进行教育,应重点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侧重点:

1.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情感因素引入教育当中,通过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对学生给予恰当的尊重、平等、理解、关心、信任和期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是紧抓尖子学生不放,而对“后进生”则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恶语相向。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关爱、鼓励尖子学生继续努力的同时,尤其要做好与“后进生”的交流和沟通,尊重他们,以教师的人格感化学生,以真实的情感打动其心灵,用现实生活中的道理说服他们,用渊博的知识让他们心服口服,用健康的知识教育他们。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一是要了解他们,关注学生的言行,加强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找到自我,获得自信,学会感激。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压抑自卑心理

对于学生来说,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不足,予以教育并纠正,这种方式的负面影响是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心态,自卑心理。若以激励为主,把揭短改为扬长,使学生的自信心有赖以立脚之处,就等于给学生一个成功成才的起点。在激励教育方面,对学生的信任也是至关重要的,信任要求师生双方坦诚相待,师生平等更要求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对优生的信任,能够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对后进生信任,会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

4.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消除逆反敌视心理

要想帮助学生战胜消极因素,简单的批评教育是不能奏效的,应在宽容中予以启发点拨、言传身教,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辨是非,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做人、做事的正确选择。

5.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消除失落厌学心理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要求,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满怀真诚与爱心,与学生坦诚相见,耐心细致地激励学生,给学生恰当的期待;循循善诱地对学生進行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抗拒诱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增强自制,最终走向成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努力把它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让爱缓缓流入学生心田。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感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