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19-06-09张恒泽
张恒泽
摘 要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及习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目标。本文通过把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把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几个着力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措施、手段加以实施,才能把德融入教育、贯穿教育,才能达到以德育人、以化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及此后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要明确新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肩负时代重任,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这些重要讲话的核心,就是“立德树人”,也是对我国高校将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的回答。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新的时代,赋予新的使命,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更自觉、更主动的推进这一伟大工程的创新;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时代发展给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担负的历史重任;从根本上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措施或手段加以实施,把德融入教育、贯穿教育,才能达到以德育人、以化育人的目的。
1把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和互动,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提出的重大课题,目前,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1.1立德树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需要有统率性的价值观引领社会。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历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40年的改革开放,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结合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取得伟大胜利。所以科学的理论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变为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这些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因此,党十八大报告、党十九大报告和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 “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方针的提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和历史经验总结。
1.2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力量源泉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谓:“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可见,当下人才的培养极为注重德行方面。人才培养过程中,道德方面的培养得到了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尤其是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高校。它作为意识形态最活跃、最敏感的地方,各种思想文化交锋最前沿阵地,因此,新高教40条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将建成一批立德树人标杆学校,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点,进一步引领带动当前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使人才培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可见,在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立德树人正是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帮助受教育者得到更好的学习条件,为其适应社会发展提供强的智力支持。
1.3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形势变化显著,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產生了影响,教师的思想道德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未来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性。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是意识形态最活跃、敏感的地方、是社会思潮的码头,社会上风吹草动,高校都会立刻感知。当前尤其高校存在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不够以及重理论轻实践、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当在科技文化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应当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较高修养,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所以,在面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会成为实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永恒主题。
2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
2.1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前进道路指明灯,是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御腐朽思想和奢侈的生活,就能不畏任何艰险困苦。
回首“五四”,正是百年前的革命青年,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高举爱国者主义旗帜,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开展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把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富的斗争推向了新的起点。可见,用 “五四”精神塑造青年、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用先进典型激励青年,是高校的职责所在,是教育工作者所肩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当今高校培养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应该从以下做起:
一是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又要坚定不移的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讲话中多次指出,教育要明确新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所以大学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树立与社会共同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把自己塑造成政治坚定、忠诚于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孝老爱亲、谦虚谨慎、热于助人、热爱生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繁琐的是事情干好就是伟大。李大钊曾说:“脚踏实地就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作为大学生的本职任务就是学习,从书本上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从实践中學,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人生目标。
2.2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道德修养过程,实质就是解决自身道德修养矛盾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要求的认知,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不断剖析自己、反省自己、不断的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加强道德修养实质就是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剖析的过程,只有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及其行为的反省、革旧图新,才能增强新的道德情感、提升新的道德信念,才能够增强新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实质就是提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在道德修养主体自身完善过程中所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斗争,是由自我内在的道德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来自某种外部的压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改革时期,西方各种观念和社会思潮相继涌现。并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一些适应新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现代道德观念应运而生,比如平等公正观念、革旧图新观念、时间效益观念、利益价值观念、义利并重观念等;另一方面,一些陈旧的、腐朽落后的道德观念也仍然存在,比如封建的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宗教迷信思想、男尊女卑观念以及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这些以金钱、美色、权力、地位为诱饵的腐朽落后的道德观念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引起社会道德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的大滑坡;同时,也严重腐蚀了一些意志薄弱者,使他们失去了道德信念,走向堕落。因此,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尚的道德风尚引领社会,并把道德教育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在全社会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使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不断加强、道德水准不断提高、道德境界不断提升。
2.3培养教师良好道德品质,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西汉时期著名的教育家董仲舒就主张实行“德教”,他认为“德教”是实现理想的人伦社会的唯一工具。要求将教育过程彻底伦理化。他说“凡以教化不力,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提防之,不能止也。”可见,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对自己、对学生、对社会影响之深,关切之大。中国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大力提倡公民道德教育,认为德育是完足人格之本,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也只能助其为恶。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爱心唤醒学生,教会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用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感化他们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才能凸显以人为本。
培养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就是习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所以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要求,以不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与重托,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职业技术,2019,18(01):109.
[2] 张文晖.立德树人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农家参谋,2019(01):137.
[3] 陈泽榜,何家敏.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价值实现的人性探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1(04):65-68.
[4] 董小龙.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N].陕西日报,2018-12-27(004).
[5] 翁就勇.立德树人,树道德楷模良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学习[J].智库时代,2018(52):234+252.
[6] 付敏.立德树人、育人入心——关于推进高校德育建设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87-88.
[7] 熊聪聪,孟宪博,杨巨成.“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实现全程育人的策略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8(0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