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开放式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核心探索

2019-06-08李莉萍李芸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6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精神分裂症

李莉萍 李芸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开放式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双盲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封闭式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利用开放式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对于两组患者护理管理之前的精神状况进行评分,可知数据差异不大(P>0.05),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评分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其中观察组患者数据结果好,与另一组进行数据对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数据结果好(P<0.05)。结论 开放式护理管理能够帮助精神分裂患者接触社会,从而改善其负面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利用这种护理管理方式,能够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改善疾病症状,提高预后表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开放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6..02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一种非常常见的精神疾病,致病原因复杂,目前该疾病尚无统一的疾病病因结论,该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群体中,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思维障碍、行为障碍、情感障碍、语言障碍等多项,所以人们要对该疾病提高警惕,如果发生相关的症状,及时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诊断,促使疾病可以得到早发现与早治疗[1]。传统治疗中基本上都是配合封闭式管理,从而保证治疗效果。但这种封闭式隔绝了患者和社会接触的机会,对于心理、生理也会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开放式护理管理的方法、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精神科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间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来研究,按照随机平均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一组患者人数为49例,其中在对照组中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人数分别为28例、21例,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2.3±1.0)岁;观察组的4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平均年龄为(43.2±1.5)岁。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疾病确诊之后签署疾病治疗护理同意书,对患者以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两组患者疾病干预护理数据的组间对比分析。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指导本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封闭式疾病护理;观察组:对于本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护理管理的护理干预,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1)开放病房:患者有自由出入病房的权利,在治疗之外的时间,其可以在院内散步、休闲。如病情允许,可由专人看护,组队游览公园、参加社会活动等。(2)强化意识:在每日查房期间,向患者进行宣教,内容包括服药注意事项、精神专科护理特点、医院相关规定、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注意事项等。(3)提高治疗依从性:每次服药都在专人监督下进行,且服药后需静卧30 min才能离开病房。(4)心理护理:向患者认真介绍病情,使其能够对自身病情有所了解,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给予充足的关心与爱护,增强治疗信心;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做好倾听者的角色,对其对于自身病情的看法与内心疑惑认真听取,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其存在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

1.3 评价标准

(1)采取简易精神病量表(BPRS)以及治疗依从性缺陷量表(SSDS)對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2]。(2)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使用我院自制的治疗依从量表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分值与患者依从性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数据统计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全部试验数据,采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为P<0.05。

2 结 果

2.1 精神状况

对于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的精神状况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小P>0.05,对比护理后的精神状况数据,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均有着较大程度的改变,尤其是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变化幅度大,数据优势明显,较之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详细数据参见表1。

2.2 治疗依从性

对于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评分进行比较,可知对照组为(77.1±10.5)分,观察组为(86.2±15.2)分,观察组患者的分数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发生之后,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认知能力下降、抑郁、思维障碍等症状,这些患者开展生产生活活动期间,基本有着正常的智力及较为清晰的意识,但是如果患者本身与家人对于该疾病不了解,或者未进行疾病的连续性治疗干预,那么就会造成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情况,这给患者、家属及整个社会造成的危害较大,部分患者在病情严重后会出现巨大的心理问题,对于疾病有效治疗丧失信心,所以要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促使患者能够有效认识疾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治疗,以期取得理想的疾病干预结果[3]。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给予患者开放式护理管理,为患者提供一个放松、舒适的诊疗环境,不会让患者因为病情过度敏感,更不会“软禁”他们。这种管理方式促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地疏导,也使得患者愿意与外界接触,促使他们主动与人交谈,了解世界,积极接受治疗。本文研究期间,观察组患者接受了开放式护理管理的护理干预,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开放式护理管理能够帮助精神分裂患者接触社会,从而改善其负面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利用这种护理管理方式,能够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改善疾病症状,提高预后表现。

参考文献

[1] 来燕红,黄晓玉,周林艳,曹慧敏.社会功能缺陷开放式护理管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与意义[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7):196-198.

[2] 刘建伟.精神分裂症开放式护理管理的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1):127-128.

[3] 何 美.开放性家属同程康复训练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0):3118-3119+3134.

本文编辑:董 京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分析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松弛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干预的效果观察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