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9-06-08王次平仲伟凤

祖国 2019年8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制度

王次平 仲伟凤

摘要:本文提出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充分的利用班会、家长会的形式,旨在通过在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在学生的上学整个学习生涯中,德育教育就应该是一直与学习教育并行的,并且辅助于学习教育,一个优秀的好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学生具备的各种素质当中,我认为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也应该是服务于一切学习行为的。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初中是一个初步形成价值观观念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需要老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对学生思想的成长以及正确价值观观念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是作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需要做好表率工作以及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渗透做好德育工作,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德育教育   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不断地改革,德育教育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德育教育逐渐渗透到全方位的教育中。班主任作为学生重要的引导者,要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对学生及工作有足够的耐心,还要保持自己的初心,从心底热爱学生与工作,以学生为主体,逐渐建立更加亲密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的工作。与此同时,要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不要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学生,对于成绩不佳或表现不好的学生,依旧要利用自己的爱心悉心教导,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加强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1]。

(一)班主任要从心底为学生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要直观的指出错误的根源,以此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的成长,不仅要在精神上给予学生鼓励,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还要对学生的缺点进行指正,不单纯的以成绩论成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改造,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班主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将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只有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才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还能让学生明确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会陪伴在他们左右,进而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由于初中生的自我重视程度越来越强,班主任应当针对这一特性,不断的构建自主管理体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在建立班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保证公开性与公平性,班主任在选择班干部的过程中,要通过民主的选举方式,将选择权与决定权交给学生。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能够为班主任与学生干部之间的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民主的选择方式选择的班干部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要求,进而达到规范化班级管理工作的目标。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工作分配给班干部,从根本上树立学生良好的班级意识,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但是班主任务必要明确班干部也是普通的学生,不能每一件事都做到位,班主任要进行认真的指导,让班干部以身作则,有效的带动其他同学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进一步落实德育教育的工作。

(二)由于初中是学生们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学生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对于思想道德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因此,班主任要想有效的对学生的思想环境进行管控,就需要配合德育教育的工作,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要加强沟通,对学习环境进行监督,为学生的积极健康成长奠定稳固的基础,进而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2]。

(三)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照顾学生的感受,要积极了解学生之间的情况,及时洞察学生面临的生活问题及学习问题。在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班主任要进行仔细的询问调查,并及时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在处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公平性,不要针对某个学生进行教育批评,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会学生退一步海阔天空,要对同学做到足够的宽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同时,在班级开展活动时,班主任要针对最具有教育意义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有效的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加强学生们之间的沟通协作,进一步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三、充分的利用班会、家长会的形式

初中的班主任要想有效的对班级进行管理,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的工作,就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利用定期举行班会及家长会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在班级内部定期举行班会,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班主任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引导。对身边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探讨,将正确的人生观传达给学生。在举行班会的过程中,教师就会提出一个有关于德育导向的话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例如,当我们在公交车上看见老人没有座位时应当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将结果告诉班主任,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到学生们善良的内心,并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知是非,明善恶,以这个话题为中心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让学生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正确解决方式能够加深印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3]。

(二)通过开家长会的形式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谈,让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动向更加明确。除了要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有基本的了解,还要对课余时间的生活表现进行了解,以便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状况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评价,通过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够明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优缺点,并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德育教育,与家长进行研究,制定出更符合学生建立成长的教育方案。

(三)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明确的班规,在班会上利用民主的方式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因为对学生进行强制规定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通过大家提意见的方式,建立人性化的班规,要让学生明确可以犯错误,但是也一定要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懂得知错就改,通过赏罚分明的制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进一步促进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强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要义是要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将德育教育作为核心的教育目标,不断的优化创先德育工作。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将德育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对于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与创新,进而确保德育教育的工作能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莉.打造人文素养管理灵魂 塑造诗意般的育人环境——人文素养视域下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J].学周刊,2018,(28):164-165.

[2]魏博翾.“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职业,2018,(21):103-105.

[3]赵春风.初中班级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8,(16):156-157.

[4]麦洁明.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38-39.

[5]劉艳萍.关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7,(04).

[6]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刘静.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之我见[J].中学课程资源,2007,(10).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作者简介:王次平,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班级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