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情境化交传与演讲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9-06-08翟佳羽
翟佳羽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0 引言
口译是翻译的一种类型,它是在源语一次性表达的基础上向其他语言所作的即时翻译。(Pöchhacker,2009:11)。口译也是一项高技能的职业活动(许明,2008:16)。口译教学是指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口译工作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活动。口译教学以口译技能培训为中心,兼顾学生的语言、知识、心理等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技能性、实践性、仿真性是口译教学的特点,也是对口译课教学形式的要求(王斌华 等,2009:24)。
传统的口译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师往往遵循教材的单元设置,选用固定的教材来作为课堂练习的主要材料,口读或播放录音,学生进行口译练习,教师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给予评价,然后给出正确译文。即使运用多媒体,大多也仅限于音频材料的播放(陈卫红,2014:51)。单纯地播放音频或口读材料属于平面的单模态信息,“录音材料只提供语音链刺激,却不能显示表情、手势、体态、图标、会议进程等副语言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缺失有时会严重影响译员的理解与表达”(张吉良 等,2014:49)。传统的、机械的、单模态的口译课堂已难以兼顾学生语言、知识、心理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借助该技术构筑真实化的口译训练场景与氛围,使解决上述口译教学问题成为可能。虚拟现实通过计算机创建一种虚拟环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作用,突破时空限制,使用户产生和现实中一样的感觉(刘梦莲,2018:79)。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口译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探讨却仅限于欧委会的‘虚拟现实口译’、日内瓦大学‘虚拟学院’等少数几个项目,在国内,相关研究更显得滞后,仅局限于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邓军涛 等,2018:92)。
交替传译整个过程涉及听、说、写、记、忆等多项任务,其本身是一项融合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模态的交流活动。Pöchhacker(2005:692)指出,口译是一种社会的、情境的交际行为。情境因素在口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口译教学必须置于真实情境中才能获得最大的效果(Kurz,2002:65)。既然口译活动是多模态的、情境化的,口译教学也理应以多模态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作为指导,而虚拟现实技术则为实现口译教学的多模态化和情境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此,笔者在多模态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托学院的虚拟现实辅助教学实验室,尝试构建了一个交替传译(1)本文探讨的“口译”均指“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与公共演讲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模式,并通过实证研究,探究该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口译能力,并讨论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1 相关理论介绍
1.1多模态理论
模态是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朱永生,2007:83)。Kress(2001:67-68)认为,多模态是指语言和表达总是依靠多种符号模态实现。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知渠道的获得,分别产生以下五种交际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朱永生,2007:83)。
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模态有利于知识的获取,有助于建构有意义的学习(Stein,2000;Royce,2002;顾曰国,2007;Moreno et al.,2007;张德禄,2009;Velasco et al.,2016;许幸,2018等)。在口译教学方面,学者们也认可多模态理论对口译教学的指导,并做了为数不多的研究(康志峰,2012;陈卫红,2014;傅顺 等,2017;刘剑,2017),但这些研究大多为理论的构建与探讨,少有对其提出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
1.2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是学生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构建新身份的过程。在同伴、教师、所学专业从业人员的交流和帮助中,学生逐渐习得所学专业的职业理念和标准,从而具备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Wilson et al., 2000)。情境教学是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提倡对职业操作和真实工作场景的模仿。
口译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训练方法应以实践为主,教师应多动脑筋,把口译课堂设计得像口译现场(仲伟合,2007:7)。在口译教学方面,有部分学者研究了情境学习理论对口译教学的指导(刘育红 等,2012;李向东 等,2018),但未构建具体的教学模式;赖祎华在其提出的口译教学模式中结合了情境教学理论,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但其被试样本数量太小,仅为九位(赖祎华 等,2018)。
1.3口译与演讲的关系
口译与演讲之间有诸多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口译与演讲的交流过程具有相似性。刘宓庆(2006:45)对口译的交流过程进行了图状描述(如图1):
图1 刘宓庆(2006:45)提出的口译交流过程
著名演讲专家Steven Lucas(2010:10-12)认为演讲的交流过程如下(图2):
图2 Steven Lucas(2010:12)提出的演讲交流过程
对比以上两图可以看出,演讲和口译的交流过程有一定吻合。二者都是在一定的场景内,将信息(Message)从演讲者(Speaker)传递给听众(Listener)。在演讲中,信息由演讲者自己传递;在口译中,信息传递靠译员完成。当译员用目的语再现源语信息时,无论听众多少,等于发表了一次公众演讲。其次,演讲者和译员的能力要求有重合,二者均需具备相似的语言素质,如良好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素质,如心理素质、交际能力、广博知识面等(周青,2010;黄建凤 等,2007)。第三,演讲能力是译员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仲伟合(2007:6)提出,译员应掌握的技能包括艺术表达技能(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Peter Mead(2000:90)也认为,公共演讲能力是口译员应具备的技能。
国内大多数英语专业会在低年级开设演讲、听力等基础课程,为高年级的交替口译课程奠定基础,但在传统的口译教学中,教师往往未重视学生演讲能力的培养,学生也不会主动跟进这一能力的加强,更难以自动把学到的演讲技能应用到交替传译上。因此,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引导至关重要,交替传译课程应适当覆盖学生之前学过的内容。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口译和演讲的共通之处为公共演讲融入交替传译课程提供了可行性。
2 交传与演讲一体化教学模式
依据刘和平(2013:51)提出的构成翻译教学模式的五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本教学模式以多模态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提高学生综合口译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虚拟现实辅助教学实验室和超星在线学习平台为实现条件,形成性评估方法为教学评价,教学操作程序涵盖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跟进,试图将交替传译与公共演讲、口译教学与口译实践、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下文详细介绍该模式的具体操作。
课前:将本学期口译课时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覆盖如大国关系、人工智能等传统和热点话题。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提前一周告知学生具体话题。每周选取一个小组为主题演讲小组,其余小组为口译小组。两类小组均需要查阅网络、书籍等,做好话题相关准备:演讲小组需完成演讲稿的撰写(中英文各二至三篇);口译小组需做好译前准备,并收集相关中、英文术语和表达。
课上:课堂教学在我院虚拟现实辅助教学实验室进行,该实验室采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可同步处理计算机图像和音视频。教师通过系统操作主界面,自行选择相应场景(如中型会议现场)并设定相关会议话题(如“人工智能”),模拟真实口译工作场景。教师要求演讲组同学做现场演讲,并随机指定口译组学生做现场口译,双方同时进入无线蓝箱进行角色扮演。实验室系统主机对高清摄像机现场拍摄的学生口译和演讲影像自动抠像,同时与图形渲染服务器生成的三维虚拟场景或实景图片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最后将合成好的现场口译和演讲视频影像输出到大屏中,供课堂教学使用(如图3、图4所示)。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和学生(“讲话者”“译员”和“听众”)均可实时、同时观看现场口译和演讲,包括“讲话者”和“译员”的表现(内容、语言、声音、体态、表情、手势等)、“听众”反应、会议进程等,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口译现场,实现多模态的口译教学。
图3 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情境化交传与演讲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模式
图4 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合成的交传与演讲情境化现场视频影像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层面(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和非语言层面(如仪态、语气等)对现场口译和演讲进行同伴评估,并着重从口译技能和语言转换方面分析口译重点、难点。学生的口译和演讲表现实验室全程录像,便于学生课后自我反思、跟进学习。
课后:利用超星在线学习平台,教师构建完整的教学框架,上传课堂录像,要求学生观看、反思自己的口译和演讲表现;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演讲小组所提供演讲的口译,并上传口译练习录音,供教师抽查和同学交流;教师选择性上传学生课前准备所搜集的资料(包括背景知识、相关大会发言、视频、演讲等),上传各小组译前准备搜集的术语和表达,形成主题相关的术语表达库和小型内控的语料库雏形,师生共享;利用平台的讨论区,鼓励师生、生生间分享知识技巧、交流心得体会。
期末评估:采用形成性评估方法,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后跟进、在线学习情况、小组协作、个人表现等均纳入最终成绩考评。
在该教学模式(如图5所示)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协调和督导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者,同时还是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交流学习的向导和监督者。
图5 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情境化交传与演讲一体化教学模式
3 教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3.1实验对象与方法
为了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笔者在所执教的英语专业大三年级两个班(控制班25人、实验班25人)进行了为期一学期(大三下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
实验开始前,对两个班被试的口译水平进行了实验前测,以检测两个班是否具有可比性。两组被试分别交传两段英译汉和两段汉译英材料,材料选自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三级口译(交替传译)。由笔者和另外两位口译教师参考杨承淑(2005:237-238)设计的“口译专业考试评分表”,按照“忠实50%+表达30%+语言20%”的百分制标准给学生评分,取平均数为最终得分。
大三下学期,笔者在控制班进行传统的交替传译教学,在实验班进行本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一学期实验教学后,笔者首先对实验班做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按“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问卷末设有开放式问答,希望学生提供对该模式的综合评价。其次,笔者对两个班被试的口译水平进行实验后测,同样要求两组被试分别交传两段英译汉和两段汉译英材料,材料来源与前测实验的材料来源相同,确保难易度一致。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和前测实验相同。两个班的前测和后测数据通过SPSS 22.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
3.2结果与分析
3.2.1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考查该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笔者在一学期教学完成后,对实验班2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课程效果和具体操作,问卷末设有开放式问答,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按“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共收到有效问卷25份,回收率为100%,结果见表1。
表1 问卷调查结果
由表1可见,学生对第3项(该模式能提高我课外学习口译的效率)和第6项(该模式增强了我和同学的互相学习和交流)的评价有较大分歧,结合学生在开放式问答的回答,主要原因是这种教学模式涉及大量的课前准备和课后跟进,需要较多课外时间和生生合作,部分同学因个人原因不能及时参与小组的集中讨论和协作,或更倾向于课外独自练习。
除此之外,其余八项获得了明显的积极评价。首先,从相关技能和素质上看,80%的学生同意或完全同意该模式对其演讲能力的提升,84%的学生认可该模式有助于更好理解和体验交传知识和技能,92%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对了解真实口译场景有帮助,76%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拓展了其相关背景知识,92%的学生认可该模式对心理素质和临场反应能力的提高。结合开放性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该模式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下,口译课堂得以多模态化和情境化,让学生更有真实会场、译员角色的代入感,消除了学生对口译场景的陌生感。第二,学生在课前对相关话题做了大量知识准备,并在课后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共享功能,形成了较全面的资料库和表达库,有助于学生对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第三,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有大量的演讲和口译机会,且学生译者无法完全预测讲话者的说话内容,长期的现场训练让学生的抗压能力和焦虑调节能力有了提升,能够改善其心理素质和临场反应能力。
其次,从学习互动、兴趣和动力来看,72%的学生认为本学期师生互动更好,84%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提高了自己的口译兴趣和积极性,92%的学生认为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的评估让其更有动力完成课内外任务。结合开放性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还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与其线上交流,师生交流方式更多样化,且更符合青年学生的沟通喜好。第二,该模式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其课堂教学形式相比传统课堂更加新颖有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该模式把课堂表现、课外学习、小组协作、个人表现等因素全部纳入了综合成绩考评,相比“一考定分”的测评方式,该形成性评估方法能促使学生注重每个部分的表现,增强学习动力。
3.2.2成绩数据结果与分析
(1)前测数据与分析
进入大三下学期的实验前,笔者对两组被试的口译水平进行了实验前测(见表2)。两组被试分别交传两段英译汉和两段汉译英材料,材料选自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三级口译(交替传译)。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如前所述。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实验前测口译成绩无显著差别(t=0.774,P=0.443>0.05),说明两组被试的口译水平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2 实验班、控制班实验前口译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
(2)后测数据与分析
实验完成后,笔者对两组被试的口译水平进行了实验后测。两组被试分别交传两段英译汉和两段汉译英材料,材料来源、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和实验前测一致。笔者对比了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前后口译水平变化(见表3)。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控制班的后测略优于前测,其口译平均成绩提高了0.040分,但实验前后的口译成绩并无显著差异(t= -0.041,P=0.967 > 0.05),说明控制班实验前后的口译水平差别不大。实验班的后测优于前测,其口译平均成绩提高了4.560分,实验前后的口译成绩有显著差异(t=-4.408,P=0.000 < 0.05),说明在实施了一学期的新教学模式后,实验班的口译水平得到了提高。
表3 实验班、控制班实验前后口译成绩的配对样本t检验
笔者又对比了两组被试的实验后口译水平(见表4)。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比控制班的口译平均成绩高5.440分,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口译成绩有显著差异(t=3.615,P=0.001 < 0.05),说明在实施了一学期的新教学模式后,实验班的口译水平高于控制班。
表4 实验班、控制班实验后口译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
综上可知,实验前,两个班级的口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443>0.05),两个班具有可比性。实验后,控制班实验前后的口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967 > 0.05),而实验班实验前后的口译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0<0.05),后测优于前测,其口译平均成绩提高了4.560分,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口译水平有明显提高。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实验后口译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0.005),实验班口译平均成绩比控制班高5.440分,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口译水平高于控制班学生的口译水平,实验干预措施有成效,即“交传和演讲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验项目对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4 讨论
笔者认为,交传和演讲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该教学模式融合多种模态,整合口译和演讲训练,有助于学生口译和演讲能力的相互促进,对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相较于传统口译课程中基于教科书或音频的单模态教学,该教学模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译员和讲话者、说话者(包括演讲者、译员)和观众的多重互动,融合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模态,多维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体验交替传译学习。另一方面,如前所述,演讲能力本身是重要的口译能力之一,二者在交流过程和能力要求上均有重合,在口译课中加入演讲训练,不仅是对学生演讲能力的直接加强,更是对学生口译能力的间接促进。
第二,该教学模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口译场景,消除了学生对口译现场的陌生感,降低了学生的口译焦虑。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下,该模式将口译技能训练与情境化体验方式、角色扮演结合起来,具有沉浸式、情境化的特点。这种高度仿真的情境、立体化的体态与表情,使口译训练具有一种逼真的临场感,有利于学习者对紧张、焦虑等心理的体验与控制,从而更好地把握和应用口译技能,促进学生口译能力系统的发展(刘梦莲,2018:82)。问卷调查中,高达92%的学生完全同意或同意经过该模式的培训,“我对真实口译场景不再感到陌生”,“该模式改善了我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反应能力”,这说明相比传统的口译教学只关注口译训练本身,该教学模式的情境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相关译员素质如心理素质、临场反应更加有效。
第三,该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工具型和融入型学习动机,促使动机转化为努力,提高了学习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对口译学习至关重要,比如巴黎高翻学院要求学生每学时的课程或教师指导练习,应有三学时的自主训练(Seleskovitch et al., 1992:163)。一方面,该教学模式采用形成性评估进行考核,把考核延伸到每个课程环节,包括课前准备、课上表现、课后练习和总结。为了获得教师、同学、“听众”的积极评价,为了获得最终考核的高分,学生往往会认真对待每一个考核环节,正如问卷调查中高达92%的学生认为“课前、课中、课后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让我更有动力完成课内外任务”。换言之,该模式能够唤起学生的工具型学习动机,如获得他人积极评价、获得考核高分,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该模式使用了传统口译教学未曾使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线学习平台,给课堂和学习带来了新鲜感。同时,该模式注重情境化的角色扮演和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有更加良好的口译学习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口译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融入型学习动机,进而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在问卷调查的开放性问题中,更有部分学生直接表达了对口译的喜爱和未来从事口译工作的意向。综上所述,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工具型和融入型学习动机,而“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对口译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王建华,2014:97)。
5 结语
本研究在多模态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情境化交传与演讲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通过改善交替传译的学习体验,降低学生的口译焦虑,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最终实现其综合口译能力的提高。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学模式方面,如何优化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效率。但本研究仍不失为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传统口译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笔者认为,未来口译教学改革还有广阔的探究空间,比如可细化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对具体口译技能训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