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生放学途中社会关系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
——以西安旧城为例

2019-06-07周志菲

关键词:旧城放学空间

周志菲,阎 飞,李 昊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2.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

现代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有利的推动了新的交往关系,将以往邻里、亲密关系和地域性等传统研究范畴,转移到了对个体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的探讨中去[1].研究表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并非简单的“经济人”,而是“社会人”[2],包括了人与人正式、非正式的直接关系和对文化、环境共享而缔结的非直接关系[3],恰当的空间营造策略能为更加广泛的交往创造条件、调和社会关系[4].《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作为社会关系的构成主体之一、城市发展的未来,儿童的权利和诉求理应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旷日持久的更新改造使得旧城环境日益复杂,对于长期生活、学习在其中的少年儿童行为活动影响较大[5-6],因此,小学生课后场所使用与环境体验等问题必须引起关注,并作为城市更新过程合理性与人性化的重要指标[7].

在本研究中,我们以西安五味十字和钟楼小学两所小学周边地段为例,尝试梳理小学生放学行为及关联场所,以小学生放学的行为路径、活动场所或生活事件为切入点,由小及大的去发掘其中隐含的复杂社会关系[8],并提出相应的空间更新策略.聚焦于小学生课后社会关系的空间研究,为转型背景下的城市旧区更新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新视角和新方法,对于城市既有空间更新的合理性与落地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调研区域概况

为把握城市更新背景下小学生放学路径空间的特征,我们把调研区域锁定在西安老城区核心地段的两所小学钟楼小学和五味十字小学(见图1),两校相距600 m左右,学生在课后的归家路径和活动场地存在部分重叠使用情况,因此可进行联合比较研究.区域内小学生放学后活动场地多为自发形成,以周边社区内场地和街巷空间为主,同时因为旧城内道路尺度较为狭小,开车接送小学生的可能性较新城区要少,可以观察到更多的小学生步行放学活动.两校所属街区具备典型的老城空间特征,大多为上世纪末居住建筑,现今伴随大量自发建设改造,既聚集着活跃的人群交流往来,也杂糅着时下最流行的商业活动和“老西安”的传统气质.老城区在其发展中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拆迁安置、改造成本、人口再就业等复杂问题制约,部分“推倒式”的开发建设和环境的改善需求导致地段内人口外流严重,内向的“熟人生活”逐渐转变为开放的“生人社会”[9-10].

图1 调研区域概况

2 小学生放学途中的社会关系分析

本次研究针对小学生群体的放学归家路径进行了轨迹跟踪和问卷调查,对他们日常生活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致的了解,以期把握小学生放学后行为特征与周边主体人群的关联性(见表1、表2).调研共计发放问卷180份,有效回收问卷151份.

2.1 小学生放学途中的行为特征分析

(1)归家方式:步行方式是就近入学学生的首选.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倾向于独自或与同学结伴回家,低年级的小学生多由家长接送上下学.但是,由于家庭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跨片生的存在,在我们的调研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以非步行方式回家.小学生接送方式的机动化也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2)归家距离:在《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的服务半径应控制在500 m以内,而被调查的钟楼小学生源多是附近住区户口划片或单位直属,回家直线距离多控制在此距离内.但我们发现小学生结伴时,往往绕路回家以获得更多的时间和小伙伴在一起聊天玩耍.

(3)归家耗时:小学生回家耗时和距离往往不成正比.由于受到年龄、课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回家时间差异较大.自行归家的小学生好奇心和自制能力较差,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多会是在路上折返流连或是在家附近设施处逗留玩耍后才会归家.

表1 小学生放学后归家特征调查结果

表2 小学生放学后滞留节点调查结果

2.2 小学生放学途中的社会关系分析

在场地中,小学生群体需求相对单纯,但场所活跃度较高,他们从放学到归家的行为轨迹范围很大程度串联起了整个研究范围内的各种人群和各色场所.我们按和小学生人群的关系属性将人群分为共居关系、消费关系和经营关系(见表3),三种关系呈递进趋势,旧城内共居关系发生大多于熟人社会,是以血缘和地缘为联系的日常行为;消费关系建立在物质交换的基础上,不仅是物品的消费,更是区位和空间的消费,这一关系中最易产生关系的突变,进而成为空间更新的契机和触媒点;经营关系是一种成熟的引导行为,依据市场开发的需要和开发地段的特色,理顺开发过程中政府角色、开发主体、政策奖励及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关系.综上,前两者关系是老城更新所服务的主体,后者是老城复兴建设的主体.

表3 小学生放学途中的社会关系特征

同时,在充分考虑旧城更新的复杂性特征,我们摈弃将问题置于社会空间体系或物质空间单向体系内进行研究的方式,从以往关注场所如何应对人员流动问题、空间改造问题等的单一视角到关注旧城转型期“人口-空间”双更替下如何动态平衡发展的复合视角,应体现出旧城更新的双向适应性特征.

3 基于小学生放学途中社会关系的旧城更新策略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小学生为主导的社会关系去研究旧城更新,通过构建小学生的社会关系空间网络,以实现社会关系对城市既有空间更新的协同优化.

3.1 小学生放学途中的关联场所特征

(1)小学生课后活动的在宅化、近宅化趋势明显[11],游戏空间同质化明显,被调查的两所小学生源多是周边住区户口所在地划片或单位直属,出于安全性和熟悉性考虑,大多数小学生都会把家周围的场地和绿地当作放学后的主要游戏场地,由于附近小区多无物业管理维护,基础设施老旧或缺乏,底层居民经常将宅前场地和绿地圈住私有化种植,开垦为菜地或者花圃,景观品质较低.因此,对于小学生大多作为简单的追逐打闹游戏场地,仅有的几个座椅也偶尔也充当学生的小书桌来讨论作业.

(2)小学生课后活动场所缺失,公共空间异化使用现象普遍

在我们研究路径范围中小学生的游戏场地主要集中在陕西少儿图书馆分馆的门前区域.少儿图书馆因为运营的保守性和书目的滞后性,已不适合当下儿童对课外阅读的需求,且不对没有借书证和家长监护的儿童开放,平日馆内场地和场馆基本为闲置状态,反而是馆门外道路前的成人健身器械区在放学时段很受小学生欢迎,经常能看到排队玩耍的情景.综上,小学生课外阅读和游戏需求与场地不甚匹配.同时,在研究场地中的居民菜市场也成为很多小学生回家的必经之路,市场的人货流交织混杂,小学生穿插其中,或是驻足买卖观望或是拿起货品嬉戏,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归家环境更为复杂.

(3)小学生有课外知识拓展需求,街区内存在部分室内空间闲置

在与小学生家长访谈中,普遍对孩子的课外培训有所需求,特别是学校位于古城历史城区里,很多家长希望他们的下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目前场地里培训机构较少,湘子庙美术馆和德福巷酒吧街个别咖啡馆偶尔会举办诸如国画书法培训、铜镜拓片等活动,但由于场地原因接受培训的学生规模有限.在进行场地的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场地里德福巷酒吧基本为夜间营业、白日空置的状况,为学生培训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

3.2 小学生关联场所的社会关系空间构建

在构建社会关系空间系统中采用关系主体、关联场所、改造契机和空间升级等四要素进行,关系主体在关联场所出发事件,事件赋予空间特质,空间特质升级吸引更多人发生更加复杂社会关系.这样,日常生活的活力就体现了出来.我们选取小学生活动频繁的三个场地作为研究实证,以小学生的日常活动需求作为触发点,引起相应空间或事件的改造机遇,从而带动关系主体的需求提升,当关系主体能体会到事件或改造带来的乐趣与收益,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空间更新之中,进一步改造空间让它的特质更适合事件发生(见表4).这样,物质空间改造更为合理有效,旧城街区的社会关系网络也会在城市更新中得到更全面、整体的保护.

表4 小学生放学途中的社会关系空间构建

3.3 基于小学生社会关系的旧城更新策略

我们以小学生视角入手为街区注入更人本化的社会关系来保留街区原有的和谐社会网络关系,并通过城市设计手法和策略加以实现[11],使物质形态改造更为合理有效,使旧城街区在城市更新中得到更全面、整体的保护.

(1)从“违章”种植到生态获益

STEP1:培养小学生生态意识.基于已有种植场地,由业主委员会引导和策划小学生开展种植活动,进行小范围的社区公共场地干预,从对植物的播种开始,到对整个实验小花园生态系统的观察与记录,完成对孩子们生态知识科普和意识培养的目的.

STEP2:重构社区绿地系统.将小区内部绿地场地分为引导绿地、活动绿地、观赏绿地、店前绿地、宅前绿地等五类,动员居民对自身切实利益相关场地进行针对性改造(见图2),鼓励种植利益私有化,定期举办社区花卉展卖等活动扩大影响力,丰富居民生活,创造和谐交流平台,美化环境的同时为居民特别是退休老人增加部分收益,并设置种植微博、公众号等定时向大众传播推送,使得种植这件小事变成习惯蔓延至整个社区,形成良性循环.

图2 宅前绿地改造前后示意

STEP3:教育、生态、经济三方获益.对钟楼小区里菜市场进行改造(见图3),种植活动在此处形成聚集地,底部保留原有小菜市场功能,进行经营和自产的蔬果售卖,将种植经济利益最大化,二、三层新植入种植展览、实验室、种子库、工具存放点以及共享小厨房等活动场地,并以此为据点使种植活动不断发展下去.

图3 菜市场改造概念方案

(2)从高门槛殿堂到城市共享阅读

STEP1:改造儿童阅读空间.将少年儿童图书馆进行体块局部消减增加其开放性,清理场地,加建四个阅读单元扩大图书馆规模,拓展阅读类别增强阅读体验,插入坡地平台将阅读空间从室内引入室外,结合儿童天性,动静分区,设置朗读亭、观演场、探险营地、露天电影院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场所,增进儿童间、家长与孩子的交往互动关系(见图4).

STEP2:植入流动共享图书站(见图5).通过孩子将阅读行为从图书馆带向城市,将阅读回归到全民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信息的大量涌入导致我们将很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无效的信息挑拣筛选上,心无旁骛的阅读“一本书”已经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我们尝试将阅读行为简单轻松化,图书站可以与共享单车停放点、快递e邮柜、24小时便利店等集合设计,停完车、取完包裹、买完零食、捎带着租本书回家即是一个上班族美好晚上的开始.同时利用监测系统随时进行大数据统计以便及时调整更新.

STEP3:营造静态交往场地.在花园中、在广场上,不止有熙攘的追逐玩乐,嘈杂的广场舞群,还应有嘤嘤细语的聊天,驻足休息的观望.统计分析以上监测情况,对行人使用频率较高的地点进行进一步改造以期获得更好的场所体验,将现有建筑改扩建为屋顶大阶梯平台、地面停车空间地下化等都是静态空间营造的有利措施.

(3)从扰民酒吧到艺术街区

STEP1:激活街道界面.对街道侧立面进行改造,将主题展览及活动向室外拓展,增强灰空间的活性,积聚人气,吸引潜在消费者与兴趣爱好者前来.

STEP2:发展日间业态.酒吧自主更新强化主题特色,发展周边商品带动日间商业转型,在此基础上置入艺术家工作室、匠人工坊、培训展览等适合分时利用的白日业态(见图6),既符合这个区位上佳、闹中取静的城市稀缺地段特色,又解决了周边居民普遍希望下一代接受艺术培训的需求.

图4 少儿图书馆改造前后示意

STEP3:打造艺术街区.利用湘子庙口的废弃建筑改造为艺术复合功能的门户综合体(见图7),成为德福巷的门户节点,将德福巷完全步行化,酒吧业态调整到地下层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充分调动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对街道界面继续进行升级改造增强其趣味性,街道也可以成为孩子放学回家可感知可移动可触摸的安全“游乐场”,完成从一个矛盾丛生的酒吧街转为集艺术教育、展览、研发、住宿、娱乐的综合艺术社区.

图5 流动共享图书站概念设计

图6 白日业态功能植入

图7 废弃建筑改造概念方案

4 结论

结合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本研究需在对小学生放学途中社会关系与空间环境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笔者认为接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持续研究:

(1)顺应人本化研究需求,进一步深度剖析小学生驻留场所的成因及发展机制,分析小学生友好空间场所的构成要素和类型分类,探讨其布局规律及现实问题.

(2)进行小学生关系主体行为样态和旧城空间物质表征双适应机制下的场所优化模型构建,确保其系统模式在社会关系组织的各层面都能解决空间适配的合理性问题.

(3)选取实证应用进一步进行检验与应用反馈,解决现实发展状况和规划要求,应对、管理操作机制等的对接问题,实现社会关系在旧城改造中的普适性科学转化和现实转化,最终为建设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旧城放学空间
空间是什么?
放学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秋日忆绍兴
创享空间
快放学了!
放学歌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基于CiteSpace的旧城改造研究热点分析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