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的荒诞剧

2019-06-06乔桥张莉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荒诞后现代主义

乔桥 张莉

摘  要:作为约瑟夫·海勒最享誉盛名的著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可谓一部后现代主义的荒诞剧,其传达了一种“有组织的紊乱”,更流露了“制度化的疯狂”。海勒以独到的手法,透彻地再现了二战后美国民众理想幻灭、价值崩溃的现实之况。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荒诞;《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简介:乔桥(1984-),女,汉族,四川人,本科,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张莉(1981-),女,汉族,甘肃人,硕士,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新闻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2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海勒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以独特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成功开创了黑色幽默流派。著作全文充斥着浓厚的“黑色幽默”风格,展现荒诞离奇的同时,又不乏令人深省的严肃气息,被誉为当代经典之作。

一、《第二十二条军规》:浓重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海勒借用突破传统的消解、重构、混合、叠加、离散语言,有意、无意地打破现代主义文学理念的桎梏,呈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

(一)结构的消解

纵观整部小说,冗杂无序、错乱交织,小说构筑的世界尽是混乱与疯狂。但是,正是对有序结构的这般消解,非线性叙事手法,成就了这部伟大的著作。故事伊始,应从尤索林住进洛厄里医院谈起,但作者却将这部分远远地置于第18章方才叙述。随后的剧情是尤索林与温特格林谈话,并在洛厄里医院假扮士兵,前去会见其家人,但作者分别将其置于第10章、第18章叙述。而在小说的第1章,尤索林早已执行飞行任务38次之多,并再次住进了洛厄里医院中;当尤索林执行战斗任务45次之时,又跳入了小说的中间章节了。如此这般非线性叙事手法,与各章节跳跃的叙述事件、大跨度的故事情节,完全消解了传统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例如,第18章中,虽然尤索林住进医院后,随之展开的情节即尤索林在医院假扮士兵与其家人会见,这两个事件之间并无连贯性,剧情上也缺失了尤索林与温特格林之间的谈话。再如,第17章中,在执行阿维尼翁轰炸任务中斯诺登不幸阵亡,随之是尤索林向丹尼卡医生求助,但两件事之间还有诸多事件未提及,但作者却将其置于一起。如此的结构,彻底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小说中各类人物死而复生、生而又死;作品的内容支离破碎、难以拼接;各章的情节异常突兀、毫不连贯;文章的结构错乱冗杂、混然无序;小说的言语反反复复、荒诞不羁。如此云里霧里之间,消解了结构,却反映了社会的荒诞与无序;缺失了逻辑,却对应了内容的混乱与冗杂,相互映衬之下,竟自成体系,更突显了作品的后现代主义内涵。

(二)传统英雄主义的解构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后现代主义笔触下所颠覆的不仅是崇尚真实的现实主义,还有现实主体性的解构。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学而言,解构主义似乎成为母题理论与精神源泉,永不褪色。有别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主体永恒存在的不懈追求,后现代主义则打破了永恒的存在,不再考虑人的生存、毁灭。当现实的主体性全然消解,正是那个荒诞、无序的世界所致,个体再难找寻归属之感,万般诸事尽在变动之中,不稳定性引发价值缺失、意义虚无,也造就了非中心的不确定性。个体在如此语境下,不得不放弃心中的信仰与愿景,而在后现代文中作品中的表现,即传统英雄主义的解构与“反英雄”的诞生。在海勒看来,战争近乎夺走了一切值得推崇的品质,无论是对肉体的毁灭,还是对精神的摧残,都使得英雄主义的宣扬显得那般一文不值。身处如此痛苦之渊,难免得出如此结论:万般皆为谎言。为此,海勒在小说中,完成了对传统英雄主义的解构。以尤索林为例,其就像乱世中少有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式的人物,一次又一次地以“反英雄”式的行为令人啼笑皆非,自身却陷入了无法抽脱的困境之中。他看似被斯诺登的阵亡吓破了胆,终日心惊胆战,屁股上别着枪,走路倒退着,认为所有人都想杀死他,为了逃离有去无回的轰炸任务,他连夜潜入、篡改地图,为了躲避前线作战,他费尽心思地装病,只求一直待在医院,直至战争结束。这表面上看胆小怯懦的荒诞之举,在海勒看来,却蕴含着诸多合理因素:除了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战果的淡漠,还有尤索林早已洞穿了的飞行频次逐步增多的原因,即卡斯卡特上校企图成功晋升为将军,在尤索林看来,为了上校及其他背后的那帮人去玩命根本就不值得。尤索林种种的“反英雄”行为,较传统英雄主义之举大相径庭,在他的身上,有洞穿谎言的智慧,更有生命至上的意识,他纵然不是传统所宣扬的“英雄”,却是位敢于抗争、寻求自我生存权利的斗士,是存在主义视域下的“英雄”。当其终于领悟“第二十二条军规”之奥秘,参透战争的荒诞与可笑后,他摆脱了卡夫卡人物式的听天由命,也不像加缪人物式的顺其自然,而是选择了海明威人物式的逃离,使人深切地感知美国文学人物式的旺盛生命力。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一部荒诞不羁的狂想曲

(一)荒诞的语言游戏

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者尤为擅长的是语言游戏。纵观文中所描绘的世界,所有的言语表面之意均已湮灭,到处充斥着悖论,语言成为了玩弄、控制人的工具。文中的人物,说话并非为了交流,而是一种徒有其表的形式,空洞无意。如此的言语形式的背后,感受到的是文中之人、执笔之人内心的惶恐与不安。作品中,海勒频繁使用前后矛盾之语,含糊不清之言,只是为了强化病态的幽默感、逻辑的丧失感与人心的恐慌感。例如,“奈特雷出身糟透了,他来自一个正常的家庭……”“这个脏兮兮、可恶的老人时常使得奈特雷想起他的父亲,因为二人毫无相似之处……”“丹尼卡是尤索林的朋友,他不会做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他……”;“他不怨怼自己的父母,虽然他们一直对他很好……”如此有悖逻辑、不合常理的语句,似乎使读者陷入了非理性的旋涡之中,任凭如何抗争都无法靠近理性的彼岸。而这恰是作者之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是非颠倒、价值观混乱的疯狂世界。

(二)荒谬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全文42章节,塑造了70个人物形象,除了典型的“反英雄”式主人公尤索林之外,其他人物形象也尽显荒谬。以卡斯卡特上校为例,海勒笔下描绘的他,可谓战争时期典型的集自私、黑暗、官僚主义于一体的人物形象,他自命不凡、心机深沉,为求飞黄腾达,会绞尽脑汁地奉承里德尔,为了得宠上层,会疯狂地训练士兵、不断增加飞行作战频次,全然不考虑士兵的安全。就卡斯卡特而言,士兵、平民都是他不断往上爬的工具,有一次他甚至下令部队疯狂轰炸自己的村庄,美其名曰为德国人设置障碍。欢呼着部队到来的孩子们,却被他们视为“同胞兄弟”、“仰慕英雄”的部队疯狂袭击,这一幕何尝不是对人性的拷问与扼杀。再如中尉米洛,若卡斯卡特影射的是西方官僚制度,则米洛便是权力、金钱的象征。他原本只是中队的一名毫不起眼的士兵,但在战争之中收获了声誉、地位与金钱。虽然身居“烂摊子”主任的职务,他却拼命保住这一位置,只是为了更加便利地进入资本主义世界。米洛以优化管理、改善饮食为借口,掌握了飞机的控制权。他驾驶着飞机肆意徜徉全球各地,甚至为自己的飞机设计了张扬的口号:勇气、权利、正义、自由、光荣、爱国,如此种种,尽现了米洛唯利是图之本质。

(三)反复的情节再现

文中,海勒可以抹去理性,采用反復重现的情节,强调这个时代的荒诞。海勒反反复复地穿梭于现在、过去,重复地叙述着某些事件的片段,直至终了,方阐明了每件事的来龙去脉。如此反复重现的表象不断集聚着能量,积累着意义,待到深层寓意、本质被彻底挖掘出来。很多看似肤浅不堪的人物,于结局却是颇具意味。以斯诺登之死为例,海勒在文中第4章,便首次明晰了斯诺登的消息:“斯诺登在阿维格隆上空阵亡,多布斯彻底疯了,从哈博手中抢走了控制装备”。仅交代了寥寥数语,笔锋便迅速切换至卡斯卡特与科恩的密谋。随后,第5章重新交代斯诺登之死:“听见多布斯沉寂已久的呼喊,恳求着大家帮助飞机后部已然奄奄一息的斯诺登。”又是短短一句话,再提及之时,已经到了小说第28章之中,尤索林裸体受勋之时,斯诺登之死重被提及,并暗示了该事件的意义:乌仁上尉对尤索林的行为给予了这般解释:“因有人上周于飞机里阵亡,血溅尤索林,至此他发誓今后绝不再穿制服……”。第29章,尤索林顿然失却了勇气,这是由于他发现斯诺登内脏全失,听见了他不断地哀求,看见了他冻死在机枪手旁。至此,以后各个章节中,海勒均以同样的方式重复提到斯诺登之死,且每次都填入新内容,直至第41章,方才将完整的情节全都暴露在读者眼前。至此,关于斯诺登的秘密方才破解:“人就是物质而已,精神去了,人就一文不值……”此时,尤索林终于感悟:“人除了生存以外,还应有某种精神、某种品质。”如此领悟支撑着他最终断然拒绝了所谓的“交易”,只身逃亡瑞典。

三、结束语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海勒立足于当代美国社会,利用独特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将书中的人们置于一个充斥着专制权势、官僚作风的社会环境之下,面对“制度化的疯狂”,“有组织的混乱”,他们一个个进退维艰。作者独具风格的荒诞笔触,成功地将读者从表层的幽默引入了深层的恐惧之中,塑造了一个怪诞疯狂、混乱不堪的社会。小说虽是“满纸荒唐言”,却道尽真实而深刻的美国现况,可谓一部经典的后现代主义荒诞剧。

参考文献:

[1]胡铁生, 夏文静.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以《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叙事策略为例[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55 (02) : 140 – 147 + 175 - 176.

[2]唐文. 谈《第二十二条军规》对经典神话的解构[J]. 东岳论丛, 2009 (02) : 162 - 164.

[3]肖谊.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莎士比亚母题[J]. 外语研究, 2016, 33 (02) : 92 – 96 + 112.

[4]柳淑娟.《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风格解读[J]. 社会科学战线, 2014 (05) : 269 - 270.

[5]唐文. 试论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困境——以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最后一幕》为例 [J]. 东岳论丛, 2012, 33 (08) : 86 - 90.

[6]郭红. 错乱的时序与荒谬的悖论构建的荒诞世界——《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叙事特征[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 (06) : 99 - 101.

[7]云玲, 郭棲庆.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建构[J]. 外语研究, 2012 (05) : 96 - 99.

[8]曹曦颖. 《第22条军规》中小人物的生存启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7) : 185 - 188.

猜你喜欢

荒诞后现代主义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特点解析——以我国影视作品为例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诞中保持平衡
一篇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
金承志:人生要“荒诞”,生活得找乐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试论后现代主义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