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经》汉译原则初探

2019-06-06秦瑞瑞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汉译圣经

摘  要:自唐代以来,汉译《圣经》一直是中国传教士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讨论了三个阶段的《圣经》汉译,即唐代的景教、明末清初的天主教和晚清的新教,揭示了汉译《圣经》与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关系。

关键词:汉译;《圣经》;中国翻译理论

作者简介:秦瑞瑞,女,1995年6月出生,山西省吕梁市人,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航运与经贸文献的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1

1、引言

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而《圣经》作为基督教的重要经典,其读者之多,发行量之大,翻译语种之多,都可谓为世界之最。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更认为,《圣经》翻译的历史就是西方文化历史的缩影。《圣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中国的《圣经》翻译作为世界《圣经》翻译史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为中国基督教话语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2、唐代景教的汉译《圣经》

景教士的翻译,一方面,他们有《圣经》相关背景知识,在《圣经》汉译过程中加入了一些他们自身的理解和体会,很多时候,中国的读者都不能理解;另一方面,他们对中文目标语的理解和使用也不能达到翻译需要的语言水平。结果导致:

(1)大量音译词的出现,如耶稣被翻译为“移鼠”。(2)对佛教和道教的依附,译文的文风十分接近于佛经翻译。这种与翻译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的特殊翻译方法通常只限于早期的宗教典籍翻译。

3、明末清初天主教的汉译《圣经》

近代的中国,对外没有开放政策,对内实行文化专制。在这种非常不利的条件下,中国《圣经》翻译在景教之后又开始了另一次努力。16世紀末、17世纪初开始的天主教著作汉译与早期的汉译类似,也是由传教士口授或者初译,再由中国文人进行润色与调整,译文大致可以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但无法触及文本的精髓。

3.1 巴设译本

约1700年,巴设将通俗拉丁文本《新约》的大部分译为汉文。巴设的翻译材料有限,然而,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其翻译对后来的中国《圣经》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3.2贺清泰译本

贺清泰根据哲罗姆“通俗拉丁文本”翻译的《圣经》,几近全译,1803年取名《古新圣经》,但未出版发行。他强调翻译应注重忠实和流畅,却没有充分考虑历史时代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需要。

3.3利玛窦译本

这一时期最成功的耶稣会士无疑是利玛窦。他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翻译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位,并对目标读者有了明确的认识,进而确定了与特定时期相一致的翻译原则,以服务于《圣经》汉译。他和罗明坚一起出版了《天主圣教实录》,《天主实义》等信仰著作。

4、晚清基督新教的《圣经》翻译

自十九世纪以来,《圣经》汉译又开启了一页新的篇章。基督教中文《圣经》翻译史,通常从1807年马礼逊来华起。这一时期主要译本有马士曼译本、马礼逊《神圣天书》、委办译本、施约瑟“二指版”、杨格非译本、官话和合本等。

经过马礼逊,麦都思和许多翻译人员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确立了《圣经》翻译的基本原则,即:(1)翻译语言必须是国语,不适用于地区方言;(2)翻译语言必须简单,使所有社会背景的人都可以明白;(3)词语必须忠实于原文,并应具有汉语韵律和声调;(4)隐喻应直接翻译。

笔者认为,根据上述翻译原则,这一时期的《圣经》翻译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牢笼,在翻译方法上,它从单纯坚持文本的准确性转变为同样重视意义的准确性。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中国《圣经》翻译实践了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原则。

5、结论

汉译《圣经》是中国翻译理论和实践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所反映的许多问题也是中国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圣经》翻译的巨大理论成果不应因基督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巨大差异而被忽视甚至抹杀。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圣经》汉译研究也将永不止步。

参考文献:

[1]Susan Bassnett: Translation Studies(The Third Ed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任东升.《圣经》汉译文化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汉译圣经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希腊国名汉译探源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
从《圣经》看西方漠视孝道的原因
一个人的“圣经”:韩勇的涂画
谈谈柯尔克孜语中“bay”、“-bay”和“bek”、“-bek”的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