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效率
2019-06-06孔令操
孔令操
高三化学复习整整持续一年,在这一年中,各个学校都会举行次数不等的模拟考试,少则10次,多则20次,甚至更多.旨在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则根据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复习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老师,自然要对每次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和讲评,试卷的讲评效率则直接影响考试目标的达成,如何提高试卷讲评效率呢?笔者做了很多思考和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整理出来,以期对广大高三化学同行有一点帮助.
一、分好类,培养学生的分类处理能力
在化学单科考试中,一张试卷一般会包括25个题,在理科综合试卷中,题量、题型固定,包括7个选择题,3个必做大题,2个选做大题(选修3和选修5任选一个),无论是哪一种试卷,我认为在试卷讲评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试题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可以按专题、主题,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教师在每一类题中选择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典型试题进行精讲,讲解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同类型其他题目进行分析、改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定好题,帮助教师提高试题讲评的效率
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教师不妨把试题分为三大类:不说不管题、留待再练题、总结提升题,对于已经确定好的总结提升题,教师讲评前要认真思考,精心备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要了解学情:要思考学生为什么没有做对?是知识不足还是方法欠缺?二是要深挖试题:这个题目考了什么知识点?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这个点在教材中如何体现?这个点在高考真题中如何呈现?三是要模型建构:即建构这类问题的模型,以便再遇到同类问题时,可迎刃而解.基于此,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先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解决一般性学生自学讨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大部分时间集中在“总结提升题”的处理上.例如,化学实验中经常会涉及沉淀的洗涤,沉淀是否洗净的检验方法是什么? 这类题目学生很熟悉,其实质就是常见离子(SO2-4、Cl-)的检验,每个学生几乎都能说上几句,但是描述不规范,得不到全分.应该如何解决呢?建模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建模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2mL于试管中→加试剂→述现象→得结论(往往是沉淀已洗净的结论)”,进一步简单概括为“取→加→若→则”.
三、当堂练,巩固学生习得的方法和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方法和技能,很快就会遗忘,设置适当的变式当堂练习,能起到固化方法、运用技能、减少遗忘的作用.但是选择巩固练习时一定要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前面形成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模型,要防止“跑题”,做到“发现一点、挖掘一点、扣住一点、解决一点”.力求做到一节课学有所获,实现一课一得.例如针对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在形成“取→加→若→则”解题模型的基础上,再设置一个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相似情境,让学生当堂练,此处的情境设置不应该涉及与沉淀洗涤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为什么要对沉淀进行洗涤?用什么洗涤剂洗涤?洗涤的操作是什么?这些问题当然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设置为课后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沉淀洗涤的知识体系,但如果設置为当堂练习,则有“跑题”之嫌,从而削弱了固化方法、运用技能的作用.
四、创新作业布置方式,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试卷讲评结束后,老师都会布置学生改错,而常见的改错方式就是学生将错题摘抄在错题本上,然后写上正确答案,老师检查,但问题是学生并没有对自己错误原因进行深入剖析,老师也不可能对每个同学的改错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因此,这种改错是浅层次的、低效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创新试卷讲评后的作业布置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行之有效.例如,针对以NA为中心的选择题,题型常见,学生基本都会,但每一次考试都有不少人出错,教师在试卷讲评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原创命制5道有关NA的选择题,要求包含常见的“陷阱”,命制后与班内同学交换做题,然后评选出优秀试题供全班交流学习,这样的作业学生要完成,首先必须进行深度思考,最后形成的作业是思考的产物,实践结果表明效果非常好.
总之,要提高试卷讲评效率,首先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分析、课堂积极参与、课后反思归纳的良好习惯.作为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基础作用,重视高考真题的示范作用,避免学生养成盲目“刷题”而轻视课本和高考真题的不良习惯,在讲评过程中,不能一张试卷从头讲到尾,只注重正确答案的获得,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解题模型的建构,同时应该结合学情,创新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促进学生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