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理论对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影响机制:双中介作用 *

2019-06-06曾天德陈顺森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城区弹性

曾天德 李 杰 陈顺森

(1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漳州 36300) (2 福建省应用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漳州 363000)(3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 321000)

1 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快速涌入城市,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人口结构和数量也发生变化,大批农村儿童随同他们父母来到城市生活学习,改变了农村儿童原有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由此出现了一个备受学界广泛关注特殊的群体,即“城区流动儿童”,他们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从农村来到本城市(区)住半年以上6 至15 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该群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流动儿童(如省际间流动的儿童或城际间流动的儿童),他们基本上是在同一种文化区域内流动,较少存在因文化和价值观差异所带来的冲突,但要面临“流动”过程中的角色身份、家庭生活、社会环境和教育资源等变化所造成的压力和挑战,需要不断完成角色转化、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价值观的适应与融入等(李洁, 罗柳芬, 黄仁辉, 董圣鸿, 崔锦圣, 2018)。城区流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普遍存在诸如疏离群体、孤独感、社交焦虑、低自尊、身份认同感模糊等心理偏差。因此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区流动儿童这个群体及其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课题。

从生态心理学来看,城区流动儿童由于“流动”,其内外生态系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个人、家庭和同伴群体的微系统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在这转变的过程中,城区流动儿童必然会产生一些过渡时期的问题和需要,由此产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相对较为普遍。究其原因,除了环境变化的因素,主要还是城区流动儿童的认知系统和行为模式不适应所导致的。由于早期社会经验以及重要的他人态度和行为塑造了他们的人际相处和探索世界的最初图式,这种最初图式“一方面有可能为我们制造出固着和恐惧的牢笼,但另一方面,它更有可能给儿童打造出仁爱、智慧、勇气等积极的心理品质”(曾光,赵昱鲲, 2018)。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教育者更加关注儿童自身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并利用这些品质来帮助儿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幸福。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从外部生态系统去探析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城区流动儿童成长中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研究较为欠缺,存在“以问题与缺陷视角为主,对该群体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关注较少”的倾向(申继亮, 刘霞, 赵景欣, 师保国, 2015)。事实是,城区流动儿童由于流入城市之后需要一个心理过渡与适应阶段,当他们遇到的生活事件时除了及时得到父母或他人的关爱、指导和帮助,更需要发挥其自身心理系统中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力量,如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等,这比依靠解决“心理问题”和消除外部环境不利影响的做法来得更加有意义,效果更加久远。

目前,许多研究者聚焦于积极人格特质如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等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来阐释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对应激和心理困扰具有调节效应(Friborg et al.,2006; Pinquart, 2009);梁宝勇(2014)认为心理弹性等积极的人格素质因素在心理应激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既可以起显著调节作用,又可以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在城区流动儿童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中间起中介作用(徐琛, 2017),自我效能感在目标定向与心理适应、社会适应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孟慧, 范津砚, 柳菁, 2007; 孟慧, 梁巧飞, 时艳阳, 2010)。因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与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之间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增强他们社会适应,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心理社会能力(psychosocial competence)是指个体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在同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及积极的行为能力(Wong et al., 2018),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控制、沟通协调、社会应对以及寻求社会支持等方面的能力。Tyler(1978)认为心理社会能力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适当的良好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信任的能力以及积极地应对方式。心理社会能力作为正确反映个体自我认知以及个体与他人、社会环境关系并做出积极适应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表明,心理社会能力与积极行为相关(Madjar, Bachner, & Kushnir, 2012),与积极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坚韧、希望等密切相关,这些品质可以通过交互作用并协同激发儿童有效的社会适应行为,可见心理社会能力对促进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良好具有重要作用。但国内学者就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开展研究的成果却很少,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不到以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为篇名的文章。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他人交往中形成和发展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意愿、信念、需要、意图等)等心理因果关系的认知和理解,并籍以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解释和推理的能力。自从普雷马克和伍德拉夫首次提出此概念以来,它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蒋钦和李红(2017)认为心理理论是社会认知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在人与人相互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不仅能准确地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与他人相处,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研究表明,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儿童的社会性、交流能力及适应行为的发展均密切相关(Taylor, 1996)。

心理弹性是一种能使个体从困难、挫折和不幸中很快恢复和调整过来的能力(Masten, 1994),其机制是保护性因素通过与危险因素进行相互作用,以减少或降低危险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最终使个体在情绪、能力和社会交往中保持良好状态”(应湘, 白景瑞, 郭绵玲, 方佳燕, 2014)。心理弹性作为个体成功应对逆境并获得良好顺利发展的特质,与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心理品质中“坚韧”品质相似,对有效抵御外部风险和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席居哲(2006)研究发现,儿童心理弹性具有社会认知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弹性与心理社会能力有关,但二者有不同特点,心理弹性反映的是个体在经历逆境或压力情景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质,受到个体社会经验和认知风格的影响;而心理社会能力则是个体以积极心态处理或解决事情的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社会适应,是个体“与他人进行有效交往及对社会发展变化具有良好适应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林崇德, 1999)。对于城区流动儿童来说,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社会能力,更需要拥有较强的心理弹性。依据积极心理学观点,心理弹性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预测和中介儿童心理社会能力。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信念系统。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着个体认知风格与情感及行为的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表现。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能力密切相关。事实上,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王颖,2013)。高自我效能感的儿童通常被认为在城市融合与社会适应方面表现较强的自信心和挑战情景的能力,这种自信心和能力会使儿童产生积极情感,从而获得心理健康,可以说自我效能感是城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过程的一个重要的保护因素,将对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根据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本研究考察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假设如下:

假设1:城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2:心理理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对心理社会能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假设3: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关系起双重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福建省和河南省部分城市中小学校8~15 岁的2620 名儿童,发放问卷2620 份,收回有效问卷2340 份,有效率91.7%。其中,男生1332 人,女生1219 人,城区流动儿童1006 人,城市常住儿童1334 人,年龄范围8~15 岁,平均年龄11.55 岁。以上被试分布在城镇化率51%~65%的福建省泉州市区4 所公办中小学,漳州市区6 所公办和民办学校,河南省周口市区4 所公办学校。

2.2 研究工具

2.2.1 未成年人心理社会能力量表

未成年人心理社会能力量表(曾天德, 朱淑英,陈明, 2015)共有31 题,分5 个分量表:沟通协调、自我控制、科学想象、社会应对和自我防御。采用1–5 级评分,1 为“完全不符合”,2 为“基本不符合”,3 为“不确定”,4 为“基本符合”,5 为“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说明心理社会能力发展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 系数为0.78。

2.2.2 童年期心理理论量表

童年期心理理论量表(孙晓军, 周宗奎, 2011)共18 个项目,包括一级、二级、三级错误信念理解任务,意图与情绪识别任务(失言),幽默、反语与善意谎言识别任务,模糊信息识别等,难度在0.08~0.82 间分布。量表采用故事陈述法,每次提问前主试先提出相应记忆控制问题,检测被试注意力是否高度集中,每题1 分,计18 分,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越高。在本次测量中的α 系数为0.83。

2.2.3 心理弹性量表

心理弹性量表(Block & Kreman, 1996)共14 个题目,4 点计分:1 表示根本“根本不适用”,2 为表示“少许适用”,3 表示“有些适用”,4 表示“非常适用”。全部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ɑ系数为0.81。

2.2.4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采用王才康、胡中锋和刘勇(2001)修订的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采用7 点计分。本次研究的内部一致性度系数为0.86。

2.3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人口学变量的描述统计,采用AMOS22.0 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

在考虑儿童类型特征(城区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父母是否离异)和教养方式这六个控制变量的影响下,对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变量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显示:

(1)从儿童类型特征看,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总分及沟通协调、自我控制、科学想象、社会应对等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城市儿童(ts<2.55, ps<0.05),仅有自我防御维度得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t=1.13, p>0.05)。

(2)从性别比较看,城区流动儿童的沟通协调、自我控制、科学想象、自我防御、社会应对因子分及心理社会能力总分在性别上不存显著性差异。

(3)从年级比较,城区流动儿童的沟通协调、自我控制因子得分和心理社会能力总分存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Fs<2.24, ps<0.05),而科学想象、自我防御与社会应对却差异不显著。说明城区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能力随着年级的递增而不断发展,高年级比低年级的儿童更具有心理社会能力。

(4)从是否独生子女比较看,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及其各维度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5)从父母是否离异比较看,离异家庭儿童的沟通协调、自我控制、自我防御及心理社会能力与正常家庭儿童存在显著差异。

(6)从家庭教养方式上看,城区流动儿童的沟通协调、自我控制、自我防御及心理社会能力在家教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区流动的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民主型、控制型、溺爱型。

3.2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与心理社会能力的相关分析

表1 显示心理社会能力与心理理论各维度、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了心理理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对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共同起作用。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与心理理论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提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分别对心理理论产生作用。

表 1 心理社会能力、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相关矩阵(N=2620)

3.3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对心理社会能力的预测作用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总分、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总分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心理理论、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心理社会能力起到较高的预测作用,心理理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能够解释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总变异量的48.8%,见表2。

表 2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总分、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对心理社会能力的预测作用

3.4 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和心理社会能力的关系模型及中介效应

为进一步地探析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和心理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依据相关研究及各变量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模型构建假设:(1)心理理论直接影响心理社会能力;(2)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心理社会能力。根据上述假设,运用AMOS22.0 版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经模型检验,结果表明:RMSEA=0.049,x2/df=2.884,CFI=0.980,GFI=0.976,NFI=0.969,模型拟合理想。在该模型中,一方面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心理社会能力,另一方面心理理论通过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心理社会能力,见图1。这一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完全中介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

采用Bootstrap 中介效应检验,各变量间路径系数显著,所有因子载荷的p 值小于0.01,说明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对心理理论、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的解释都是有意义。因此,可以得出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在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之间起部分双重中介作用。心理理论对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直接效应为0.215,中介效应值0.448,占总效应的67.4%。

4 讨论

4.1 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基本特点

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和采用方差分析,结果证实了假设1,城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差异显著,表明了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明显低于城市儿童,主要表现在沟通协调、自我控制、科学想象、社会应对等方面。这可能与城区流动儿童的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家庭微系统有关。从家庭微系统来看,家庭是影响个体心理社会能力的直接因素。城区流动儿童本质上是从农村或县城来到城市的留守儿童,其父母大多是从农村或者乡镇来到城区工作与生活,为能在城市获得较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经常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孩子,造成了城区流动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心灵陪伴和足够的亲子沟通,因而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和应对能力显得十分有限。而且,原先的农村环境和教育较为单一,儿童基本上很难有条件和机会获得相应的心理训练与辅导,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优势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当他们来到城市学习生活后就会遇到更多生活压力和挑战。还有,与他们尚未完全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关,所获得社会支持的力度相对比较有限,Zea,Jarama 和Bianchi(1995)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的预测心理社会能力。作为城区流动儿童,其社会经济地位、价值观、生活方式、交往经验、以及角色认知和城市认同感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进而给他们融合新环境过程中带来困难。

从人口学变量分析看,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是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念发生较大的转变有关,学校和社会也基本淡化了对子女教育的性别期待,而且他们所处的社区环境和成长机遇相似,接受的教育相同。然而,在年级、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上却存在差异显著。这说明城区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其心理社会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积累及心理上的趋于成熟而不断获得提升,但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的水平却受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Leung 和Shek(2016)认为家庭因素是影响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在语言习惯、生活方式、学习技能、情绪状态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及沟通协调、自我控制、自我防御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民主型的家教方式最有利于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民主型的家教方式能够给予儿童更多的家庭支持与情感温暖,当他们面临各种困难时,父母的理解、包容、劝慰和教导让他们更有信心去应对外界挑战。由此可以看出,家教方式是影响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也发现,城区流动儿童的家庭结构形态和教养方式比较多元化和复杂化,在家访中,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家庭因父母离异或者父母长期分居或者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从而导致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和弱化。相关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家庭很大程度上存在家长教育意识淡薄、亲子间缺乏沟通、孩子缺少爱和温暖、孩子存在心理与行为偏差(李颖, 2019)。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相对滞后的关键因素。由此,提示政府和社会应从学校、社区和家庭层面多角度介入,为城区流动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帮助,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社会组织、社工、心理学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帮扶机制,促进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升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城市适应状况。

4.2 心理理论对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影响

心理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的核心能力之一,其发展水平影响了城区流动儿童能否有效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并与人际互动中增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行为,从而促进了心理社会能力发展。本研究发现,心理理论发展良好的城区流动儿童,对自己与他人的需要、愿望、信念、意图和情绪等方面的认知均有良好的表现,容易与人沟通交流,和谐相处,适时调用自己心理资源以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显示出较强的心理社会能力,证实了本研究的假设2,即心理理论对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说明良好的心理理论能够让儿童对同伴的想法、意图、情绪等基本心理状态更敏感,并据此预测和解释同伴的行为,由此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心理理论水平较低的儿童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同伴交往问题,这一结果与Slaughter,Dennis 和Pritchard(2002)的研究结果一致。可以说,心理理论在促进城区流动儿童与同伴交往互动获得社会性技能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无疑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深刻的启发和有益的帮助。然而,从人口学分析看,来自农村的城区流动儿童,其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相比城市儿童来得缓慢,其心理理论及其各成分发展水平也明显低于城市儿童。这可能与他们早期获得社会交流经验不足有着密切关系。由此启示教师和家长,应将提高心理理论作为学龄期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教育的重要任务。

4.3 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从相关分析发现,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与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以往相关的理论(Tyler, 1978),也提示了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和心理理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心理理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对城区流动儿童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说明心理理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对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具有综合影响,启示人们应加强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侧重对儿童心理理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整体和协同的方式促进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

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理论对心理社会能力影响中起双重中介作用,证实了本研究的假设3。一方面,心理理论直接作用于心理社会能力,即拥有良好的心理理论的城区流动儿童,其心理社会能力越强。另一方面,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通过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心理社会能力。说明心理理论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状况,还可以通过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间接地影响儿童心理社会能力水平。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城区流动儿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品质可以在城区流动儿童面临应激事件情况时得以激发并发挥保护作用,不仅可阻碍应激事件或抵消危险性因素对儿童的消极影响,还能有效提升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增强其应对城市生活压力的能力。这与其它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高心理弹性和高自我效能感的儿童能够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更有效的应对方式来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黄洁, 张慧勇, 商士杰, 2014)。

本研究也发现,心理理论与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它们在对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影响作用也有所差异。心理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了相对稳定的特质理解能力特点。郑信军(2004)认为“6 岁后的儿童不仅能用‘愿望–信念’思维模式解释预测行为,而且还和成人一样,发展起了特质理解的心理理论能力,这说明学龄期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质的变化”;“11 岁儿童没有明显表现出比9 岁儿童更强的特质理解能力,甚至还略有下降”。可见,心理理论作为特质理解能力,其发展通常是一个相对复杂且精细的过程,这一特点无疑告诉我们设计提升或干预方案的思路举措要更加科学、缜密、有效。而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是一个能动的动态过程,体现了较强的能动性、整合性和实效性,不仅可以正向预测心理社会能力,而且在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起到双重中介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提高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对于促进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远比提升心理理论来得快捷、有效。这一研究结果可以是对前人关于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关系研究的一个补充,也为日后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 结论

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常住儿童,心理理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等因素综合影响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之间起到了双重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促进心理社会能力发展具有更加主动、灵活和有效的特点,应当成为城区流动儿童心理辅导的重要目标。

参 考 文 献

黄洁, 张慧勇, 商士杰. (2014). 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6), 813–818, doi: 10.3969/j.issn.1672-0628.2014.06.016.

蒋钦, 李红. (2017). 心理理论的ERP 研究: 基于多重成分框架的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5(5), 778–787.

李洁, 罗柳芬, 黄仁辉, 董圣鸿, 崔锦圣. (2018). 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社会退缩的影响: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探新, 38(2), 159–163.

李颖(2019). 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 沈阳.

梁宝勇. (2014). 素质——应激交互调节与中介模型.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林崇德. (1999). 中国独生子女教育百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孟慧, 范津砚, 柳菁. (2007). 目标定向与适应: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3(1), 54–58, doi: 10.3969/j.issn.1001-4918.2007.01.010.

孟慧, 梁巧飞, 时艳阳. (2010). 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科学, 33(1), 96–99.

申继亮, 刘霞, 赵景欣, 师保国. (2015).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1), 108–116.

孙晓军, 周宗奎. (2011). 童年期心理理论测评工具的初步编制. 见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 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西安: 中国心理学会.

王才康, 胡中锋, 刘勇. (200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应用心理学, 7(1), 37–40, doi: 10.3969/j.issn.1006-6020.2001.01.007.

王颖. (2013). 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的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6(6), 52–55, 67.

席居哲. (2006). 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徐琛. (2017). 城区流动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硕士学位论文). 闽南师范大学, 漳州.

应湘, 白景瑞, 郭绵玲, 方佳燕. (2014). 外来工子女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积极情绪特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2), 25–30.

曾光, 赵昱鲲. (2018). 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曾天德, 朱淑英, 陈明. (2015). 未成年人心理社会能力量表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13(1), 76–80, doi: 10.3969/j.issn.1672-0628.2015.01.013.

郑信军. (2004). 7~11 岁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 心理科学, 27(2), 398–401, doi: 10.3969/j.issn.1671-6981.2004.02.044.

Block, J., & Kremen, A. M. (1996). I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2), 349–361, doi: 10.1037/0022-3514.70.2.349.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Martinussen, M., Aslaksen, P.M., & Flaten, M. A. (2006).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1(2), 213–219, doi:10.1016/j.jpsychores.2005.12.007.

Leung, J. T. Y., & Shek, D. T. L. (2016). Family functioning, filial piety and adolescent psycho-social competence in Chinese single-mother families experiencing economic dis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46(6), 1809–1827, doi:10.1093/bjsw/bcv119.

Madjar, N., Bachner, Y. G., & Kushnir, T. (2012). Can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provide a useful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 for explaining psychosocial attributes of medical students? BMC Medical Education,12, 4, doi: 10.1186/1472-6920-12-4.

Masten, A. S. (1994).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uccessful adaptation despite risk and adversity. In M. C. Wang & G. W. Gordon(Eds.), Educational Resilience in Inner–city American: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pp. 3–2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inquart M. (2009). Moderating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resilience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hassl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1), 53–60, doi:10.1016/j.appdev.2008.10.005.

Slaughter, V., Dennis, M. J., & Pritchard, M. (2002). Theory of mind and peer acceptance in preschool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4), 545–564, doi: 10.1348/026151002760390945.

Taylor, M. (1996). A theory of mind perspective on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R. Gelman & T. K. F. Au (Eds.), Perceptu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pp. 283–329).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Tyler, F. B. (1978). Individual psychosocial competence: A personality configuration. Educational &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8(2),309–323.

Wong, R. S. M., Ho, F. K. W., Wong, W. H. S., Tung, K. T. S., Chow, C.B., Rao, N., … Ip, P. (2018).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ts relationship with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sychosocial competence through engaging children with school.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7(5), 1544–1555, doi:10.1007/s10826-017-1011-2.

Zea, M. C., Jarama, S. L., & Bianchi, F. T. (1995).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social competence: Explaining the adaptation to college of ethnically diverse stud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4), 509–531, doi: 10.1007/BF02506966.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城区弹性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出土石器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