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碗面带来的好日子

2019-06-06王小婷

当代贵州 2019年2期
关键词:绥阳县张氏空心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王小婷

近年来,绥阳县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空心面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绥阳县空心面年产量达2000余吨,年产值6000余万元。

近日,以全新视角,全方位展示贵州山水美景、风土人情的系列微纪录视频《黔视今声》之《撩面》,以微信公众号“黔视今声”为首发平台,同步在腾讯视频推送,让绥阳人非常自豪。《撩面》讲的就是绥阳空心面。

“到我们贵州来,一是品茅台,二是看瀑布,三要吃我们的空心面!”这是视频中撩面的主人公张发喜的开场白。说到空心面,张发喜脸上溢满自豪。

空心面是当地的传统名吃,也是贵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心面的空心透气表现为,面的一头放进水里用嘴吹可吹出气泡,且细如发丝,味道鲜美,食用感觉光滑绕舌,细腻如玉,独具风味。其具有用料考究、工艺复杂、历史悠久,纤细、味美、久煮不烂等特点,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绥阳县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空心面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绥阳县空心面年产量达2000余吨,年产值6000余万元。

代代相传手艺好

“我们祖上一直都是做面的。”近日,记者在绥阳县雅泉社区保林自然村张氏贡面的厂房见到了64岁的张发喜。他直言,已经记不清是从哪一代开始做面的,但从元明清时期,绥阳的空心面就是敬献皇上的贡品,做面的手艺从那时代代相传至今。

“空心面做成一般要14个小时。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只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练就手感。”张发喜介绍说,空心面是纯手工制作,要经过和面、揉面、开条、盘面、发酵、抻面、晾面等72道工序,每个环节都不能省略,生产工序十分复杂。

过程除了讲究科学配料、气候环境,更重要的是情感配合。对这一点,张发喜的儿子张永飞深有体会。

“我们都是夫妻搭档,从配料一开始,夫妻间就默契配合,每一道工序都用力均匀,做出的面空心率高,面更香。”张永飞传承了父亲的手艺,已做了将近20年的面,他笑称,“有时候跟媳妇吵两句嘴,做出来的面就不好吃。”所以,绥阳空心面也被称作“爱情面”。

关于空心面,当地人还有这样的说法:新婚当天,婆婆要验看媳妇做的空心面,意思是“面心通,人心实;面细白,人贤惠;面头齐,敬长辈”。

做面手艺的背后展现的是绥阳人深广的生活景象与情感信息。绥阳空心面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面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脉支流,已成为代代传承的民俗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要传承好我们的做面技艺,把空心面越做越好,把宝贵的遗产传承下去。”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张永飞也继承着父亲对他当初的教导,一到周末就带着上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的两个儿子学习做面。

“大儿子差不多已经知道了做面的工序过程,会跟着大人一起学习具体操作,小儿子还小,就给他一些面团,让他自己揉,培养他对面的亲切感。”张永飞说。

除了技艺传承,绥阳人以特有的勤劳与坚韧,培育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增收致富产业旺

“一天能做多少斤干面?收入怎么样?”

绥阳空心面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面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脉支流,已成为一种民俗、一种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图为绥阳县雅泉社区保林自然村张氏贡面员工彭长敏正将面上杆。(黄云 / 摄)

“100多斤,我们两人一天收入350元。”廖国忠和妻子彭长敏正在厂房的2楼将面上杆晾晒,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条在他们的抻杆下飞舞。廖国忠告诉记者,只是做面,他们夫妻每个月的收入就可以达到1万元。

廖国忠夫妇是张永飞两个月前新招聘的做面师傅,每天都会在厂里上班,定量做面,按月拿工资。

与廖国忠夫妇这样的做面师傅不同的是,张永飞的员工还可以在自己家做面。贫困户李光志夫妇就是如此。

记者跟随张永飞来到李光志家,两层的房子白墙黛瓦、干净整洁,院坝的一半被一米八左右的杆子占据,杆子之上,有几个吊扇,吊扇之上是一大块玻璃板,李光志妻子章正祝说,这是花了7000元安装的,晾面方便。

“做面是我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这钱该花。”章正祝说,她和丈夫都是残疾人,劳动力有限,所以公司每天无偿发放面粉,他们沿用传统工艺和配方加工好后,按每斤3.5元的价格返销给公司。

“每个月做800斤左右干面,能有3000多元收入。”章正祝说,虽然与村里其他做面的人相比,收入很低,但只要有技艺,勤劳肯干,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据了解,近年来,绥阳县空心面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公司+农户”的方式运作,张氏贡面就是其中一家。目前,张氏贡面带动了当地80余人发展空心面生产,年产量1000吨左右,产值超过千万元,产品远销重庆、成都、广州等地,出口泰国、新加坡等国,供不应求。

团体标准品牌响

绥阳空心面的质量和品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在发展中日益凸显。近年来,在全县涌现出空心面企业10余家,而且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市场领地。

空心面畅销的背后是当地品牌建设不断推进的结果。

早在2008年县政府就出台了“绥阳空心面地方标准”。2017年3月,作为遵义首个团体标准——“绥阳空心面”在贵阳通过专家评审。绥阳县九家空心面加工企业书面承诺实施该项团体标准。

“绥阳空心面”团体标准制定与实施,使绥阳空心面质量监管有标可依,有效规范了绥阳空心面的生产、加工、销售,促进了绥阳空心面生产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

目前,绥阳县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除了“张氏贡面”,还有“麦香园农耕文化传承有限公司”等11家空心面生产企业,参与加工的农户有100余户200余人。此外,全县有400余家手工生产作坊,年产量2000余吨,产值6000余万元。

声名鹊起,绥阳空心面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其产量连年提高,运输、包装等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得到带动。空心面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一枝瑰丽花朵。

猜你喜欢

绥阳县张氏空心
唤醒心灵的【空心圆】
绥阳县老年大学临时党委正式挂牌成立
侨眷帮扶让空巢老人不“空心”
为什么竹子是空心的?
空心人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绥阳县委离退局到伞水村开展帮扶工作
绥阳县召开2016年关工委全委(扩大)会议
“妻管严”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