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众”取代“平民”的背后
2019-06-05张熙
张熙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新教育思想纷至沓来。其中平民教育思潮当属其中最为盛行的教育思想之一。应当说,平民教育的提倡者在其最初当有两方面的追求,一是促进个人的觉醒,亦是对个人主义的追求。二是使平民有着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自觉使命。这两方面的追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后期当中各有侧重,并在演变的过程当中又吸收了其他教育思想,实现了一次跨语际的实践。
壹
平民教育当是平民主义思想在超出政治范围以外的具体实践领域。在此先对平民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一简单梳理。平民主义最初作为一种政治观念在清末即被提出。主要宣传途径为留日学生所创办的刊物,如《江苏》《河南》等便有宣传平民政治的文章。但它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思潮应当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众所周知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两面旗帜——“德先生”与“赛先生”成为当时新文化人所表述他们活动的意义与诉求的目标。“德先生”指的即是西方的Democracy。就现如今而言,用“民主”翻译Democracy成为了所谓的共识。但在当时而言,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具有政治上与文化上的双重意涵,加之中国传统语义含糊的特性,而用“民主”与Democracy对等则出于传教士的翻译,且这个翻译起初仅仅是将Democracy理解为国家政治制度中的民主。故民主一词尚未能全然等同于Democracy所代表的意涵。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便是人民在这个时期中觉悟的提高,使得新文化人重新评估人民的价值。这样一来,“人民价值”成了“民主”一词所需添加的新的语义,Democracy便需要重新翻译。也就是在1919年前后,中国知识界大都用“平民主义”或其近义词翻译Democracy。据学者考析,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号上首先把Democracy翻译为“平民主义”。但随着中国的知识者在各自表达对Democracy的诉求的时候,也即是对Democracy重译的过程。又有更多的人将其译文平民主义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当中,教育领域便是其中之一。
在传播平民教育的过程当中,杜威(John Dewey)的访华当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在为杜威讲演做翻译的同人中,便有了将杜威所用“democracy educaiton”的概念翻译为了平民教育。此后,平民教育的说法广为流布,众多团体或成立以“平民教育”为名的社团,或将平民教育视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然而在官方话语之中,最初的“平民教育”即指向为“贫民”的教育,将“平民”与“贫民”含义混同。所以在官方设立的平民学校,以招收贫寒儿童为主要目的,至于后续如何教育这些贫寒儿童,则反倒成为了次要目的。官方的这种解释,在一定时期中也成了民间所效仿的方式。在民间创办平民学校的过程当中,如北高师的平民学校,最初亦是叫作贫民学校。且这种话语的影响持续颇久,在20年代中期,尚有许多团体仍将“平民”做“贫民”的理解。但是在五四运动时期,由于民主思潮的传入,使得平民教育的含义被赋予上了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之意。如致力于平民教育的湯茂如便在五四后期说道:
求理想的自由,平等社会实现,须得有个根本办法,这根本办法就是平民教育。平民教育就是“德谟克拉西”的教育。
五四时期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深深影响到了教育界,并使人们开始用改造教育的手段去实现个人的追求,从而激发了个人存在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所在。而这也确实是受杜威影响所致。在杜威来华的几年,在许多场合进行演讲并宣扬了其平民教育的理念。在其《现代教育的趋势》演讲中便阐述现代教育“一定要是恰合民治国家的教育。民治国家的人民要有独立判断力,要有自由思想力,要有实地试验的功夫。也是这一股杜威热,带动了教育界追求个人独立自由的思潮。
但是在当时这种追求个性的呼声很快便与另一股国家主义的强势话语相交织,并在1924年以后,由于国家主义思潮的影响,重新唤醒了平民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自觉使命这一层含义。平民教育的话语转向了培养为具有公民意识的国民,并以国家利益为重。在这过程当中,前期经历了从“民”向“新人”的转换,后期又经历了从“新人”向“新民”的转换。新民随即又等同了上了平民学校的学生。且国家主导的话语愈加强势,渐渐淹没了个人的声音,并成为了批判个人主义的利器。
贰
“平民教育”一词中尚有另一层话语的意义,即“平民”二字所代表的意义。对“平民”二字内涵的理解,也有一个时期段的转变。若从杜威访华开始算起的话,受杜威的影响,多数团体所主张的“平民教育”皆是批判“贵族主义”,因而“平民”一词成为了“贵族”的对立面,的确带有较深的阶级对立色彩于其中。如北高师平民教育社成员认为“平民教育,是平等主义的教育,不是阶级主义教育;是为造就一般公民的教育,不是造就少数贵族或有特殊势力人的教育”。平民教育社另一成员黄骏则将“平民”与“领袖”相对立,认为“平民教育的宗旨是在养成平等的个人,而领袖教育的目的,是在造就特殊的阶级,以统御其余的人”。最直接对平民一词做解释的则是蔡元培。1920年1月18日,北大平民夜校正式开学,蔡元培出席发表了演说,在演说中,他指出“‘平民的意思,是‘人人都是平等的”。在蔡元培看来,这种不平等在于之前只有大学生可受大学的教育,旁人则不可。为了让旁人也有机会到大学受教育,便由大学生自己创办平民夜校,使得这种受大学教育机会得以分享。虽然蔡元培眼中的不平等未直接指向贵族与平民的对立,但其所指的大学生,在当时而言,本身就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方能上得起的,尤其是早期的北大,更是所谓官老爷才上得了的学校。故放在当时的语境来看,蔡元培提列大学生为不平等对象,背后确另有深意所在。
不难看出,这时肯定“平民”者,虽名为反对阶级,但其实是以“平民”阶级而反对其对立一方阶级。这与当时阶级一词的流行与运用其分析社会问题相关。但在20年代后期,“平民教育”一词中“平民”二字所蕴含的阶级意味却逐渐淡化,晏阳初在1927年时便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先设问“平民教育”是否是一种“阶级教育”?紧接着便指出时人因“平民教育”的“平民”二字,就误认“平民教育”是与“贵族教育”成对峙名词的。随后他便否认了这一观点,认为“平民教育”是同为平等的人都可以享受同等的权利,受人应受的教育。在这里他尤其指出了“故‘平民教育可以说是‘全民教育或‘民众教育”。与时人以平民阶级反对贵族阶级的方式不同,晏阳初反对的阶级教育则是人为的区分两个阶级,他表达的“平民”话语则近乎于一种“全民”或“民众”,由此淡化了其中的阶级差异,这则又和国家主义派的主张颇为相似。其时的国家主义派教育家陈启天便指出过国家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分歧,其中第一点即国家主义以国家为前提,共产主义以阶级为前提,国家主义派的所谓以国家为前提指的则是对内主张“国民合作”,不着重“阶级争斗”。换言之即重视全国国民的团结力量。由此可知在20年代后期“平民教育”话语当中“平民”一词发生了淡化阶级的转变,且这种视“平民”为“全民”或“民众”的观点又颇契合于国家主义派的主张,也可视为二者的合流。可惜的是政府一方尚不认可这种淡化阶级观念的辩解,就在北伐军攻克北京改称北平特别市之后,又掀起了一次关于平民教育定名的讨论,由于革命党成了执政党,不再允许人民成为反抗者则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原先“平民”一词包涵有过多的阶级意义而不再提及,故政府下令将公私立平民学校改为民众学校或其他职业学校。就北平而言,则由刚成立不久的北平大学区教育行政院于1929年4月18日训令各教育局长及平民学校:
查民众学校即平民学校,所有以前平民学校名称皆应改为民众学校。”据笔者目力所及,至少此前公立的平民学校皆改称为民众学校,于私立方面仅有少数例外以外,亦皆改名为民众学校。就其改名的原因,北平特别市政府的解释和前文所言一致,在当时似乎是想采取树立榜样的方式,先令市立第五平民中学改名:“查本市公立平民中学校自民国十七年九月改归局辖以来,因系平民性质,仍沿用平民旧称,与局所辖各中学校实颇不一致。且平民二字含有阶级观念,颇不适用,曾经明令废止,兹为遵令废除平民学校字样暨划一各中学校名称起见,将该校改為北平特别市公立第五中学校。
由此不难看出,北平特别市政府令平民学校改名的缘由也是想淡化“平民”二字的阶级意味。为符合新政府的要求,此时的民众教育当中贯穿以三民主义的党义教育,使三民主义话语主导了在此之后的民众教育运动。故时人亦有称后来时期的教育为党化教育或训政教育。以淡化阶级色彩的“民众”一语替代了先前的“平民”一词,由此开启了上世纪30年代民众教育的新时期。
叁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上世纪20年代当中,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本为对立的观念,却又能“在许多共同观念的同一架构里运作”,其中之一的共同观念即平民教育。但是这样由共同观念运作的平民教育,在 20年代中侧重又有所不同。这一话语在两方面都有所改变,一方面是在意识层面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侧重,政府一方的出发点尚在平衡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在民国初期因为解放个性思潮的呼声,使得平民教育内涵一度倾向于个性解放,后期由于国家主义教育观的盛行,二者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暗合,用陈启天的话说则是“国家的平民主义(national democracy),也可以叫作平民的国家主义(democratic nationalism)”。这时的平民教育内涵已转变为国家高于个人,身体须与国体结合一体的意识发展。官方话语已愈来愈强势,大体而言实现了由“新民”到“新人”再到“新民”的转变。另一方面则在于阶级观念的转变。由原本带有强烈的阶级对立的“平民”二字到后期逐渐淡化阶级差异,逐渐成为团结全体民众的代名词,然由于政府一方仍担忧其阶级观念会带来的不利因素,强行令平民学校改名为民众学校,在北平特别市政府时期则是相当明显的体现。故后来虽仍有冠之以平民教育的运动,就其出发点而言,已无最初的阶级对立思想于其中了。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中国史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