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实施研究
2019-06-05李东
李东
摘要:健全的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经济管理效益。本文将从风险导向的角度出发,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存问题,并提出实施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风险导向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内部审计意识
相对于其他的行业来说,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立时间较晚,理论基础不够牢固,建设环境不够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领导干部及普通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内部审计对日常工作的运行效用起到了负作用,同时无法提高日常工作的运行效率。虽然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针对单位自身情况的内部审计目标和方案,但是却没有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督,無法发挥内部审计的效用。
(二)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并不能有效的规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甚至都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缺少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立了有关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却没有聘用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而让财务部门的人员兼任内部审计工作,造成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责任中心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能力不强。
(三)内部审计的定位和目标不够明确
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来说,设立预期工作目标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造成与现实审计活动存在差距,实际工作效果不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由于他们的内部审计缺少风险导向,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无法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行政事业单位更无法进行风险把控,最终造成内部审计效果不佳。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建立以风险评审为主导的内部审计职能
据有关的企业内部审计统计,我国大多数企业将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在监督管理和评价鉴定上。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时,应该详细行政事业单位的情况,结合其运行机制的规律和特征,确保内部审计的目标和主要职能与单位的运行机制相统一,从而促进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效的实现。目前,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市场参与者具有一定的职能要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将以有效实现行政职能和实现社会活动公正公平为内部审计目标,将风险评估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有效的规避风险,从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效用的实现。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拥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因此,不断改进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与单位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效用的发挥,在进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重点关注内部审计目标的确定,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清楚单位自身的规律特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内部审计目标,同时还要清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的重点实施措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不同部门之间各尽职责,明确权责关系,建设集中决策授权审批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构建单位内部信息系统。
(三)提升内部审计的意识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意识,普及相关的内部审计理念,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利。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通常会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简单的整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审阅,但是真正有效的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内部监督管理的制衡机制,若是行政事业管理者能够清楚明白这一点,那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的成效将会事半功倍,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要做到全力支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在日常工作中,单位管理者要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慢慢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意识里,积极调动员工参与到内部审计的监督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领导者要做到以身作则,起到好的带头作用,认真遵守内部审计制度。
参考文献
[1]张羽.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8):89+77.
[2]关海波.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践的难点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3(0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