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
2019-06-05李伟伟
李伟伟
摘要: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建筑施工企业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价格变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故而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在应用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管理会计 措施
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当前建筑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企业在发展中片面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而影响了企业内部管理的质量。因此很多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应用了管理会计,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管理会计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作用
(一)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现如今,建筑施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数量不断增多,施工企业更加重视战略调整。因此,施工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可显著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施工企业项目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满足工作需求,施工企业引入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信息,管理者也可明确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偿付能力,进而不断优化管理的水平,避免决策失误。
(二)有利于科学决策
管理会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经营者,其可整合并处理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从而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管理决策。在施工企业发展中,项目的类型较多且周期较长。为了推动施工企业会计处理的规范化建设,我国也出台了多项措施和政策。又因为管理会计可实现财务信息产品化,这种方式将会计工具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显著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的全面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应积极变革,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管理会计需在传统会计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完善财务处理方式,利用数据库技术和结构化方程模型等方式,充分展现出施工企业在固定时段内的财务发展状况。同时管理会计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也细化了报表的内容,体现了处理流程及结果的保密性。不仅如此,其还可以数据化的指标解释说明管理会计信息,全面实现处理流程的信息化建设。
二、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不力
部分施工企业不能采取严格且有效的措施管理成本费用支出。采购工作的随意性较为明显,而且沙土和水泥等材料采购无法获取正规发票,从而引发了暗箱操作的问题。此外,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尽管结合工程实际制定了消耗定额,但是施工企业的成本意识较为淡薄,再加上工程内部缺少必要的成本监管措施,使得部分企业在成本费用支出和预算指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能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不善
部分施工企业未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不仅导致了窝工和用工紧张,也不能为工程施工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发展平台,最后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阻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再者,施工企业在发展中尚未建立完善的会计考核机制,未对管理会计中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最后无法充分调动管理会计的工作积极性。
(三)缺乏质量控制与风险防范意识
其一,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质量验收机制,不能及时检查和验收沙土、钢筋和设备的数量及质量,这使得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其二,施工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差。部分施工企业过于重视安全生产和施工进度,没有及时关注企业的人才流失和原材料价格变动等问题,企业在发展中可能遭受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完善建筑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落实全过程财务监控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依然认为财务管理只需要准确记录每天发生的经济业务,这种观念阻碍了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当前企业应当积极变革财务管理模式,利用全过程财务监控,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建设,降低企业需要面对的财务风险。施工企业还需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监控与风险预测功能,计算多项财务指标,从而有效预测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部门职责意识
管理者可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会计考核机制,对管理会计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并向施工队传达,从而使其充分明确管理会计在工作中的职责内容。同时,对管理会计中表现较好且提出可行性建议的财务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进而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理念。
(三)提升质量安全意识
施工企业要积极建立安全施工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有效规避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这里施工企业的领导需要发挥带头作用,全面落实施工质量安全制度,且定期开展施工人员质量安全培训,从而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企业需要承担的安全风险。
四、规范预算管理工作
(一)保证年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施工企业应在每年年初指派专人调查研究下一年度的市场行情、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和用工成本。以此为基础制定预算指标。另外,为了提高预算的可行性,还需积极征求不同施工队和部门的建议,在信息意见反馈汇总后确定最终的预算指标,并将其作为施工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控制的标准。
(二)合理配置预算管理人员
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施工企业需指派专业能力较强的预算管理人员。招标前,管理会计或预算人员应就工程造价和概算予以准确计算,中标后,预算管理人员要仔细分析项目的预期利润和成本支出。在工程建设施工中,预算管理人员需对执行预算时出现的差异进行仔细分析和全面汇总,然后及时汇报给企业领导,高效调整预算指标,以加强预算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三)积极落实预算控制指标
预算指标的制定需要施工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所以,为了有效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要在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审核、内审和岗位等多项制度,确保施工企业预算指标的全面落实。比如,为了增大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可创建授权审批机制,对于重大的经济业务,必须经施工企业管理层集体通过后方可执行,规避因个人局限性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减少贪污腐败或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建筑施工的市场管理也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施工企业的发展中,必须积极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以此大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静芸.浅析建筑施工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J].纳税,2018(15).
[2]权军利.建筑施工企业在推行管理会计时面临的困境及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