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衰老悖论”:年龄越大越快乐

2019-06-05王亚宏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幸福感年龄大脑

王亚宏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总结人生经历时就提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看起来是种很不错的状态,能够摆脱大量的束缚。事实上,孔子的观点近来也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年纪越大的人,越容易感到快乐。

乐观情绪随年龄一起增长

慈眉善目和风轻云淡是经常用来形容老年人的词汇,这些形容有一定的道理。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最近对1500多名圣地亚哥居民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对象年龄在21岁到99岁之间。调查结果显示,90岁以上的人幸福感最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健康老龄化中心主任、该研究的主管德力普·加斯特说,“年龄较大的人比年轻人更幸福,更满意,抑郁更少,焦虑更少,压力更小。”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可能会变差,认知能力——如学习新技能和记忆事物的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尽管如此,研究表明,整体心理健康,包括心情、幸福感和处理压力的能力等,却可以一直持续改善。

变老的同时,心态也会变好,这在研究中被称为“衰老悖论”,这种悖论与人的阅历直接相关——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得了更多的智慧。研究者将智慧定义为一种多元化的人格特质,包括同理心、同情心、自我认知、对新思想的接受度、决断力、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利他倾向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能作出更好的决策,因为我们更有经验,这就是智慧发挥作用的地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能作出更好的决策,因为我们更有经验,这就是智慧发挥作用的地方。”加斯特说。

豁达的生死观也被认为可以让老年人心态变好。就像“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年纪大的人开始逐渐意识到时间是有限的。“当人们面对结局时,更倾向于从探索和扩大视野转向专注于有意义的活动,”美国斯坦福大学长寿研究中心主任劳拉·卡斯滕森说, “当人们专注于情感上有意义的目标时,生活就会变得更好,自我感觉也会更好,负面情绪会更少,而且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也更短。”

时间有限,抓紧快乐,没空烦躁,这应该是老年人健康情绪的真实写照。

年轻人容易烦恼

孔子没提到30岁以前的状态是怎样的,但不少年轻人会陷入少年维特那样的烦恼中。加州大学的研究显示,20多岁的人是压力最大和最容易感到沮丧的群体。

研究人员认为,年轻人比上了年纪的人更容易激动,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这与大脑活动有关。脑成像研究表明,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对构成压力的图像反应比较强烈。

当科学家向老年人和年轻人展示一张微笑的婴儿照片时——这类照片旨在让每个人都感到放松和快乐——参与测试的两个群体与情绪相关的大脑部分都表现出更高的活跃度。然而,向他们展示令人不安的车祸图片时,两个群体的大脑活动呈现明显的差异,老年人的反应更缓慢,而年轻人大脑情绪区域的活动则剧烈得多。

尽管年轻人常常被塑造成无忧无虑的形象,但事实上年轻人更容易受到焦虑和抑郁的困扰。研究证明,20多岁和30多岁通常是一个非常容易精神紧张的时期。当然这也和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会面临许多独特的压力有关,包括步入职场、寻找生活伴侣和解决财务问题等。

中年焦虑因人而异

经过了充满烦躁的青年阶段,到了40岁以后,情况往往逐渐好起来。虽然很多人觉得有中年危机,可该研究显示中年人的幸福感并没有明显下降,有些人会随着年纪增大逐渐提升幸福感,直至步入老年阶段,但有些人却会在压力面前屈服。

与年轻人不同,中年人油腻的形象似乎深入人心。事实上,中年是快乐还是油腻,与他们的压力承受度有关。

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许多英国人在35岁就早早开始了人生最不愉快的10年。这项调查显示,年龄在35岁到44岁的受访者当中,感觉孤独和忧郁的人超过了年纪更大的人;35岁到44岁的调查对象中,有21%的人说他们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孤独,他们反映自己的家庭关系也不好。

度过烦躁的青年时期,如果又进入焦虑的中年,的确让不少人感到痛苦,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看不到幸福的晚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不断吵架拌嘴的中年男女,其死亡率比正常比率高出两至三倍。

类似的研究发现,常与伴侣和家庭成员吵架的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增加。此外研究还发现,伴侣关系中,吵架和忧虑对男方的影响比女方更大。研究者说,男性面临压力时,身体分泌的皮質醇更多,这可能是导致健康风险增加的因素之一。

不过丹麦的研究者也认为,“个人的性格差异,以及应对压力能力的高低,可能是影响个体幸福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开心的中年,更容易过渡到幸福的晚年。

猜你喜欢

幸福感年龄大脑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年龄歧视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算年龄
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