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没自信胆小,怎么破

2019-06-05悠悠妈

海外星云 2019年9期
关键词:盘子孩子

悠悠妈

经常有家长在后台留言,孩子没自信胆小,不爱发言,被人抢了玩具就眼睁睁地放弃,怎么办?每当看到这样的问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学龄前孩子的自信程度几乎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上学后也会受到同龄朋友和老师的影响。但六岁前的家庭教育在很多程度上奠定了孩子自信心的基础,让他们在之后的社交生活中不那么轻易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

当我们在看到孩子不自信的表现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纠正”孩子,因为自信心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赶鸭子上架是没用的,自信是装不出来的,而是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气质,需要的是长期的累积。家长们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问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我经常批评惩罚孩子吗?我允许孩子犯错吗?”

△“我喜欢拿孩子与别人比较吗?”

△“我和孩子是平等的关系吗?我有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吗?”

△“我总爱用威胁恐吓的口吻对孩子说话吗?”

△“我允许孩子说不吗?”

△“我有关注和接受孩子的感受吗?”

△“我有意识的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吗?”

△“我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了吗?我有过度保护孩子,总是替孩子代劳吗?”

△“我有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吗?”

无不例外,每个留言的家长都承认他们或多或少犯了上面列出的错误,庆幸的是现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不算晚,来得及补救。《正面管教》的作者Jane Nelsen说:“自信是在归属感、对自己能力的相信、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并被珍惜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1. 无条件的爱

你会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吗?想一想自己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我爱你”呢?是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吗?是在她得了奖状的时候吗?还是在她输掉比赛的时候?

父母之爱本该是无条件的,“我爱你,因为你就是你,不论你的外貌、性格、能力如何,我都无条件的爱你。” 有了这样的安全感与爱的滋润,孩子自然会更加自信。

有的人喜欢用剥夺爱的方式来威胁孩子:“你不把饭吃完,妈妈就不爱你不喜欢你了!” 这是在告诉孩子,我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你表现好,按照我说的做,才能得到爱。在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失去自我,总是活在满足父母的期待当中,形成可悲的讨好型人格。

其实,越是孩子表现不佳、失败落魄的时候,越需要我们的爱。“今天在客人家你没有和叔叔阿姨打招呼,我知道你是见到陌生人有点怕生,没关系,妈妈理解你,多见几次就熟了。妈妈爱你哦!” 正是这种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自我价值感就是自信心的基石。Jane Nelsen所说的归属感,在学龄前指的就是被父母的全盘接纳。

一定会有人疑问,这样会不会把孩子宠坏?孩子明明做错事了还要温柔的说“我爱你”?这里我们要掌握一个原则:批评的时候对事不对人。孩子做错事了,批评TA的行为,但是不要攻击TA的人格。让孩子感到即使被批评了,爸爸妈妈也是爱TA的。

错误做法:“你为什么这么调皮!你为什么这么讨厌!你这样做就不是个好孩子!”正确做法:“打人行为是不对的。你把别人弄疼了下次不要打人了。妈妈知道你是好孩子。”不是孩子表现好了我们才认可TA,而是我们认可TA了,TA才会表现好。滋养一个健康自信的灵魂,没有什么比无条件的爱更重要。

2. 避免将孩子与别人比较

“你为什么不能像你姐姐那样乖乖的?”,“XX都会画动物了,你怎么还是只会瞎画?”,“XX都会玩48片的拼图了,你连12片都还不会拼,你得加把劲了!” ,“别人都喜欢吃桃子啊,你为什么不喜欢吃!”

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只会让孩子感到羞耻和不爽,并易激发非健康的嫉妒心理。一个人若将过多精力花在嫉妒上,则花在专注于提升自己能力上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减少。

即使是正面比较诸如“你是唱歌唱得最棒的”,“你是最聪明的”之类的评语都是有极大风险的,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再也保持不了那个“最”的头衔,陷入巨大的失望和自我怀疑之中。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论孩子现在是比别人强,还是比别人弱,总是与别人比较的思维模式,将很难让孩子通往人生的幸福之路。人类的不幸福往往都源于比较,即便进了哈佛也会发现有很多人比自己更强,试问一下什么时候是个头?如果永远要以超过别人为人生目标,那恐怕一辈子都难以感到幸福,而且缺乏内在自信。

我可以理解比较是忍不住的,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忍在心里,不透过语言传染给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像上面写的,告诉孩子:“不论你的外貌、性格、能力如何,我都无条件的爱你,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取代。” 唯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珍惜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在大环境下,有时候被比较不可避免。当孩子问“为什么XX比我画得好?”,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注意自己身上的长处:“你说得对,XX确实擅长绘画,你擅长运动,你游泳和攀岩都非常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这很正常,我们不需要成为完美的人才能被人喜欢。自己和自己比,保证每天都有进步就是好样的。” 谁都有怀疑自己的时候,但父母的使命是看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能力的信任,而不是落井下石。“XX比你画得好,还比你有天赋,你没天赋,就多练习吧!不然肯定赶不上了!”越挫越勇这句话绝对是骗人的。

老和别人比的人,自信来源是外部评价,别人说我好我才感觉好,或者我超过了某某才算有能力,这种人的自信和自我评价是非常不稳定的;相反,和自己比的人,自信来源是内心对自己的真实接受,知道自己的价值是什么,自信水平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较小,这种人在生活中更敢于做自己。

3. 支持和鼓励孩子冒险

在安全范围内,鼓励和支持孩子去尝试新事物——以前没吃过的食物、主动交一个新的朋友、骑平衡车、攀爬等。当孩子在扣扣子、穿鞋子遇到困难时,请克制住自己想帮忙的冲动,即便孩子的龟速令人捉急,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是让孩子自己慢慢找到解决方式,而不是我们的一句“来,我来帮你”很快的帮TA把困难摆平。前者要花费更多时间和耐心,后者反而是偷懒的做法,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让孩子变得依赖于父母的出手幫助,削弱了TA的自信。

生活中多一些挑战,少一点过度保护,父母适当退出和放手,孩子才有机会挖掘和发现自己的潜能。但同时也应注意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感到,如果需要帮助,爸爸妈妈永远会站在TA那一边。当孩子迟疑或害怕时,及时响应并给予支持。

4. 允许孩子犯错

既然要支持孩子的冒险,那犯错就是不可避免的。从错误中学习成长正是积累自信心的重要经历!当孩子主动积极帮忙做家务,把盘子往桌上放时,盘子不小心掉下来了,别急着责骂,试着问一问孩子:“你知道盘子为什么掉下来了吗?想想下次要怎么做才能避免?” 毕竟,孩子的自信要比盘子值钱多了,不能为了一个盘子就挫伤孩子的自信,弄得TA以后做事时都畏首畏尾吧?

父母对待错误的态度将影响孩子将来是否勇于尝试和接受挑战。积极的提问可以保护孩子的自信,让TA明白,犯错并不是可耻的,也不代表自己不够好,而是学习的必经之路,重要的是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做孩子的楷模,当我们自己犯错时,也要及时承认并向孩子道歉。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当孩子耳濡目染了父母认错的行为,在面对自己犯错的时候也会更坦然哦。

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不需要孩子成为完美的人,也不应有如此期待。(本刊综合自网络)(编辑/克珂)

猜你喜欢

盘子孩子
“比比谁的盘子光”等十则
比比谁的盘子光等
判断:哪边小,哪边大
派对游戏
阿凡提巧装盘子
孩子的画
“撕”掉的盘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