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舞服装立体化造型方法应用研究

2019-06-05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古典舞立体化面料

汪 皙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

一、中国古典舞及服装概述

中国传统舞蹈文化历史渊远,传承自中华民族传统表演文化的中国古典舞凝聚了先辈的文化精髓和现代人的创新思考,是人们精神文明生活不断进步的体现。现代“中国古典舞”自二十世纪五十年创立,基于民间传统舞蹈、戏曲和武术等传统艺术表演系统一路变化发展创新至今,其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及舞美造型等要素吸收了较多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的关键内涵,并且融合了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审美趋势。中国古典舞服装是演员在舞蹈表演行为中的穿戴,舞台表演中是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与演员的肢体表达相辅相成。中国古典舞服装的造型结构对舞蹈表现效果起关键性作用,经过收集、提炼、分析和创新的中古典舞服装在传承中式服装结构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服装立体化造型方法,从而使古典舞服装在调整后更符合现代人对舞者静动态造型的审美需求和功能性需求。

二、中国古典舞及服装创作与立体化结构的融合

中国古典舞服装是传统服装与立体化结构的融合,表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范围内流行的趋势下,各地区服装文化在互相影响和互相借鉴。中国古典舞表演艺术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发掘和提炼,编舞从流传下来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历史文献、石窟壁画及石像陶俑等相关资料中寻找创作依据及灵感形成肢体动作和舞蹈造型的艺术表达。作为展现舞台艺术的重要视觉因素——服装也要针对相关的历史文献、文物及文化背景来寻求与舞蹈的整一性。中国传统服装普遍为平面性直线裁剪,“十字型、整一性、平面化”的中式古典服装结构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原始朴素的服装结构追求。中国古典舞服装在借鉴中国传统服装的基础上,从服装造型学和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将古典服装与立体化结构融合,对人体与服装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合理化塑形。服装三维结构空间的合理化塑形是十分必要的,如在服装的腋下、裆部和其他关节处加入插角设计可以扩大对应的服装内部空间的同时扩大舞者运动范围,腰胸等部位通过收省道、抽褶等方法实现服装的立体造型感,使服装更合体化的同时更便于舞蹈动作,也使舞姿更丰富立体。

三、中国古典舞服装立体化造型设计方法研究

服装立体化结构设计方法流行于十三世纪的西方,以修饰塑造和强化人体特征为目的,自此西方脱离了古代服装的平面性结构,开始进入追求三维空间和立体造型的时代。全球文化多元化融合发展,不同的文化碰撞产生交集,彼此互相学习各取所长,在此背景下,中国古典舞服装多样化立体化造型方法形成。融合了服装三维造型技法的新的表达方法,是对现代社会生产力及物质文明基础的真实反映。通过中国古典舞服装实物的研究,发现其主要的立体化造型方法有省道结构、褶裥结构、插角结构和归拔工艺等。

(一)省道结构对古典舞服装结构立体化的影响

服装省道结构作为服装立体化造型设计的重要方法,是合乎人体特征和运动方式的“设计”,主要目的是突出人体表面曲线特征。结构原理是:人体是立体的,面料在人体三维包装时会产生多余的量,将余量合起来的近似三角形结构被称为省道结构。西方中世纪末期(十三至十四世纪)开始使用省道技术至今该技术一直被各国的服装文化所引用。

省道结构在中国古典舞服装中的应用常见于服装的腰部、胸部和臀部。省道结构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将余量折叠,面料的反面对应省道的位置缝合,使服装更贴合身形。省道结构多与中国传统服装结构融合,以传统服装的结构为主结构。例如中国古典舞经典独舞剧目《梨园一生》中的男演员服装上衣基本为交领右衽中衣形制(如图1所示),该服装在中衣的平面性版型裁剪基础上于前片侧缝处胸围线的位置左右各加了一个省道结构,从而减少腋下多余的松量,塑造演员挺括的胸部立体结构。这种在中式传统服装结构中添加省道结构的应用十分普遍,使服装表达中式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好的表现演员的人体特征。

图1 《梨园一生》男子中衣结构分解图

(二)褶裥结构对中国古典舞服装结构立体化的影响

褶裥结构是将织物以任意形式折叠并固定成形的结构。褶裥结构工作原理同省道结构基本一致,为了减少服装中不合体的余量,增添服装的细节美感。表现形式与省道结构不同,褶裥结构只有部分缝合点被固定,褶皱会随着人体的动态变化产生变化。

褶裥结构形式多样,可基本分为明褶、暗褶和自由褶,明褶指的是褶皱向面料的正面规律褶出,暗褶指的是褶皱向面料的反面规律褶进。而自由褶皱则是没有规律的自由状褶皱形态。褶裥结构在中国古典舞服装中以多种形式应用,具有较强的视觉层次感和立体感,通常在腰部、胸部等曲线明显的部位使用,以提升服装整体立体化造型的塑造效果和细节美感。

(三)插角结构对古典舞服装结构立体化的影响

插角结构是以扩大服装结构内三维空间为目的的服装立体化造型方法,主要可以扩大造型对象,其基本操作方法为在一条分割线中加入一块插角布,使服装达到由平面到立体的转变,能更好的满足人体动静态对服装舒适度的要求。插角结构在中西方早期平面式服装系统中均有出现,出现原因主要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起到节省面料、加宽面料幅宽的作用。由于古代生产力发展有限,布料幅宽相对较窄,通常是将布拼接在一起形成衣片,在衣片的下摆处或腋下会插入或大或小的插角布,以增加局部的活动量。

插角结构在中国古典舞服装中的应用常见于服装的腋下、裆部、下摆等需要增加活动量的部位,在对应部位嵌置相同或不同材质的插角布,以实现立体化造型的目的。例如,中国古典舞蹈动作幅度较大,多数服装造型中都会搭配裤装以避免舞蹈动作幅度过大导致走光,其裤装形制基本类似且借鉴了西方裤装结构,在此基础上,裤装裆部通常嵌置隐藏的弹力面料插角片(如图2所示),外表美观的同时兼具功能性,避免松量不足时服装对人体的产生的压力过大使服装破损,从而影响表演效果。

图2 中国古典舞基本裤装结构分解图

(四)归拔工艺对古典舞服装造型立体化的影响

归拔工艺是指面料熨烫时纺织纤维在主观外力作用下的变形,通过归烫及拔烫对面料进行立体化调整,归拔工艺的目的是通过熨烫缩紧或展开对应面料的三维空间,形成立体化造型效果。人体是立体的且表面有起伏感的曲线,归拔工艺通过改变面料原始形态进行立体塑形,不需要在面料上缝合或裁剪即可包裹贴合身体的曲线状态。

四、中国古典舞服装立体化造型方法的应用目标

(一)服装合体化与造型感分析

中国古典舞服装立体化造型方法应用目标从服装造型角度考虑,主要体现在服装的合体化与立体造型感中,配合演员肢体动作形成更有层次感和美感的艺术表现效果。通过收省、插角、褶皱和归拔等结构工艺方法的处理,服装层次感立体感增强,对应人物形象会更加饱满丰富,加深感观冲击力,从而形成更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二)服装可舞性分析

依据中国古典舞演员动态形体分析,服装立体化造型方法常见于解决服装的可舞性问题,可舞性是舞蹈服装的基本特征,以保证舞蹈动作顺利完成。从服装压力产生的物理原理可以得知,服装对人体造成过大压力的主要原因有服装松量不足、面料缺乏弹力和及动态时人体产生的力过大等,弹力插角结构可以缓解舞蹈运动时服装对人体的压力,提高服装的功能性。中国古典舞服装立体化造型方法设计依据于舞者动态活动范围分析情况,古典舞演员在舞蹈时的运动形态十分丰富,其立体形式主要体现在人体躯干部位、手臂和臀围线以下的腿部三个部位,具有活动范围大的特点。

五、结语

中国古典舞服装实物的结构是中国传统服装形制与立体化造型的融合,通过对中国古典舞服装立体化造型设计方法应用分析,得出结论:立体化造型方法在中国古典舞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在增加服装的合体度和造型感及可舞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现代文化全球化融合发展,服装设计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古典舞表演艺术风格和呈现效果随着现代人的审美范式的变化而变化,对舞台服装结构设计研究有启示作用。

猜你喜欢

古典舞立体化面料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