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里的园

2019-06-05陈敏娜

苏州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吴越牡丹园林

陈敏娜

吴越晨作品

答应写这篇文章,不久就感到后悔,越晨的画太美了,观者直接读画即可,何必写段文字来画蛇添足?若观者也是爱美之人,便能深切感悟到越晨老师爱牡丹,惜牡丹,甚至沉溺于所爱的心情。若无此心,何以30年如一日,绘出牡丹之雍容大气?越晨老师其实很年轻,生于70年代初,长得很喜感,是现代女性喜欢的类型,非常的暖男,会把很多细节都考虑在前面,和他一起参加文艺家读书班,他永远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他在哪,笑声就在哪儿,因为人缘好,所以有事儿都找他。他也从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画家,朴素得像是小巷里走出来刚烧好中饭的苏州小男人。衣着普通,笑起来眯着眼,反正就是找不到眼睛在哪里了,和陈佩斯长得蛮像。让他做个什么事,嗷,好的。要知道,他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及南艺中国画专业,任职于苏州市文联,是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出身书香世家的他,很早就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是北京工笔重彩会会员,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姑苏区政协委员,苏州市政协书画室特聘画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他设计的扬州园林特种邮票在全国发行。

吴越晨作品

偶然的一次,看到越晨老师的牡丹,惊为天人。棱角分明的青灰色山石之间,安静地开出一朵牡丹,冰肌玉骨、波澜不惊。越晨老师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就是金庸小说里的周伯通吧。武艺超群,成天嘻嘻哈哈,与大家打成一片,与俏黄蓉关系特别好,还称兄道弟,从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天性纯真,又朴实可爱,其实武艺高超,出神入化。越晨老师也是这样,他的谦虚低调,不是自律而来,而是他本来就是这样。欲望泛滥的时代,他深知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之喧,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他和周伯通一样,“武艺”冠盖而不自知,乐得逍遥自在,是长寿之相。

吴越晨作品

越晨的牡丹,在园林里。小巧精致的园子里,你总感觉会走出一个丽人来,由于画面中没有出现,反而让你浮想联翩。“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牡丹亭里,杜丽娘悠悠婉转而来。春日暖阳,谁家新燕啄新泥,少年读书忙。庭院深深,夏日长,小径伴荷塘。也许芸娘就在那个亭廊里,她正忙着从荷花里取出隔夜放置的茶叶,用隔年放好的梅花上取下的雪水泡茶,一缕清香伴茶香。秋意浓,三五好友,一杯清茶,桌上有几只属于秋天的红菱,和这个季节可以生吃的桂花栗,心中难免会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叹。冬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园外落叶无声,园内时光静好,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四季轮回,一切都自然而然,恰到好处。中国古代哲人拿“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一切都静静地生长,流动。读越晨的画,其实也是在读梦里的江南,恍若可以消除一切压力与焦虑,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吸饱了自由的养分,才能去责任与压力中淬炼生命。哪怕梦中的园只是乌托邦,后一种才是真实世界。印度诗哲泰戈尔曾说:“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越晨的画,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人文精神,它在也不在,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一切都在半梦半醒间,苦乐参半。就让它牵引你的梦吧,此刻,读画的你,闭上眼睛,合着四季轮回的节奏,一切都在静静地流淌。“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里写道。倘若你不能亲到园林,那么读一读越晨的画吧,“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相对若能欢,何不常相见?越晨老师的工笔画,半真半虚,半古半新,半端庄半痴狂,总在有意无意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从他的画中,你可淡淡地闻到历史的清香。那是一种,看尽世间繁华,洗尽铅华的美。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江南水乡的柔美是画家永不褪色的气质,在新时代的蓬勃之春里,越晨,一如那朵清雅的牡丹,不徐不疾,淡定雍容,书写着自己的精彩,过去已去,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吴越牡丹园林
“多想”去看看
学术中坚吴越
清代园林初探
“三不够”牡丹节
《吴越春秋》“折易”新解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