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对比

2019-06-05程国建王后成汪伟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程国建 王后成 汪伟波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骨密度、骨质量下降,骨组织结构遭到破坏,骨脆性增加进而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损伤疾病。老年人、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者为高危人群,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临床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最为常见,给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仍倾向于保守治疗,但近年来由于微创手术止痛及术后恢复快速的特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对我院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胸腰背部表现出典型疼痛且位置和X线定位相符合;经过X线得出椎体压缩程度低于1/2,且均表现出楔形压缩,后凸Cobb角>10°;所有研究对象在术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腰背部疼痛症状,但不具有神经受压症状。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 例,其中男25 例,女20 例,年龄57~85岁,平均(69.5±5.2)岁;损伤节段:5例T10,9例T11,10 例T12,10 例L1,4 例L2,7 例L3。对照组45例,其中男22 例,女23 例,年龄56~87 岁,平均(71.0±5.3)岁;损伤节段:7例T10,6例T11,7例T12,11例L1,6 例L2,8 例L3。均自愿参加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方法治疗,叮嘱患者仰卧于硬垫床,将宽为20cm、质地中等、与床面等长、厚为10cm 的软垫置于骨折脊椎平面下方,并逐渐加高,每1~2周内增加至15~20cm,注意保持脊柱过伸姿势,待患者无疼痛症状后,通过五点支撑、三点支撑及飞燕点水等方法锻炼腰背肌,治疗8~10周后可指导患者佩戴腰部支具进行下床走动。

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禁食禁水,进入手术室后监测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垫高。使受累椎体处于过伸状态,并进行心电监测,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认病椎双侧椎弓根体表投影并做标记,1%利多卡因局麻。骨穿刺针在C 型臂X 线机监视下穿入皮肤,在定位点沿椎弓根方向与矢状位成15~20 度夹角进针,至椎体后缘侧位X 线确定进入椎弓根内无误后,骨穿刺针达到椎体前中1/3处时,将调制好的骨水泥放入注射器,待骨水泥成“牙膏期”双侧同时缓慢注入,按骨折程度调节骨水泥注入量,一般注入骨水泥约5ml,注入过程防止骨水泥渗漏、溢出,待骨水泥完全凝固后,拔出穿刺针,切口采取压迫止血。术后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并于2d 内不能进行弯腰活动。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则予以抗生素、营养神经、抗骨质疏松及止痛等药物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1 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VAS评分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对患者肢体、行为功能情况予以评价,内容包括疼痛、单项功能和综合功能,满分为45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由医护人员在白纸上面划一条横线,长度为10cm,通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2]:0分视为无痛;10分视为剧痛,中间数值表示对应的疼痛程度,指导患者结合自我感觉在横线上作出标记,表示为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 角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1 周、1 个月、3 个月两组VAS 评分情况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周、1 个月、3 个月观察组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1个月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治疗1个月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P例数45 45后凸Cobb 角治疗前15.37±3.47 15.45±2.57 0.124 0.901治疗后1个月14.83±3.40 13.33±2.27 2.461 0.016椎体前缘高度治疗前57.5±7.2 57.3±6.7 0.136 0.892治疗后1个月92.3±12.1 82.5±9.7 4.239 0.000 ODI评分治疗前76.47±3.81 76.63±3.77 0.200 0.842治疗后1个月43.77±3.63 13.15±1.43 52.900 0.000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3月VA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3月VAS评分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例数45 45治疗前7.51±1.93 7.30±1.51 0.554 0.581治疗1周5.50±1.01 7.30±1.30 7.362 0.000治疗1月1.42±0.31 4.13±0.70 23.782 0.000治疗3月0.70±0.12 1.73±0.70 9.487 0.000

3 讨论

对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OVCF临床效果的报道各不相同,有研究显示PVP治疗法效果要显著优于保守法[3],而且显效快。但同时也有其他研究认为手术法从远期效果来看与保守治疗并无明显差别[4]。临床上,传统保守方法具有治疗及卧床时间长等缺点,因此难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随着当前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经皮椎体成形术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增强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消除疼痛等优点,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肿瘤浸润引发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5],然而难以减轻神经根、脊髓压迫症状,因此术前应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同时确定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壁完整。术中使用的骨水泥经15min由稀薄状态逐步转化成固态,与健康组织完全相容,从而起到稳固椎体和脊椎的效果。另外,骨水泥热效应还可以促进局部微环境的改变,预防炎症介质生成,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改善肢体功能。但在该手术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骨水泥渗漏、穿刺等问题,应准确掌握骨水泥技术和患者影像学资料,在C 臂机透视下穿刺和注入时由麻醉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发生异常状况,应立刻停止注射,避免发生骨水泥综合征、肺栓塞、气胸等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其原因可能为注入的骨水泥发生聚合反应而释放热量,导致椎体内神经末梢凝固性坏死;对椎体供血产生抑制作用而致神经末梢变性坏死;骨水泥对椎体支撑和稳固起到增强作用,进而预防椎体塌陷,加速疾病恢复。有研究表明[6],术后椎体高度和体位变化相关,是由于手术期间俯卧位导致压缩椎体高度增加。本研究中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俯卧位能够促使椎体高度增加,同时也说明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总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稳固椎体,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