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与自我领导力相关性分析
2019-06-05刘艳萍于明艺唐永云王庆华
刘艳萍,于明艺 ,张 瑜 ,唐永云 ,王庆华
(1.滨州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威海市卫生学校,山东 威海 264200)
情绪调控信念是指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处理人际关系等过程中,根据这些变化与关系进行自我情绪调整,包括情绪行为、体验、生理的强度和方向[1]。临床护理工作压力与护患关系使情绪调控信念成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而作为未来护理人员的主力军——护理专业学生,其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易出现情绪问题,因此,拥有较强的情绪调控信念,可以促进护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自我领导力是一个自我评估、自我影响的行为过程,是个体通过自我指导和自我激励,完善自身表现的积极行为过程[2]。首次提出自我领导力定义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anz,他以自我调节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内在动机理论为基础,将自我领导力定义为个体通过必要的自我指导和自我激励,从而取得行为绩效的自我影响过程[3]。领导力是指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种组织资源,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团队效率和效益的力量[4]。而自我领导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自我领导力对其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行为规范具有重要意义[2]。护理本科生作为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加强其自我领导力培养,促进护理本科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护理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5]。本课题探讨情绪调控信念与自我领导力的相关性,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8年9—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山东省某高校护理专升本学生125人,其中男生8人(6.4%),女生117人(93.6%),排除近期遭遇重大变故者,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调查工具
1.2.1 情绪调控信念量表(ERBS)(中文版) ERBS最初由美国学者Veilleux博士于2015年研制,经过修改,形成21个条目、3个维度,后由张莉莉[6]对其进行汉化并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信效度检验,修改为16个条目,3个维度。3个维度分别为调控价值、情绪约束、情绪胁迫,调控价值即认为情绪调控是有价值的,采取正向计分法;情绪约束指的是生活中的行为容易被情绪约束,采取反向计分法;情绪胁迫指的是生活中容易情绪化,采取反向计分法。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别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普通或还好”“同意”“非常同意”,总分为 16~80分,ERBS(中文版)总分以53分为临界点,≥53分为情绪调控信念较强,<53分为情绪调控信念较差[6]。得分越高说明情绪调控信念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7,具有较好的信度。
1.2.2 修正的自我领导力量表(RSLQ) 采用王雯[2]修改的自我领导力量表,用于测定学生自我领导力。量表共35个条目,9个维度,分别为成功预见、自我目标设定、自我对话、自我奖励、信念假设评估、自我惩罚、自我观察、自然回报、自我提示。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完全不同意”“较为不同意”“一般”“较为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计1~5分,总分为35~175分。以119分为中间值,得分越高说明自我领导力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49,具有较好的信度。
1.3 方法
采用匿名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为94.7%。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情绪调控信念与自我领导力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学生情绪调控信念
表1 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量表各维度得分(±s)
表1 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量表各维度得分(±s)
维度 评分范围7~3 5 5~2 5 4~2 0 1 6~8 0调控价值情绪约束情绪胁迫总分得分2 4.9 0±3.0 8 1 2.8 2±2.2 8 1 0.3 4±2.3 2 4 8.0 6±5.1 9条目得分3.5 6±0.4 4 2.5 7±0.4 6 2.5 9±0.5 8 2.9 0±0.3 5
表1显示,某高校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得分为(48.06±5.19)分,表明其情绪调控信念较差,其中调控价值维度条目得分最高,为(3.56±0.44)分,情绪约束维度条目得分最低,为(2.57±0.46)分。
2.2 学生自我领导力
表2 护理专升本学生自我领导力量表各维度得分(±s)
表2 护理专升本学生自我领导力量表各维度得分(±s)
维度 评分范围5~2 5 5~2 5 3~1 5 3~1 5 4~2 0 4~2 0 4~2 0 5~2 5 2~1 0 3 5~1 7 5成功预见自我目标设定自我对话自我奖励信念假设评估自我惩罚自我观察自然回报自我提示总分得分1 7.2 9±3.1 3 1 7.7 4±3.2 7 1 0.3 5±2.0 8 1 0.6 6±2.0 7 1 4.0 6±2.5 0 1 3.4 6±2.2 6 1 3.8 5±2.4 6 1 7.5 4±3.0 3 6.3 8±1.6 2 1 2 1.3 4±1 9.6 3条目得分3.4 6±0.6 3 3.5 5±0.6 5 3.4 5±0.7 0 3.5 6±0.6 9 3.5 2±0.6 2 3.3 7±0.5 7 3.4 6±0.6 2 3.5 1±0.6 1 3.1 9±0.8 1 3.4 5±0.5 6
表2显示,某高校护理专升本学生自我领导力得分为(121.34±19.63)分,表明其自我领导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自我奖励维度条目得分最高,为(3.56±0.69)分,自我提示维度条目得分最低,为(3.19±0.81)分。
2.3 学生情绪调控信念与自我领导力的相关性分析
对某高校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与自我领导力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299,P<0.01,见表 3)。
表3 自我领导力与情绪调控信念的相关性(r)
2.4 学生情绪调控信念与自我领导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各维度为自变量,自我领导力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控价值对自我领导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1,见表4)。
3 讨论
3.1 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
表4 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各维度与自我领导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1显示,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得分为(48.06±5.19)分,表明其情绪调控信念较差,与张莉莉[6]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是因为专升本学生大多已经历3年专科生活,对大学的环境以及学习方式早已适应,同时护理专升本学制为两年,理论学习时间短,学业任务重,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学业和未来就业状况,忽视了情绪调控的重要性。各条目得分最高的维度是调控价值,为(3.56±0.44)分,即认为情绪调控是可能的、有价值的[7]。其原因可能为情绪现如今在大学生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大学生冷静地面对自己面临的各种困境,从而取得成就,因此,调控价值在学生的意识里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各条目得分最低的维度是情绪约束,为(2.57±0.46)分,其原因可能为学生从小在家受父母宠爱,导致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情绪化,以自我为中心,在情绪冲动或其他情况下可能不顾及后果,盲目做出选择,出现顾首不顾尾的现象,即约束自己情绪的能力较差。提示护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可以通过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了解情绪调控的重要性,体会不同的情绪反应对个体学习及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情绪调控信念。
3.2 护理专升本学生自我领导力
表2显示,护理专升本学生自我领导力得分为(121.34±19.63)分,表明其自我领导力处于中等水平。究其原因,当前医院对护理人员的技能与理论水平要求比较高,为了以后更好地就业,学生会评估自身不足,从而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加强自我管理,这与李妙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自我奖励维度条目得分最高,为(3.56±0.69)分,究其原因,学生自小接受父母及教师的奖赏性教育,当学生步入大学后,便会以自我奖励方式表达对自己的肯定,而当身处逆境时,自我奖励也会变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帮助自己不断进步。自我提示维度条目得分最低,为(3.19±0.81)分,究其原因,学生进入大学前接受的教育方式为班主任统一管理、督促与父母监督,进入大学后,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及外界诱惑的增加,加之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因此,自我提示能力较差。提示护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制订人生规划、制定人生目标等方式,提高自我领导力。
3.3 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与自我领导力的相关性
表3显示,情绪调控信念与自我领导力呈显著正相关(P<0.01)。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会使自己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持续存在,就会产生情绪障碍。因此,情绪调控尤为重要。较强的情绪调控信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困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境,调整不合理的信念。情绪调控信念强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情绪掌控信念越强,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社会,能通过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等,增加自己的积极行为;而情绪调控信念差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较差,生活中容易情绪化,不能很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境,不能及时对自己不良情绪及不良认知进行调节,自我领导力较差。
3 .4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与自我领导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4显示,护理专升本学生情绪调控信念的调控价值对自我领导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提示加强情绪调控价值的培养,有利于自我领导力的增强,积极的情绪可以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消极的情绪不仅会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护理教育者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自我评价、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情绪调控的重要性与不同的情绪会带来不同结果,从而增强学生情绪调控信念,提高学生自我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