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职化分层护理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9-06-05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专职出院护理人员

张 茜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发病急与进展快等特点,若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救治,则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急救,并且需要予以良好的护理配合[1]。所谓的专职化分层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职能力,并且需要依据护理人员的层级为其设置合理的护理对象,从而能够使得所有的患者均获得有效的护理,目前诸多医院均采用此种护理模式,但由于缺少足够数量的护理人员,加之护理人员并未具有较高的层次级别,因而无法进行分级护理[2]。本文将选取8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相关的研究资料采取专职讽刺护理模式,从而提升护理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现进行如下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依照护理等级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为49~66岁,平均年龄为57.5岁;观察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为50~67岁,平均年龄为58.1岁。纳入标准:(1)均符合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2)未患有肝、肾等合并症。排除标准:(1)患者家属不同意本次研究方式;(2)患有严重的意识障碍疾病。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护理。观察组施以专职化分层护理:(1)由护师挑选9名护理人员成立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并依据其工作年限进行分组,工作时间6年以上的成员为一级护士,3年以上为二级护士,3年以下为三级护士。(2)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①划分出危重抢救组,此组的护理人员主要护理Ⅲ级与Ⅳ级的患者。②划分出次级抢救组,此组的护理人员主要护理Ⅰ级与Ⅱ级的患者,同时也包括病情短时间内可能进展危及生命以及致残者。③划分出辅助分诊组,此组护理人员主要实施日常的简单护理。(3)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由护师对小组成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每年进行2次,每次持续1个月,主要包括对小组成员进行急重症患者急救技能、急救处理的理论知识与急救处理流程等内容,之后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对于成绩合格的成员准许其上岗,对于不合格的成员需要继续培训,直至考试合格。(4)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并向其讲解相应的成功案例与相关的护理措施,从而能够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而能够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再次入院率。(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非常满意,患者及其家属完全接受小组成员的护理方式与态度;一般满意,患者及其家属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小组成员的护理方式与态度;不满意,患者及其家属无法接受小组成员的护理方式与态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3)两组患者出院前与出院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主要包括14项内容,每项为4分,总分为56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处理 建立Excel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软件工具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与再次入院率比较 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较高,再次入院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与再次入院率比较

2.2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2.3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出院前与出院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比较 出院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中主要使用强心、扩张血管与利尿等方式进行急救[3],然而若想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则需要对其予以良好的护理。由于缺少医学知识与护理能力,以往临床护理人员主要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即单纯的对患者进行药物与饮食护理等,但此种方式却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4]。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前与出院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比较(分)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主要采取专职化分层护理。所谓的专职化分层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职能力,并且需要依据护理人员的层级为其设置合理的护理对象,从而能够使得所有的患者均获得有效的护理[5-7]。通过采取此种护理模式,急救护理标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抢救护理流程得到有效的规范与完善,因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8]。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患者予以专职化分层护理模式,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升至97.56 %,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至97.56 %,主要原因在于通过采取此种护理模式,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针对性的救治与护理,不仅有效的节省了医疗资源,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效果,因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救治成功率;同时再次入院率明显降至2.44 %,出院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显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并且当患者出院后仍然对患者进行了一定的护理,因而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并降低了患者的再次入院率。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专职化分层护理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再次入院率,可作为今后护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作为护师,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并规范此种模式,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最终使患者摆脱病痛困扰。

猜你喜欢

专职出院护理人员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淬炼铁血丹心 践行使命担当——天津港集团公司企业专职消防队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