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营养策略用于早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究

2019-06-05徐霭贤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胎龄胃肠道早产儿

徐霭贤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体重小于2 500 g且头围小于33 cm的活产婴儿,由于其胎龄不足从而导致体质较弱,而且喂养也较困难,存活率较低。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增加,临床上对早产儿的护理和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临床上为了让早产儿适应宫外的生存环境,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应给予一定的营养支持,但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要满足其营养需要,而且要防止营养过剩。有研究显示[1],对于早产儿应用规范化营养策略可以有效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提高存活率,有助于早产儿健康成长,本研究旨在探究规范化营养策略用于早产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故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共10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规范化组,比较两组早产儿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本研究中,选择了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共107例,常规组早产儿53例,其中男性早产儿29例,女性早产儿24例,胎龄31~34周,平均胎龄33.1周,体重为1 745 g~1 968 g,平均体重1 806.2 g,进行常规营养支持;规范化组早产儿54例,其中男性早产儿31例,女性早产儿23例,胎龄31~34周,平均胎龄32.8周,体重为1 688 g~1 921 g,平均体重1 811.4 g,实施规范化营养策略。两组均符合早产儿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排除其他干扰疾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且所有早产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早产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早产儿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出生24 h后采用静脉输注的营养支持方式,给予1.5~2.0 g/(kg·d)氨基酸,2~3 d达3.5~4.0 g/(kg·d);给予1.0 g/(kg·d)脂肪乳,每日增加0.5~1.0 g/(kg·d),5 d内达到3.0 g/(kg·d);葡萄糖按糖速4~8 mg/(kg·min)每天维持,根据血糖适当调整,使血糖维持在3.5~8.33 mmol/L,避免高血糖及低血糖;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规范化组早产儿实施规范化营养策略,采用静脉营养支持的方式,出生后第1周定量化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提高热卡、蛋白和脂肪的总量,出生后第1 d应给予最低热卡57 kcal/(kg·d)、蛋白2.5 g/(kg·d)、脂肪0.75 g/(kg·d),第7 d最低热卡90~110 kcal/(kg·d)、蛋白4 g/(kg·d)、脂肪3.5 g/(kg·d),以后逐渐放缓营养支持的速度,同时减少用量,确保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控制在15~20 g/(kg·d),同时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等的补充。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到胃肠道喂养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和到胃肠道喂养时间比较 规范化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和到胃肠道喂养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和到胃肠道喂养时间情况

2.2两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规范化组早产儿胆汁淤积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早产儿由于胎龄较小,出生后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低,而且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善,导致传统喂养方式实施困难造成营养供给不足,从而使其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若治疗不当可导致感染发生,严重者可威胁其生命。早产儿营养供给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其在宫外环境的生长速度和相应胎龄的胎儿在宫内环境的生长速度一致,并且补充的营养素可以满足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发育的需要[2];规范化营养策略会使早产儿在组织器官发育的关键期、敏感期或窗口期的营养状态对组织器官的功能产生长期的影响,但多度的营养支持会导致早产儿体重增长过度,从而影响其远期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甚至会缩短患者的生命时间[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营养策略可以有效减少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和到胃肠道喂养时间,有效提高临床营养支持效果,有效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而且早期增加营养的摄入量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胎龄胃肠道早产儿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才正确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后血清酶变化的胎龄差异性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常用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