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与HBV患者核酸复制关系的研究*

2019-06-05何亚利凌寿坚梁顺容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载量亚群外周血

何亚利,凌寿坚,梁顺容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检验科,广东 江门 526000)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约有3 000万,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所有传染病中居首位,且具有反复发作、病程冗长的特点,如不及时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会引发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该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1]。因此,对于慢性HBV患者而言,对其进行早期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机体免疫状态可能直接决定患者的临床转归,其中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2]。由此,对上述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可能有利于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评估。目前,核苷酸类似物是临床上用以治疗HBV感染的首选药物,与干扰素相比优势较为明显[3]。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检测相关指标评估其疗效,从而才能使其发挥更理想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核酸复制的关系,旨在更好指导临床使用核苷类似物提供理论依据,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HBV携带时间≥6个月;(2)年龄≥18周岁;(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sAg)检测结果均为阳性;(4)临床病历资料完整[4]。排除标准:(1)合并心、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2)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或全身免疫性疾病者;(3)伴有恶性肿瘤者;(4)存在交流沟通障碍者。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0.3岁。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2)无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3)年龄≥18岁;(4)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人员入院后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BD-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3-CD56+)水平,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相关试剂盒均购自美国BD公司。治疗方案严格参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所制定的标准予以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HBV-DNA水平,使用仪器为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7500型实时定量PCR仪,相关试剂购自达安基因公司,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HBsAg滴度,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相关试剂盒均购自美国罗氏公司。分组方式:将观察组患者按照HBV-DNA载量水平不同分为HBV-DNA阴性组20例,HBV-DNA低拷贝组30例,HBV-DNA高拷贝组24例。

1.3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水平,观察组患者中比较不同HBV-DNA载量患者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水平。

2 结果

2.1两组人员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而CD19+水平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见表1。

2.2不同HBV-DNA载量患者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HBV-DNA低拷贝组、HBV-DNA高拷贝组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相比HBV-DNA阴性组较低(P<0.05),而CD3+CD8+相比HBV-DNA阴性组较高(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人员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表2 不同HBV-DNA载量患者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a与HBV-DNA阴性组相比,P<0.05

2.3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与HBV-DNA载量相关性分析 经Spreaman相关性分析可得: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CD3+CD8+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3。

表3 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与HBV-DNA载量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慢性活动性HBV患者在5年内进展至肝硬化的概率约为15 %,而肝硬化患者中约有2 %~4.2 %发展成肝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并对患者家庭与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5-6]。迄今为止,我国HBV感染发病形势不容乐观,每年均有大量的HBV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核苷酸类似物因具有耐受性较佳以及对乙肝病毒抑制作用较明显等优势,已成为HBV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开始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其疗效检测及个体化用药仍需进一步研究[7-8]。有研究显示,机体感染病毒后,病毒不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而机体为了清除病毒,启动了非适应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其中非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为NK细胞,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9-10]。由此,可以推测外周血T、B、NK细胞亚群可能参与了HBV感染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而CD19+水平相比对照组较高,这与郎香花等人的研究相似[11-12]。说明HBV感染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分析原因,笔者认为CD3+水平的降低表明了机体参与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活性细胞缺乏,免疫功能较弱;随着CD3+CD4+细胞的生成不断减少,机体内特异性抗体产生随之缺乏,从而无法清除乙肝病毒,进一步导致了病毒在机体内的持续存在。体液免疫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抗体产生细胞,而CD19+可有效反映B淋巴细胞水平,其水平的升高通常代表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下降。NK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CD3+CD56+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NK细胞的水平,其水平的降低往往预示着机体天然免疫功能的下降。此外,HBV-DNA低拷贝组、HBV-DNA高拷贝组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相比HBV-DNA阴性组较低,而CD3+CD8+相比HBV-DNA阴性组较高。这提示了上述细胞表达水平可能与HBV-DNA体内复制存在密切相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上述细胞水平进行动态观察,从而有效反映HBV-DNA体内复制情况。另外,经Spreaman相关性分析可得: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关系;而CD3+CD8+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关系。这提示了HBV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与病毒复制存在密切相关,随着病毒复制的不断增加,患者免疫功能随之下降。由此可知,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HBV患者外周血T、NK细胞亚群水平,从而为临床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提供指导作用,并为临床监测疾病的发展状况以及病毒复制状态提供参考依据[13-15]。

综上所述,外周血T、NK细胞亚群与HBV感染患者核酸复制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上述细胞亚群,从而为核苷酸类似物的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载量亚群外周血
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对不同HBV DNA 载量孕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免疫学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