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亿元香葱筑梦现代农业

2019-06-05邱胜

当代贵州 2019年1期
关键词:赫章县特惠周礼

文 /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邱胜

赫章县松林坡乡种植了4124.6亩香葱,一年可收获三季,实现销售额达1.2亿元,3年内带动上万村民就业。

初冬时节,位于赫章县松林坡乡的香葱种植基地十分繁忙。

“种植了4124.6亩香葱,每亩每季可产出香葱5000斤。规模要扩大到一万亩以上。”基地负责人周礼贵热情介绍,香葱一年可收获三季,实现销售额达1.2亿元,3年内带动上万村民就业。

因地制宜种香葱

松林坡乡辖16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32262人,尚有贫困人口1456户5447人。

由于缺乏水资源,全乡以种植玉米、土豆、荞麦等为主,产量低,松林坡乡也因此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

“以前,松林坡乡种过荷兰豆、辣椒都失败了。”张兰是松林坡乡喜鹊村人,她见证了这里探索产业发展的艰辛。

守住生态底线,发展绿色产业,这是毕节产业发展的主基调。“要将低效产业调下来,将高效的现代农业增上去,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实现脱贫致富。”松林坡乡党委书记周说,乡里的产业发展既要兼顾“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又要因地制宜选择产业。

选什么样的产业,如何把产业做大做强……每一样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带富能手周礼贵的返乡为村里发展香葱产业带来了希望。

早年,周礼贵在云南玉溪收购香葱,他发现,在当地务工的大都是来自威宁、赫章的村民,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回到赫章松林坡,带领家乡人一起干,让他们不再背井离乡。”

周礼贵的选择并不是没有依据:建优质香葱基地需要光照、温湿度、平地,对土壤要求高,这些都是松林坡乡独有的。

2016年秋天,凭着多年种植香葱的经验,周礼贵来到松林坡乡成立了贵州新农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决心要把小香葱做成大产业。

万事开头难,周礼贵找来相关专家做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商品化处理等技术措施,形成生产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先从半边街村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第一批香葱。因为松林坡乡独有的气候,周礼贵的第一批香葱种植很成功,1000亩香葱,第一季就卖了500万元。

“现在很多批发商都是找我们订,有时候还供不应求。”周礼贵说,为避免香葱产量和市场饱和,他正打算把冷库修建起来,以稳定香葱价格。

创新思路增收益

随着公司的日益壮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成了松林坡乡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松林坡乡成功创建了“11235”利益联结机制,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11”即:1名市级领导联系帮扶基地建设,以1000亩香葱种植板块为单元,有效衔接100户贫困户。

“2”即:松林坡乡投入2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助力香葱产业发展,年均分红20万元给156户“极贫户”,户均分红1282元。

“3”即:县级财政每1000亩投入300万元,用于香葱基地喷灌、机耕道、沟渠、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均分红3万元给基地建设所涉及的半边街、钱家寨、喜鹊等试点村。

“5”即:100户涉地贫困户以5万元“特惠贷”入股企业,企业每年固定分红5000元给涉及贫困户,连续分红5年。

赫章县松林坡乡的万亩香葱种植基地像铺成开来的绿色地毯,展示出一幅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秀美画卷。图为村民在采收香葱。(尚宇杰供图)

2016年,乡政府鼓励村民或以流转土地,或以“特惠贷”入股种植香葱。村民世世代代穷怕了,想要改变现状,都主动拿出土地,积极申请“特惠贷”参与入股。

目前,已有100户涉地贫困户每户以5万元“特惠贷”入股企业,年均分红5000元,连续5年分红,贷款由企业自第三年起向银行偿还,三年内还清。

村民项天华离异,他带着78岁的老母亲和3个孩子居住在钱家寨村,大女儿读大专,二女儿与小儿子分别在县城就读高中、初中。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项天华走村串巷当起了兽医,然而微薄的收入总是让这个五口之家入不敷出,是村里的极贫户。

如今他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惠贷”参与入股,分红让他家的收入翻了几番,年收入4万余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和项天华同村的村民钱德华入股土地4亩,每亩可得500元钱,此外,他在基地负责清洗香葱,一天有110元工资。

去年秋收,周礼贵站在香葱基地旁细算丰收账:按照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兑现农户土地入股分红200多万元,贫困户“特惠贷”入股分红5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入股分红20万元,村级互助发展资金入股分红4万元,香葱产业涉及的6个村集体经济积累共18万元。

说起明年的计划,周礼贵信心满满:“让老百姓收入实现再翻一番。”

农户变身“上班族”

走进香葱种植基地洗葱车间,只见一袋袋香葱陆续被装载上冷库物流车。

其实,将香葱装车前,有一个过程:清洗、捆绑、根部冲洗、晾干,每一个过程都影响到葱的品质,需要大量劳动力完成。

“村民们接受专业培训后到车间务工,不仅能保证葱的品质,也能增加其收入。”周礼贵说。

和洗葱车间一样,在香葱种植基地,200余名村民正热火朝天地拔香葱。从航拍看,整个基地像铺成开来的绿色地毯,一直延伸至山的那一边。

“200多人算少了,多的时候达到六七百人,场面蔚为壮观。”周礼贵说,拔葱按重量算工资,手脚快的一天能挣两三百元。

大寨村村民邓广艳手脚十分利索,她的目标是拔200公斤,不仅能得高工资,而且能额外获得40元钱奖励。

因为勤劳,她现在的收入在村里也算可观,还带动儿媳妇陈永秀在基地劳作,挣点钱为家里分忧。

此前,邓广艳的儿子和儿媳妇皆有残疾,无条件外出挣钱,日子一直过得窘迫,香葱基地帮他们实现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

“香葱产业这场革命,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更启发了老百姓的思路。”松林坡乡乡长邓学远说,下一步,松林坡乡将继续按照“五步工作法”和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做好蔬菜产业发展,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窝里大坝宽又宽,

种上香葱我喜欢。

政企合作发展好,

群众不愁吃和穿。

傍晚时分,记者采访离开时,透过微弱的光隐隐看到基地大门上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新时代新农汇乌蒙香葱;下联是:新农民创品牌脱贫致富。横批:现代农业。

猜你喜欢

赫章县特惠周礼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电脑报自营店春季特惠
电脑报自营店新年特惠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特惠购
赫章县开展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还好,我们没有放弃
赫章县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
贵州省赫章县核桃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程度调查
ISA最in潮流特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