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建村头 挣钱顾家两不误
2019-06-05周春荣
文_周春荣
纳雍县抢抓广州市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实现就业帮扶到村到户。
2016年9月3日,贵州·广东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明确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毕节市纳雍县。两年多来,纳雍县抢抓天河区帮扶机遇,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实现天河区企业对纳雍县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加强两地劳务供需对接,创新建立了10个“扶贫车间”,吸纳483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就业帮扶到村到户。
“扶贫车间”送岗上门
如今,农民李文艳变了“身份”,不再是务农的农民,而是务工的工人。她所务工的“扶贫车间”,就在自家所在的纳雍县厍东关乡梅花村,工种是生产电子元件。
纳雍县与广州市天河区共同协作,引入企业在深度贫困村创建“扶贫车间”,让群众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图为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片区“扶贫车间”。(纳雍县新闻中心供图)
“丈夫患病长期卧床,3个孩子上学,想到外面打工又顾不了家,左右为难。如今在家门口干活,每月能挣大约2500块钱。”李文艳说,“尽管收入不算太高,但最重要的是可以照顾一家老小。”
在梅花村,像李文艳一样在“扶贫车间”上班的,都是附近村寨的贫困群众,共36人。
“扶贫车间”是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开办的。目前,该公司已在纳雍建立了10个“扶贫车间”,分别位于沙包镇安乐村、张家湾镇糯石村、勺窝镇五一村、曙光镇长田村、百兴镇水头上村等10个贫困村,吸纳了483名当地贫困群众就业。
2017年初,隶属广东的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入驻纳雍经济开发区,投资3000万元,建成劳动密集型企业,专门加工线圈等电子元件。
2017年11月,在“百企帮百村”行动中,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把生产车间延伸建到村里,以在村级布局电子元件加工车间的形式将实惠带给群众——车间是废弃校舍或闲置民宅改建的,工人就地招募,产品公司回收,将企业和农村贫困群众紧紧联系到一起。
周菊是厍东关乡梅花村街上组的贫困户,以前她在浙江一家服装厂打工,丈夫身患重病,孩子要上学,工作得一点都不安心。“现在回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干活,有钱挣,又能照顾家里,两全其美。”周菊说。
“百企帮百村”做好帮扶答卷
纳雍县有108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现有115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98个,贫困人口24012户80715人,贫困发生率为8.36%。
2016年9月3日,中央政治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胡春华赴毕节市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当天,在广东与贵州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上,胡春华就对口关系、协作机制、人员派驻、资金支持、帮扶项目、牵头单位、合作领域等作出全面部署。山与海的手,就这样紧紧握在了一起。
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毕节市纳雍县以来,紧紧围绕组织领导、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六大要素,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图为广州资金援建的纳雍县厍东关乡大坡村电商中心。(纳雍县新闻中心供图)
2017年,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进驻纳雍,“企”帮“村”落地。
2018年10月17日,由广汽集团、广州地铁集团、珠江实业集团等企业相关人员组成的考察团,前往纳雍县厍东关乡考察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的创新帮扶模式。
在考察了梅花村的“扶贫车间”后,几家企业意向性签订帮扶框架协议,承诺出资150万元帮助梅花村、李子村扩建“扶贫车间”,同时助建一个集中养畜的大型圈舍。
这一次,天河区企业签约结对帮扶纳雍县的43个深度贫困村。
“百企帮百村”继续发酵……
2018年12月21日,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毕节市政府党组成员陈震,天河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谢伟带领55家企业代表赴纳雍,再签“百企帮百村”协议,与纳雍县另外55个深度贫困村分头结了对子。
至此,纳雍98个深度贫困村全部牵上了天河区企业的“手”。
纳雍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何旭说:“天河区帮扶纳雍,用力之大,用情之深,成效之著,有目共睹,全县人民深受感动。”
谢伟要求,“百企帮百村”协议签订后,各企业要到结对帮扶村了解情况、确定目标、建立机制,使帮扶的范围更广泛、形式更多样、措施更得力、机制更扎实,“答好脱贫攻坚的帮扶答卷”。
就近就业解“留守”顽疾
留守问题是当前农村尤其是纳雍县深山区石山区的一大顽疾。
儿女外出打工,老人成“留守”。
男人外出打工,女人成“留守”。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成“留守”。
为解决这一顽疾,按照国家就业扶贫政策,纳雍县与天河区共同协作,引入企业在村寨创建“扶贫车间”,或落户经开区就地招募农民工,尽最大努力解决老人、妇女、儿童“三留守”难题。
在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位于勺窝镇五一村的“扶贫车间”,村民张开军形象地说,这简直就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以前拖家带口到昆明打工,家里老人没人管。而且在外开销大,一年也没剩几个钱。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进厂工作,方便照管老人孩子,每月还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入驻纳雍经济开发区后,将工厂“化整为零”,分散建到村子里,让群众能就近就业。
厍东关梅花村光科电子“扶贫车间”占地220平方米,吸纳90多人就业,既解决了企业的招工难题,又解决了群众的增收难题,还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工人能熟练操作后,每人每月可完成1.5万只电子元件订单,月入2000元左右,一个家庭只要有两个人就地就业,每年就有近5万元的收入,脱贫不是问题。
生产电子元件对性别、年龄要求不高,大量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都能就近入厂,在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的10个“扶贫车间”里,50岁以上的务工群众有35人,留守妇女有393人,家有留守儿童的返乡家长有183人。
“‘扶贫车间’进村,不出远门就能就业,白天要照顾家里的,可以晚上来做工,这个班上得太自由了。”勺窝镇五一村务工村民张开军说。
另外,凡是到“扶贫车间”上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每人每月另补贴100元,还动员贫困户组建自己的微企业或子公司,让小小电子产品连起千家万户。
帮助群众鼓了“钱袋子”、地方政府解了“留守”顽疾,百企帮百村,贵州光科电子有限公司树起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