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缘何倾颓?

2019-06-04陶短房

南风窗 2019年11期
关键词:班加西哈夫塔尔

陶短房

5月8日,内外交困的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领导人萨拉杰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见面。此前,他曾希望马克龙明确谴责军事强人哈里发·哈夫塔尔(Khalifa Haftar)一个月前开始的对首都的黎波里的袭击,但马克龙只是呼吁无条件停火。“民族团结政府”认为这是对哈夫塔尔的鼓励,随后暂停法国道达尔等40家外国公司在利比亚的业务。

实际上,“民族团结政府”虽然在联合国占有席位、和许多国家互换大使,却只能控制全国不到10%领土,被讥讽为“既不能代表民族又没有团结”,且其“合法性”正受到极大挑战和不断质疑。而以东部重镇班加西为“首都”的哈夫塔尔元帅却占了上风。

一个得到国际间“背书”的合法政府,何以落得“团结政府无团结”的地步?这就要从利比亚的“一人一票”和“两个议会”说起。

“一人一票”不好使

2012年,也就是卡扎菲政权垮台次年,利比亚举行了“一人一票”的选举,各派争夺新议会—全国代表大会的200个议席。

在议会选举中,自恃有“推翻卡扎菲的大功”,带有穆兄会背景的原教旨政党—正义与建设党独占鳌头,并和立场相近的“安萨尔阵线”、亲原教旨的“米苏拉塔帮”和“班加西帮”民兵,以及东部昔兰尼加“联邦主义”部落,组成了“利比亚之盾联盟”。

这个原教旨色彩强烈的联盟,在2014年之前把持了利比亚权力中枢,不断干预虚弱的中央政府(时任总理扎伊丹试图反抗,结果在2013年10月光天化日下被人从首都绑架,获释半年后挂冠而去),并力图利用议席优势,在利比亚实行“教法治国”。

和“利比亚之盾联盟”唱对台戏的,是津坦派和哈夫塔尔派。

津坦派首领费尔纳纳(Mukhtar Fernana),早年担任过津坦地区警察总监。该派在推翻卡扎菲的内战中和原教旨武装结盟,战后被分配到津坦和首都机场、油库等“地盘”。由于是世俗派,他们常常炫耀自己和“民主朋友”的关系,并指斥政敌为“原教旨恐怖分子”“民主之敌”。在2012—2014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时代,津坦派是和“利比亚之盾联盟”抗衡的主要世俗派系。

但津坦派地盘小(津坦市只有4万人口)、兵力弱,不久便让位于盟友哈夫塔尔派。

哈夫塔尔是“老戏骨”,作为1986年利比亚军队“前敌总指挥兼三军总参谋长”,在干涉邻国乍得的“丰田战争”(指乍得军队开着架上机枪和反坦克导弹的丰田皮卡,反攻入利比亚境内)中,被对方“以少胜多”打得落花流水,自己作为军衔最高的“中将”也被俘,气得卡扎菲把全军的将军都贬为上校。

获释后的哈夫塔尔身败名裂,流亡美国,在弗吉尼亚一住20年。当时就有知情人指出,他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闲棋冷子”,他在美的住处距离中情局总部兰利,开车只需几分钟。

2011年利比亚动乱期间,一方面奥巴马、希拉里积极援助“过渡政府”中势力最大的“米苏拉塔帮”和其他保守派团体,甚至不惜直接助战;另一方面,美国军方和中情局却又不动声色地将和上述派系格格不入的哈夫塔尔“空降”过去,让后者躲在费尔纳纳等地方实力派后面,成为“倒卡”过程中名气不大、实力不小的一支力量。

哈夫塔尔派认为,这个“民族团结政府”名不副实,已沦为“利比亚之盾联盟”的傀儡和工具,因此仍然留在托布鲁克的“利比亚大国民议会”多次否决“民族团结政府”组阁名单。

战后哈夫塔尔并未受到重用,而是被委以组建“利比亚国民军”的“空头委任状”,从首都支了出去。然而,哈夫塔尔几经折腾,居然拉起一支核心力量5000多人、装备精良的国民军,并和老朋友费尔纳纳结成了同盟,自居为“尊严阵线”领袖。而卡扎菲儿子赛义夫由于被费尔纳纳控制,也算是落到了哈夫塔尔手中。

2014年5月,哈夫塔尔和费尔纳纳发动突袭,一度占领首都议会大楼,宣布解散议会,但在“利比亚之盾联盟”的军事压力和国际社会的斡旋下被迫撤离。

“一国二公”时代

在反卡扎菲的世俗派和原教旨派“撕破脸”后,国际社会推动举行新的“一人一票”选举,结果遭到原教旨派的抵制。

2014年6月25日,立法选举如期举行。登记选民人数仅有150万,仅比两年前选举登记人数的半数多一点点;编制200人的国会议席(包括32名特意为女性保留的议席),有12席因战乱无法选出。

8月4日,已选出的188位当选议员中,有160人不远千里赶到东部城市托布鲁克开会,并在几小时内进行了两轮投票。来自东部小城科巴的无党派律师伊萨,在第二轮击败同样名不见经传的比伊亚,成为新议会的议长。

这个新议会叫作“利比亚大国民议会”,几乎清一色由世俗派占据席位,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但“利比亚之盾联盟”不予承认,并操纵本应在大选后解散的“全国代表大會”,授权自己组建了一个“救国政府”。

双方内战重演。“利比亚之盾联盟”中的主力“米苏拉塔帮”,集中重兵争夺首都国际机场并闯入的黎波里,而哈夫塔尔派则“避实击虚”突袭班加西。战斗结果是,“利比亚之盾联盟”占了首都和原本由哈夫塔尔控制的首都国际机场,并争取到部分津坦民兵倒戈,控制了哈夫塔尔起兵时的根据地津坦地区大部,但自己的大本营班加西却被哈夫塔尔占领。

战场上谁也赢不了谁,双方只好签署《利比亚政治协议》,同意组建“民族团结政府”,并于2016年1月产生了由32人组成的“民族团结政府”,以萨拉吉(Fayez al-Sarraj)为总理。4月5日,原先的“救国政府”解散,利比亚又只剩下一个得到国际普遍承认的政府。

但哈夫塔尔派认为,这个“民族团结政府”名不副实,已沦为“利比亚之盾联盟”的傀儡和工具,因此仍然留在托布鲁克的“利比亚大国民议会”多次否决“民族团结政府”组阁名单。2017年3月,矛盾激化的双方围绕锡德拉湾石油设施和港口展开激战,“利比亚大国民议会”宣布不再承认“民族团结政府”。

自此,原本就在卡扎菲倒台后四分五裂的利比亚,正式进入“一国二公”时代:合法政府在利比亚海岸线西端(的黎波里),合法议会在海岸线东端(托布鲁克),二者互相拆台。

列强态度微妙

经过约两年“打打停停”的拉锯战,哈夫塔尔派逐渐占据上风。

2018年夏天,“利比亚国民军”击退“民族团结政府”对班加西的进攻,占领和收复了塞巴、德尔纳等要地;2019年年初,他们重新在利比亚南部取得优势,从东、南两面对首都构成了大包围之势。4月4日,哈夫塔尔派闪击的黎波里,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在机场得手。

在阿拉伯世界,原本支持“民族团结政府”的阿拉伯国家,纷纷转而支持和资助哈夫塔尔。如埃及,因为忌惮穆兄会和“民族团结政府”的关系,不惜以“反恐”名义出兵班加西,帮助哈夫塔尔派“彻底控制”原教旨武装肆虐的班加西一带;沙特希望“洗白”自己支持原教旨和国际恐怖势力的嫌疑,同时也因为“米苏拉塔帮”和自己在海湾的竞争对手卡塔尔走得更近,而与之切割;阿联酋作为沙特的“小弟”,也重新站队。

法国是“倒卡”的急先锋,但早在“倒卡”过程中就开始担心原教旨势力坐大。正如欧洲国际关系委员会中东问题专家梅格里斯等所指出的,时任法国防长勒德里安就主张疏远“原教旨派系”,转而支持哈夫塔尔。他在马克龙执政后转任外长,延续了这一思路。

对于哈夫塔尔派围攻的黎波里,美国态度暧昧。尽管国务卿蓬佩奥4月7日表示反对其“单边攻势”,但并没有采取积极行动加以遏制。这让许多分析家相信,特朗普的真实想法是“撒手不管”,甚至默认局势发展。

就像在“倒卡”过程中也并非站在美国对立面一样,此次俄罗斯也并没有维护“民族团结政府”。在安理会,俄代表团提出的要求是“立即停火”—他们甚至比美国人走得更远,是要求“各方”停火,而美国好歹还谴责了一下率先发起攻势的哈夫塔尔一派。

时任法国防长勒德里安就主张疏远“原教旨派系”,转而支持哈夫塔尔。他在马克龙执政后转任外长,延续了这一思路。

虽然表面上“民族团结政府”和“米苏拉塔帮”等得到联合国的承认,但时至今日,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它们的国家越来越少,屈指算来也只剩下自顾不暇的卡塔尔、土耳其,和“动口不动手”的意大利等部分欧洲国家。此消彼长,这也是“民族团结政府”渐渐势头不济的关键所在。

在国内,“民族团结政府”本身并非原教旨性质,但它非但不能对利比亚95%以上的国土进行有效行政治理,甚至也不能驾驭表面上支持它的“利比亚之盾联盟”,不能对后者的地盘行使政府职能—毋宁说,这个“利比亚唯一合法政府”反倒要被“利比亚之盾联盟”驾驭。更重要的是,按照“后卡扎菲时代”的政治构架,利比亚实行议会制,而“利比亚大国民议会”却被哈夫塔尔派控制着。

在这种局面下,指望这个虚弱无根的“民族团结政府”实现“民族团结”,自然只能是缘木求鱼,浪费感情。

再选一次又如何?

4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的黎波里会见了“民族团结政府”领导人和哈夫塔尔,结果留下了“心情沉重、十分担心”的感言,黯然离去。

尽管各方努力调停,但战事仍在持续。“利比亚之盾联盟”顶住了哈夫塔尔国民军的“三板斧”,各地援兵不断到来后重新夺回了首都附近一些重要据点,暂时稳住了的黎波里防线;而哈夫塔尔及其盟友则趁对手兵力纷纷向首都集中的空隙,不断蚕食“利比亚之盾联盟”在首都之外的地盘。

列强表面上继续支持“民族团结政府”,实际上已渐渐偏向哈夫塔尔一方。列强不出力,联合国所能做的也就是呼吁“再选一次”了。但是,4月中旬的加达梅斯和平会议开了又散,一切仍不得要领。

本次冲突最突出的国际影响,恐怕就是联合国“一人一票”路线图的正式陷入死局:许多利比亚民众仍沉湎于原教旨主义,而上層精英则越来越对威权主义痴迷。

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当代政治史表明,在社会发展不成熟阶段,缺乏配套的“一人一票”很容易沦落为原教旨组织攫取政权的跳板,或蜕变为“一枪一票”,形成割据或寡头政治局面。

联合国的有心无力和美、俄、沙特、埃及等关联方的言不由衷,让利比亚危机暂时难见和平解决的曙光;至于武力解决,在目前的“恐怖均势”下,也将陷入较长时间的拉锯战和僵局。而在僵局被打破前,名不副实的“民族团结政府”也只能继续这样尴尬存在着—这个政府能百分百号令的对象,恐怕只剩下利比亚派驻世界各国的使节了。

猜你喜欢

班加西哈夫塔尔
外侧双向抽芯注射模设计
利比亚乱局中的“军事强人”哈夫塔尔
一起门座起重机断轴原因解析及预防
母亲的餐桌
四川小金清代穆塔尔墓碑考释
那些有趣的奶酪们
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