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海粟和他的女神们

2019-06-04李知融王韦韬

中国美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刘海粟黄山艺术

李知融 王韦韬

刘海粟,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革命的先驱”,在“中西文化剧烈冲突中为民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开辟道路”[1],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个性。刘海粟早年为反叛封建礼教而逃婚,后又促成已婚的徐志摩、陆小曼二位追求爱情,[2]这些均体现了他开放包容的感情观。民国以降,西学东渐,随着西方思潮涌入,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女性,她们摆脱传统桎梏,勇敢追求自我,而作為“艺术叛徒”的刘海粟,其所钟情的女子更是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才能。关于刘海粟的感情史,其自身《存天阁谈艺录》及石楠的《艺术叛徒刘海粟》中均有记载,但这些叙述多着重于事件的还原,对于刘海粟及其爱人在艺术上的沟通仅一笔带过。本文在阐述刘海粟感情史的基础上,结合画作,旨在还原出其感情经历影响下的艺术创作演变,辐射出历次感情对其性格的影响。

一、刘海粟的四段感情经历

(一)木石姻缘 相忘天涯

杨守玉,原名韫,字瘦玉,小名祥云,1896年6月生,其母刘氏是刘海粟的姑母,杨韫9岁丧父后随母寄居刘家。刘海粟作为兄长处处照顾表妹,二人就读于青云坊私塾时,刘海粟向先生提出,表妹虽异姓确是刘家血亲,要“一视同仁”,使杨韫震动。[3]二人情窦初开,旨趣相投,私下互送了定情信物(一只玉石猴子和一只桃核雕的猴子),“木石姻缘”的传闻由此传开。刘海粟父亲认为二人八字不合,便为刘海粟做主下聘了丹阳望族东门外林家高屋的二小姐林佳(蕙娟)。[4]表妹得知后,悄然离开刘家。刘海粟苦寻无果,在结婚当夜逃婚至上海。1980年10月,分别七十年的刘、杨二人在常州宾馆二楼客厅内见面,交谈了近一个小时。离别之后,杨守玉谢绝进食,两个月后憔悴离世,终身未嫁。[5]杨守玉早年受刘海粟艺术上的启发,改良传统刺绣,成为乱针绣的创始人。[6]在刘海粟因“裸体模特儿”风波受到辱骂时,杨守玉在江苏省内展出两幅女性裸体绣品《少女与鹅》《出浴》,无声地支持着表哥的“人体美,为美中之至美”的提倡,其个性之强烈、艺术水平之高超,可见一斑。

(二)相携相持 黯然和离

张韵士,宁波人,生于1899年,是与刘海粟一起生活的第一任妻子。1915年,还是神州女校学生的张韵士与同伴江小鹣在上海美专校门外看招贴广告,刘海粟偶遇二人,惊觉张韵士身上有表妹杨守玉的风韵,而张韵士也对面前这位西装革履、博学多才、谈吐儒雅的年轻校长钦慕有加。这年深秋,二人结婚,婚后育有三子——刘龙、刘虎、刘豹(长子刘龙不幸夭折)。1929年初,张韵士陪伴刘海粟去西欧考察,现存刘海粟早年油画《披狐裘的女孩》描绘的即是张韵士。刘海粟还鼓励张韵士在欧洲考察时一起学习法文,让她到距巴黎50公里的白丛女子学校学习雕塑。[7]相伴18年的夫妻,终因性格不合,以及第三者的介入等多种原因而和平分手。

(三)男才女貌 劳燕分飞

成家和,南京人。刘海粟评价她:“较之一般当时的女子,是很美的。不仅她的容颜和体型,风度、神韵皆美。”[8]成家和曾为上海美专学生会主席,她的画一扫中国画坛僵化陈腐的笔墨,颇具新意,这位美丽聪慧、能力才气兼具的学生,让还在婚姻中的刘海粟再次陷入爱情。1933年10月28日,离婚后的刘海粟在郑洪年先生证婚下,与相差17岁的成家和正式结为夫妻,婚后育有长女刘英伦、次子刘麟。

1933年11月,刘海粟携成家和到德国柏林举办中国现代美术展览会,开始第二次欧游。在展览筹备的艰难期,成家和多有协助。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为辞汪伪政权教育部长的任职,刘海粟远避南洋,并借此举办筹赈画展,筹得款项支持国内抗战。经济观念的差异和长期离家致使刘海粟与成家和间产生了隔阂,当刘海粟死里逃生回到上海家中时,已是杳如黄鹤。对于成家和,刘海粟也一再劝导她把生活重心放在对艺术的追求上,“如果肯下决心,摒弃十里洋场的声色犬马的诱惑,专心画画,她会成为一只凤凰,成为一朵奇葩”。刘海粟作于1940年的《红毛丹果图》,款曰:“廿九年春,偕妻成成居西爪哇巴刹,山中花气熏人,多果树,余每日啖红毛丹五六十枚,其味鲜美,做此遣兴,海粟。”其中也提及爱妻,这幅遣兴之作中的叙述性语句,也似乎包含着对妻子在艺术上与自己互动的希冀。但年轻的妻子最终耐受不住物质生活的贫乏与言语的蛊惑,随商人萧乃震离去。

(四)风雨同舟 竹石相依

夏伊乔被刘海粟称为“最后的绿叶”“人生难得一知己”。夏伊乔祖籍浙江鄞县,1918年6月19日生于上海,早年随父母移居印度尼西亚,家境殷实。“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刘海粟沦落于新加坡。后移居雅加达举办‘中国现代名画筹赈展览会”[9]。在画展期间,“刘海粟应邀到东印度美术学院以《中国画像流概论》演讲”[10],时值夏伊乔在此校学习绘画。夏伊乔被海粟先生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遂拜海粟先生为师,刘海粟倾囊相授,并于临别之际赠送三张仇英手卷[11]。当遭受离婚打击的刘海粟一度消沉之际,得知消息的夏伊乔奇迹般地来到了他身边。1944年1月16日,刘、夏二人于上海举办婚礼。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夏伊乔陪伴刘海粟经历了辉煌与苦难,特别是1957年刘海粟被错划为“右派”,十年动乱期间不断遭受批斗,抄家达到十余次,多次中风,严重时几乎瘫痪在床,是夏伊乔给刘海粟以精神上的支持、言语的鼓励以及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再次焕发出艺术与生命的春天。

二、刘海粟与夏伊乔的书画“唱和”

刘海粟历次感情中,夏伊乔是唯一一个能与其在书画上

产生共鸣的人,故祥为叙述。刘海粟主反对“学画应从宋、元入手”的陈词滥调,也“反对抛弃传统、奢望创造的无知妄作”[12]。夏伊乔“工笔花鸟,无不清逸、隽秀”,而刘海粟“有收藏一批古画,让她有面对古画直接临摹的机会”[13]。就书法来说,夏伊乔受刘海粟影响,走碑学一路,用笔雄强,气格内蕴,能做擘窠大字;绘画题跋略有变化,增以流美,可能有其“喜欢褚遂良的正楷、赵佶的瘦金体”[14]的原因。绘画上,夏伊乔山水、花鸟皆擅,从其所作《仿黄鹤山樵山水图》《仿宋人花卉手卷》《锦鸡茶花》等作品中,可看出她有扎实的笔墨功力,这也与刘海粟“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的观点不谋而合。

(一)互题书画

陆小曼曾提及:“有时海粟画了得意好画再加上太太一篇长题,真是牡丹与绿叶更显精彩。”[15]现存刘海粟画夏伊乔款的作品并不多见,但夏伊乔画刘海粟款的作品为数不少。1947年,夏伊乔作《仿倪云林湖庭修竹》,刘海粟题:“绿云飞舞鳳翎长,翠葆轻摇玉节香。旧曲不弹瑶瑟怨,秋风秋雨梦潇湘。海粟题。丁亥春,坐雨艺海堂,仿倪高士笔。”此诗出自明唐寅《竹禽图》,但后又言明仿倪瓒笔,明诗与元画意境的融合体现了刘海粟对传统书画内蕴的自如把控,确实是“总结前人之长而又有所独创”[16]。1954年刘、夏夫妇同登黄山,刘海粟作《黄山西海门图》卷,夏伊乔在相同场景下另绘一图。1978年,刘海粟与夏伊乔同游广州,海翁复观此卷并跋:“黄山为天下绝秀,其幽深怪险,巉刻妙丽,朝夕变色,出人意表,虽善绘不传也。昔人题曰到此方知,又曰岂有此理,又曰不可思议,得此十二字,千方篇游记可矩也。此卷乃伊乔一九五四年黄山西海门写生,旭日初照,阳光煦丽,松石用笔简练,虚实兼到,层次远近十分爽目。平生合作也。一九七八年一月同游广州,宿迎宾馆,展卷为题,岁月以志纪念。海粟观识。”开头一段为《刘海粟黄山纪游》自序中的内容,之后刘海粟回忆了24年前二人同绘黄山的场景,作简要点评之后,赞其为“平生合作”。1979年,夏伊乔作《荔枝兰花图》,刘海粟题“己未元旦,伊乔作此,点画狼藉而真气流衍。刘海粟题,年方八十四”。与其自作《莫厘缥缈图》中自评相同,当为一赞。1982年,刘海粟、夏伊乔与二人之女刘蟾合作《岁寒三友》。刘蟾画红梅,夏伊乔竹石,刘海粟写赤松并题,题曰:“松梅与竹称三友,风霜雨雪贯岁寒。只恐人情易翻覆,故敬写入画图看。”

(二)共游写生

上文述及《黄山海门图》卷时已提及,刘海粟外出写生时夏伊乔常在身侧,所以二人常对同一景写生。现存大量刘、夏二人此类画作,体现了夫妇二人在艺术上的互动。如刘海粟作于1956年的《梅园雪图》与夏伊乔作于同年的《无锡写生》,此二图均绘梅园,虽描绘方式有别,但以画中树石的生发姿态和画中的建筑排布看,应当出于同一视角。与此类似的还有刘海粟作于1976年的《太湖鼋头渚》和夏伊乔作于同年的《鼋头渚》等。这对艺术伉俪在同游同绘的过程中,也时常在画作题款中提起对方,不同于刘海粟在画作题款中对爱人的单方面叙述,刘海粟和夏伊乔之间无疑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如刘海粟1954年所作《无锡太湖》,款曰:“一九五四年三月偕伊乔同憩鼋渚万方楼……”1955年所作《莫厘缥缈图》,款曰:“乙未五月与伊乔住东洞庭……每晨等莫厘峰,写太湖胜概……”1952年,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在无锡成立,刘海粟任校长,二人常去太湖写生,夏伊乔留下了大量画作,如《太湖烟雨》《风景》《渡舟夕照》等。1954年,刘海粟偕夏伊乔六上黄山写生,此后至海翁十上黄山,夏伊乔皆同往。夏伊乔作于1981年的《八上黄山写生》款云:“……辛酉大暑随海翁上黄山写生。”作于1988年的《黄山云谷寺》款云:“戊辰大暑随海翁十上黄山,雨中画云谷寺……”

(三)书画传情

刘海粟常以书画向夏伊乔表达情感,这是在前面数次感情中所不多见的。1982年,刘海粟所作《看海听松图》,图绘夏伊乔于海边松树下执笔写生的场景。题款:“夜诵义山似有得,朝暾溶入深情墨。海涛最识松贞烈,颂尔无言经百劫。一九八二年二月,携伊乔游海门,看海色,听松风,尽情挥毫,回首畴昔,感怀难遏,乘兴写真,刘海粟,年方八七。”字句直观地表达了刘海粟对夏伊乔与之同甘共苦的感怀。1994年6月19日,刘海粟为夏伊乔庆祝78岁生日,书写了一个“爱”字,题款:“夏伊乔七十八岁生日书此祝寿,百岁老人刘海粟。”此“爱”字饱含浓烈而真挚的情感,赠予身边相扶半世的妻子,出席者无不动容。夏伊乔常用“海粟之妻”印,朱白文各一方,多钤于画作上,表达对海老的爱意。

三、刘海粟的“艺海情缘”

刘海粟早年追求表妹,逃婚至沪,奠定了他敢于藐视世俗、勇于追求爱情的态度,而后在婚姻中体验了“背叛”“被背叛”的两段经历,让他明白了爱情中的理想与浪漫终不能长久,婚姻中最重要的是相濡以沫的陪伴和相互成就的奉献。正是夏伊乔女士以宽广的母性胸怀与慈爱,韧如蒲苇的不屈毅力保护着不断受到冲击的刘海粟和飘摇临危的家庭,让他安心作画,不断进步,才成就了一代艺术巨匠的辉煌。作为人生与艺术中重要知己的夏伊乔女士,最后率子女将刘海粟一生所藏历代名画及本人作品全部无偿捐献给祖国,这亦是他的遗愿。

从刘海粟的四段感情经历来看,他所赏识的女子均具有艺术才能。刘海粟的初恋杨守玉从小与他爱好书画,后精于刺绣;成家和原为上海美专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虽然后来并没有在美术方面进一步发展,但她精通京戏,甚至曾在郁达夫组织的京剧爱好者平社演出;夏伊乔如上文所论,具有极深的美术功力。这些女性身上所闪耀的艺术光辉,深深吸引着刘海粟,影响了他历次的择偶观。

在刘海粟的一系列与感情相关的作品中,早期是简单的描摹爱人的样貌,中期则是在绘画题跋中提及爱人的陪伴,实则多是表达自己的心境与想法。直至遇到夏伊乔,刘海粟开始与妻子共游、共绘,以书画“唱和”。晚年,刘海粟更是时常直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爱意,另一半在他的艺术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中国美术革命的先驱,刘海粟经历了光辉与苦难,世事无常,人情易变,妻子和儿女的陪伴支撑着他度过了艰难岁月,艺术更是他们连接彼此的强力纽带。

(李知融、王韦韬/刘海粟夏伊乔艺术馆研究部)

注 释

[1] 封珏,《“美术革命”语境中刘海粟的先驱意义》,载于《美术》2018年第4期,100页。

[2] 刘海粟,《艺术叛徒》,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41页。

[3] 刘海粟,《存天阁谈艺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315页。

[4] 同注[2],85页。

[5] 张磊,《一张旧照藏着刘海粟杨守玉“秘史”》,载于《扬子晚报》2013年4月13日。[6] 林锡旦,《苏州刺绣》,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石楠,《刘海粟和他的四位夫人(上)》,载于《世纪》1996年第2期,14页。

[8] 同注[2],93页。

[9] 刘蟾,《纪念我的母亲夏伊乔》,见刘海粟美术馆编,《沧海伊人——夏伊乔诞辰100周年纪念展》图册,2017年版。

[10] 石楠,《刘海粟和他的四位夫人(下)》,载于《世纪》1996年第3期,57页。

[11] 柯文辉,《艺术大师刘海粟传》,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319页。

[12] 梁晓波,《沧海真源——刘海粟早期著作与画册图说》,香港:青青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版。

[13] 同注[9]。

[14] 同注[9]。

[15] 陆小曼,《陆小曼自述自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151页。

[16] 陈履生,《刘海粟先生题画艺术浅识》,载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刘海粟黄山艺术
刘海粟美术馆建馆25周年x刘海粟欧游90周年=?
黄山冬之恋
学生写话①
刘海粟雨中看戏
纸的艺术
刘海粟雨中看戏
因艺术而生
刘海粟知错认错又出错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