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

2019-06-04宋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新时代

宋星

[摘要]高校辅导员坚定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有助于高校辅导员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和理论自觉、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坚定辅导员职业发展道路。坚定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应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研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新方法,培育辅导员的工匠精神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辅导员;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5-007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5.03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学生灌输“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要有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自信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的自信。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校辅导员直接面临着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困惑,更应该具备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的职业信仰和心理素质,才能扎实自信有力地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内涵阐释

理论自信,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某一科学真理深信不疑,甚至是作为一种信仰,不仅对其指导人们实践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力量的肯定,而且对其在历史变迁中永不褪色、与时俱进、永葆鲜活生命力的坚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理应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根基和理论信念,坚定不移的来指导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道路自信,是指人们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会促进人们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带来人生幸福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来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进行革命、改革的社会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凝聚着全体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指引着广大人民朝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复兴之路上阔步前行。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后备军,其成长成材的发展阶段与国家“十三五”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时间上深度契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校辅导员应主动承担时代责任,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志向远大、兴趣高雅、行为雅正的新时代人才而不懈奋斗。辅导员的道路自信,是指辅导员树立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诲人不倦,不断进行总结反思,理论和经验得到不断积累和充实,工作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得到明显提升,个人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对职业的发展道路充满坚定信心。

理论自信的人往往会理论自觉,对理论的本质及价值充分认识,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实践的层层深人,人们的创造性思想和创新性行为不断得到解放,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极大丰富,从而加速了人们对实践道路的坚定与认可。理论自觉是理论自信的基础,随着人们对实践道路的不断摸索,会产生各种新的想法、理念,不断丰富理论思想,使得理论认识更深入,更加富有韧劲和生命力。高校辅导员的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建立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亲和力和效果的充分肯定,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精神充实、人格完善等方面的充分肯定,对辅导员自身的全面发展的充分肯定。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坚定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自觉

坚持理论自信是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自觉的根本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在当代中国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促进中国向着经济更加富强、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怡人的道路自信。新时代辅导员,要有新时代的理论觉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和精髓,要充分领会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时代精神;新时代辅导员,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不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素养;新时代辅导员,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融人社会主义改革浪潮,融入学生成长成材的发展过程,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本质及价值理解的就更加深刻。

(二)提高辅导员科学有效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承担着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体现出充分的人文关怀,考验着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新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三因”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深刻概括,更是做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因事而化,就是要正面回應学生最关切的热点话题、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各种思想困惑。具体来说就是要和学生平等交流,摆事实、讲道理,循序渐进解决学生的各种思想困惑。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各种西方思潮也不断涌人,青年学生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心态相对浮躁,功利化倾向明显。辅导员应帮助学生认清中国发展大势以及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引导学生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因时而进,就是要紧跟时代发展脉络,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因时制宜、相机而动、顺时而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前的时代主题。辅导员应紧扣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才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将个人成长奋斗目标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度契合。因势而新,就是要紧跟互联网发展大势,牢牢把握互联网平台,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网上一站式服务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网络贷款、网络赌博、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等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负面影响。辅导员应主动融入学生互联网生活,学会使用互联网工具,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朝着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发展。

(三)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高校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是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往往陷于事务性的工作而忽略甚至是遗忘自己的初心,不免让很多人误解为辅导员就是大学“保姆”,谈不上专业化,任何人都可以去做,这样的思想在高校教师问甚至是部分高校管理层依然存在,这给辅导员的工作、心理以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如何直接关乎辅导员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也影响和导向着社会对辅导员的评价。高校辅导员应掌握并依托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最主要的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坚持理论自信,用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满足并引导大学生在物质、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合理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在此过程中也不断成长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实现辅导员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道路自信做好了内生动力条件。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坚定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的对策思考

(一)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任务。只有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掌握其深刻精髓和时代价值,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素养,才能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实践的理论自觉,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信、真用。真学,就是要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紧跟时代步伐,用深邃的战略眼光看待中国目前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真信,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显示出了其彻底的革命性,她为无产阶级革命、解放全人类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其他理论,相反正是充分吸取了前人的理论精华,再加以创新才成就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经历过重大曲折,但在我国却得到了创造性的应用和发展,展示了其强劲的生命力。真用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深入研究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理论,从来都不是僵化的,是在新的时代新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的。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和问题,怎样面对更客观、如何解决更科学是每个辅导员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新媒体的广泛发展,“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形势和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网络信息的无甄别性、网络交流的互动性、网络方式的可操作性给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更多新奇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并陷于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占领互联网,用大学生流行并易于接受的互联网平台,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要义和内容有效融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另外,学习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关系,多和学生交流沟通,理解学生、体谅学生、帮助学生,和学生一起达到思想上共情、行动上共进、精神上共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三)培育辅导员的工匠精神,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工匠精神在内涵上着重强调工作中的耐心专注、精益求精,是职业精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操守,更是一种职业信仰。辅导员工匠精神,主要是指辅导员在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和意义的基础上,心无旁骛、踏实认真,善于思考和创造性的做好学生管理、服务、育人的本职工作。培育辅导员工匠精神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具有紧密联系。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给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了重要的外部条件,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培育又会加速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进程。随着辅导员工匠精神的培育,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将被更加的凸显,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将会以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在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上更加自信、更加从容。

猜你喜欢

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新时代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层次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
探索并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