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城崛起『智造谷』
——一份来自湘潭高新区的成绩单

2019-06-04

发明与创新 2019年5期
关键词:湘潭高新区产业园

“智造谷”是对湘潭高新区形象而亲切的称呼。2014年,国务院批复长沙、株洲、湘潭3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潭紧随其后出台系列配套措施,明确以湘潭高新区作为全市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智能制造产业的核心区。“智造谷”由此得名。

在这个成立于1992年,总面积46.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园区,共集聚了近千家企业,重点围绕智能技术研发、能源装备、新材料、现代服务业、3D打印与大数据等产业,着力打造“智造谷”的核心。

经过20多年的能量蓄积,这个中部“智造谷”正在湘江之滨强势崛起。2018年底,湘潭高新区晒出最新成绩单:因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资源集聚、专业平台搭建等方面发展优势突出,其在“156+1”家国字号园区梯队排名中位列第66名,较上年度前进了9个名次,重回新升级高新区(2009年以后升级的高新区)的第一方阵。

以机器人产业为先锋构筑智慧之城

“准备,走!”2018年12月15日,随着湘潭千智机器人项目市场部经理李永江的一声命令,一台形似小坦克的特种机器人在试验场里灵活地运动起来。它爬陡坡、越水池、穿沙场,最后按规定线路回到原点,神奇的本领令人叹为观止。而赋予特种机器人“超能力”的,就是位于湘潭高新区院士创新产业园内的智能制造企业——千智机器人。

李永江介绍,他们已经研发了11种适用于不同行业的特种机器人,获得了20多项专利。企业研发生产的消防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智能型服务机器人3大类产品中,有的居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武警、消防、军工等单位青睐,生产、销售前景十分可观,预计3至5年跻身国内特种机器人行业前五位,年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

湘潭高新区鸟瞰图(湘潭高新区供图)

千智机器人项目的发展,是湘潭高新区以重点项目为抓手,高质量建设“智造谷”的一个缩影。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说:“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企业,入驻湘潭最重要的还是双方理念的高度契合。湘潭不仅仅是引进一个项目,而是引进一个产业,有着一起来做大做强的诚意和实力。”

湘潭高新区以机器人产业为先锋,引领构筑起一座智慧之城,把科研梦想变为生活日常。一个千亿级的龙头产业在这里点亮,众多产业链企业将共同打造一个集研发、制造、金融、旅游、生活五位一体的生态型机器人特色小镇。

2018年,湘潭高新区纳入湖南省“5个100”的12个项目年计划投资16.5亿元,1至10月共完成投资13.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3.6%。

“我们作为世界一流的通信射频技术的拥有者,7项核心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打破了这个产业的国际封锁。”湖南时变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耿烨说,公司把最大的5G射频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和芯片的生产制造线放在湘潭,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

让刘耿烨印象深刻的是,从企业注册到选址、装修,短短2个月时间,公司就顺利进场开工,真正体会到了“湘潭高新”的效率。

随着时变通讯、清华紫光、中星微电子等大批高精尖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湘潭高新区芯片产业园发展蓝图已初显雏形。

以“院士经济”为引领打造科技新城

“智造谷”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平台的支持。2015年,湘潭高新区创立了中南地区首个由院士主导的产业园,吸引了6名两院院士设立院士工作站,引进研发和产业化项目12个,60余位科技领军人物接踵而至。

“院士经济”不断升温。2018年以来,湘潭高新区实施重点产业项目26个,新松机器人产业园一期项目进入基础施工;时变通讯5G雷达项目、高端特种电磁线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大面积硅漂移探测器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华菱线缆轨道交通用三防中低压电缆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实现批量生产。

500强企业中,阿里巴巴项目征拆完成,京东电商产业园开业,首期入驻70多家企业,同济堂共享医院项目洽谈抓紧进行。卢秉恒、李建良、黄诗亨、王元勋等科技创新人才专家的项目均已落户并竣工。

“湘潭,它本身的制造业是非常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说,加上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湘潭在制造业方面的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坦言:“新一代的芯片、新的产业能够与湘潭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

经过3年多的发展,院士工作站量子聚能供氧材料项目填补了国内甲醛分解材料领域空白,多肽药物研发中心项目填补了国内多肽靶向技术空白,单克隆抗体项目填补了亚洲区域空白,石墨烯超级电容项目将大幅缩短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依托院士创新产业园,湘潭高新区正逐步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2018年以来,湘潭高新区还出台鼓励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政策,园区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不断释放。该区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同比增速都在两位数。

“我们将按照‘打造湘潭智造谷,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抓好新经济培育、智能化改造、招商引资突破、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让‘智造谷’这片土壤更加肥沃,招牌更加闪亮。”湘潭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以“一站式”服务为抓手搭建双创高地

“我们风力发电产品的市场遍布全球,能在湘潭成长为一个产业链闭环的核心,源自于这座工业重镇、军工之城60多年的积淀和传承。”湘电风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龙辛说,20多所高职院校,40万技能型产业工人,是我们扎根湘潭的土壤。

近年来,湘潭高新区集聚高端人才,专注高端技术,形成了独有的“高”“新”特质,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加现代服务业为主的“3+1”产业蓝图已经绘就,百亿产业基金的强力助推,让湘潭“智造谷”成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搭建“一站式”工作体系,“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贯穿每一个工作细节。

京东云华中大区总经理李永明说:“我们在选择园区的时候,不仅仅看重服务团队对单个企业的服务能力,更看重服务体系是否匹配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否是一个能够陪伴我们高速成长的合作伙伴。”

多年高新技术产业积淀,多年优质服务经验积累,湘潭将发展梦想根植于产业沃土,以实践拥抱新时代,和所有怀揣梦想的人一路同心,共启智能制造新时代的无限未来。(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湘潭高新区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湘潭是个好地方
湘潭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