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UPKP与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比较

2019-06-04陈智威李蔚黄志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4期
关键词:包膜尿道前列腺

陈智威 李蔚 黄志锦

(广东省中山市板芙医院 中山528459)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的疾病,前列腺增生可对尿道造成压迫,导致排尿异常、小便刺痛等症状出现,进而影响患者膀胱和肾脏功能,需及时治疗[1]。现阶段,对于BPH患者,若满足手术适应证,临床上通常会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式较多,我院常用的是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K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本研究分组比较了TUPKP与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TURP组42例和TUPKP组43例。TURP组年龄 35~78岁,平均年龄(56.6±7.4)岁;前列腺质量40.6~125.3 g,平均前列腺质量(84.6±23.5)g。TUPKP组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7±7.3)岁;前列腺质量 40.5~125.4 g,平均前列腺质量(85.01±21.92)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经多项临床检查确诊为BPH,并经病理学诊断确定为良性者。

1.3 排除标准 有手术禁忌证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有膀胱和前列腺手术史者。

1.4 手术方法

1.4.1 TUPKP组 采用TUPKP治疗:选用双离子电切系统,调节电凝功率为80 W、切割功率为160 W;麻醉后,用0.9%生理盐水对尿道进行冲洗后,将内镜置入,内镜下对输尿管、前列腺等进行观察;对于侧叶增生者,于6点、12点处作标志沟,确保切口达到包膜处,于腺体增生部位前缘将黏膜环状切开,对增生的侧叶进行切除,切口与膀胱颈部相距5 cm,随后对增生的腺体进行彻底切除;对于中叶增生者,通过点切术对前列腺进行切割,将精阜近端作为开端,对中叶、外科包膜展开分离处理,于5点、7点位作标志沟,对增生组织进行切除;随后吸出切除组织,置入导尿管,用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

1.4.2 TURP组 采用TURP治疗:选用单极电切系统,设置电凝功率为80~100 W,电切功率为180~200 W,灌注液选用5%甘露醇,其它手术步骤与TUPKP组一致。

1.5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2)随访6个月,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进行评估,分数为0~35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3)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暂时性尿失禁、继发性出血、尿道狭窄及前列腺包膜穿孔)。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TUPKP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住院时间(d)TUPKP组TURP组组别 n 手术用时(min)术中出血量(ml)留置尿管时间(d)43 42 t P 66.72±4.52 75.72±3.48 41.829 0.003 187.08±17.23 338.72±18.92 38.650 0.004 4.82±1.02 7.52±1.34 10.468 0.037 5.92±1.13 9.76±2.32 9.736 0.039

2.2 两组手术前后的IPSS评分和Qmax比较 术前,两组IPSS评分和Qmax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P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Qmax均明显比术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IPSS评分和Qmax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IPSS评分和Qmax比较(±s)

组别 n TUPKP组TURP组IPSS评分(分)术前 术后 t P Qmax(ml/s)术前 术后 t P 43 42 45.748 44.018 0.001 0.002 72.559 80.934 0.000 0.000 t P 23.47±2.33 23.46±2.38 0.019 0.562 6.35±0.72 6.34±0.83 0.059 0.629 5.14±0.25 5.15±0.21-0.199 0.721 18.92±1.22 18.89±1.08 0.120 0.528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TUPK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TURP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BPH属于一种常见男性疾病,常见表现是尿急、尿频、尿不尽等尿路刺激征,通常需进行手术治疗。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患者需承受较大的痛苦和创伤,且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2]。近年来,微创手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尿道手术被广泛地用于BPH的治疗中,该类手术创面小、恢复快。现阶段,BPH治疗中常用的经尿道手术主要为TURP和TUPKP,可有效切除增生的组织。

本研究结果显示,TUPKP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PSS评分和Qmax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BPH的治疗中,TURP和TUPKP疗效相当,均可有效切除增生的组织,改善症状,从而改善最大尿流速。但TUPKP的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时间更短,这是因为TUPKP操作过程中不会对患者包膜造成明显损伤,而是对前列腺组织进行完整切除;而TURP采用单极电频热能进行切割,创面凝固厚度较薄,止血效果差,手术所需时间长,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因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3]。

另外,TUPK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TURP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BPH患者的治疗中,TUPKP的安全性高于TURP。其原因在于,TUPKP应用了等离子技术,术中产热少,温度低,对神经和前列腺组织的损伤小,可预防由高温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同时,TUPKP对膀胱括约肌的损伤小,不会对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产生明显影响[4]。而TURP术中温度较高,会对创面组织造成损伤,使前列腺包膜受损,且灼烧尿道还可能导致尿道狭窄。综上所述,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PKP与TURP的疗效相当,都能够有效切除增生组织,但TUPKP的手术指标优于TURP,安全性更高,临床上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用。

猜你喜欢

包膜尿道前列腺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陌生的尿道肉阜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