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续筋接骨汤结合手法按摩辅助体外冲击波减轻肩袖损伤疼痛

2019-06-04宋朋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4期
关键词:肩袖冲击波肩关节

宋朋飞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正骨科 郑州450000)

肩袖是由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群肌腱共同组成,对维持肩关节活动有重要作用。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易引起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不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针对肩袖损伤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理疗、手法按摩及痛点封闭等。体外冲击波是近年来在骨科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已被临床研究证实对股骨头坏死等具有良好疗效,尤其对有局部痛点的肌肉软组织疼痛治疗效果显著[2]。有研究表明[3],体外冲击治疗对肩袖损伤有良好的疼痛减轻效果。本研究拟通过续筋接骨汤结合手法按摩辅助体位冲击波治疗肩袖损伤,进一步探讨其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 39~62岁,平均年龄(44.82±6.73)岁;病程 30~87 d,平均病程(61.78±15.57)d;左侧损伤37例,右侧损伤23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 36~61 岁,平均年龄(45.14±7.56)岁;病程 29~85 d,平均病程(58.94±12.64)d;左侧损伤 30 例,右侧损伤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有肩关节疼痛及轻度活动受限等表现,肩关节MRI显示肩袖损伤但肌腱的连续性完整;病程1~3个月;未达手术治疗标准;就诊前3个月内未接受冲击波、关节腔内注射等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组成肩袖的肌腱完全断裂者;合并其他肩关节疾病者;合并精神异常或癫痫者;对体外冲击波有治疗禁忌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镇痛药物等可能干预试验效果的治疗者;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治疗方案者;未能完成有效随访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续筋接骨汤结合手法按摩治疗。续筋接骨汤组方:当归9 g、川断6 g、牛膝9 g、五加皮 9 g、川芎 4 g、鸡血藤 9 g、赤芍 6 g、陈皮 9 g、红花4 g、松节6 g、桑寄生9 g、骨碎补5 g、接骨木5 g。加水煎至200 ml口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中医传统理筋手法按摩: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医者揉滚上臂、肩峰、肩井、肩胛部位,双手拿捏双肩和肩井肌肉10次;拇指和中指点按肩井穴10次,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将上肢抬起,另一手拿捏腋前极泉穴和腋后肩贞穴,掐点肩内陵穴和曲池穴,点按三里穴、合谷穴、抬肩穴10~15次。1次/周,30min/次,疗程共8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冲击波治疗仪由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以肩部压痛点为中心,从各方向对该部位进行集中冲击治疗,频率、压强、能流密度分别设置为14 Hz、1.0~2.5 bar、0.38 mJ/mm2,治疗探头为 15 mm,每次冲击2 000次,1次/周,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以及随访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评估,将一条直线等分为10段,按0~10分次序评估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向患者解释后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选择一个数字进行评分。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量表(CMS)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总分100分,其中疼痛、功能活动、肩关节活动、力量依次为15分、20分、40分和25分,得分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好。(3)于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优:CMS 评分>90 分;良:80~89 分;可:70~79 分;差:<7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完成全部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RS、CM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RS及CM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8周及随访3个月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MS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NRS、CM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NRS、CM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NRS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8周后 随访3个月CMS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8周后 随访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60 60 tP 6.52±0.37 6.46±0.48 0.767 0.441 2.64±0.31*3.69±0.26*20.102 0.001 1.57±0.63*2.48±0.56*8.362 0.002 0.83±0.34*1.72±0.77*8.190 0.002 67.84±8.95 67.69±9.11 0.091 0.934 87.51±6.94*75.84±7.23*9.020 0.001 92.58±7.59*83.95±6.51*6.685 0.002 96.37±5.42*91.56±6.13*4.553 0.002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肩袖损伤在骨科中较为常见。研究表明[4],随着年龄增加,肩袖损伤发病率逐渐升高。物理疗法及手术治疗是现代医学治疗肩袖损伤的常用手段[5]。而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痹症、筋伤”等范畴,认为其病机在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血行不畅,以致筋脉失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解痉止痛为原则[6]。

续筋接骨汤中,骨碎补、川断能补肾益肝、活血散瘀、续筋接骨;川芎、牛膝、红花、松节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效;五加皮、桑寄生可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鸡血藤有补血活血、通经活络之效;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接骨木可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痛经止痛、舒筋强骨之效。手法按摩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可改善肌肉血供,提高关节稳定性,强化肌肉力量,起到舒筋活络、理筋止痛的效果。而体外冲击波是一种新疗法,主要利用电液压、电磁等物理学效应所产生的高压强性、短时性和宽频性冲击波聚焦于人体特定部位,通过直接机械冲击效应及空化作用间接引起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研究表明[7],体外冲击波可通过促进局部血管扩张、软组织及肌腱再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减轻患处的炎症反应,消除水肿,松解患处的钙沉积,破坏疼痛受体的细胞膜,抑制疼痛信号的产生及传递,提高局部组织的机械负荷,从而缓解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8周及随访3个月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MS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体外冲击波可有效缓解肩袖损伤引起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7]。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体外冲击波作用于肩袖,能刺激新生血管及神经元细胞的形成,促进组织愈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局部组织愈合,较快恢复关节功能,还能引起细胞周围自由基的改变而释放疼痛抑制因子,缓解疼痛。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续筋接骨汤结合手法按摩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续筋接骨汤及手法按摩等中医传统疗法。综上所述,续筋接骨汤结合手法按摩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损伤,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疗效,短期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续筋接骨汤结合手法按摩,可作为较轻症状肩袖损伤的辅助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肩袖冲击波肩关节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医生集团冲击波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