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合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9-06-04皮静波郭霞王丁仓王彦鹤路彩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4期
关键词:比索丹红稳定型

皮静波 郭霞 王丁仓 王彦鹤 路彩霞

(河南省郑州颐和医院心血管内科 郑州45004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中间的过渡类型,主要是由于冠状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导致心肌血流量下降,出现缺血性心绞痛,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频繁且发作时间长的严重胸痛,若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积极探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方案显得极其重要[2]。本研究采用比索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6.87±3.76)岁;病程 1~8 年,平均病程(4.03±1.25)年。观察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7.03±3.69)岁;病程 1~9年,平均病程(4.23±1.3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恶性肿瘤;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精神系统障碍;依从性差;哺乳或妊娠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心电监护、卧床休息、吸氧、调脂、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国药准字H20173037)治疗,5 mg/次,口服,1次/d,持续用药14 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866)治疗,30 mg丹红注射液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持续用药14 d。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为显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为有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甚至增加,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电图恢复正常,为优;ST段回升>1 mm,但未恢复正常,T波从平坦变为直立或变浅达50%以上,为良;治疗前后心电图无任何变化,为差。心电图改善率=(优+良)/总例数×100%。(3)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晨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选择美国宝特ELx808酶标仪,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A(PAPP-A)、可溶性 CD40配体(sCD40L)、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所用试剂、试剂盒均为仪器配套,操作均由专科高年资技师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血清 cTnⅠ、PAPP-A、sCD40L、IL-6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cTnⅠ、PAPP-A、sCD40L、IL-6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TnⅠ、PAPP-A、sCD40L、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 cTnⅠ、PAPP-A、sCD40L、IL-6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血清 cTnⅠ、PAPP-A、sCD40L、IL-6水平比较(±s)

IL-6(ng/ml)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时间 cTnⅠ(ng/ml)PAPP-A(μg/ml)sCD40L(ng/ml)54 54治疗前t P观察组对照组54 54治疗后t P 0.48±0.15 0.47±0.14 0.358 0.721 0.03±0.01 0.15±0.03 27.810 0.000 24.74±3.69 24.59±3.70 0.211 0.833 10.26±2.17 16.03±2.21 13.690 0.000 490.68±36.25 491.05±37.16 0.052 0.958 306.65±16.02 419.24±16.31 36.190 0.000 342.78±23.15 346.14±22.98 0.757 0.451 250.62±15.91 287.04±16.05 11.842 0.000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临床常见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主要发病因素,血小板黏附、聚集,引起管腔狭窄和闭塞,致使心肌供血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疼痛,病情进展快,易反复发作,导致发生心脏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其生命安全[3]。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多以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为主,探寻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极其重要[4]。

比索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活性降低,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损伤,维持心肌电生理,还可减缓患者心率,控制血压[5]。丹红注射液是把中药丹参、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具有通脉舒络、活血化瘀功效,其中丹参可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红花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6]。现代药理研究显示[7],丹参有效成分可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阻止钙内流,清除氧自由基,减少对心肌细胞膜的损伤,保护缺血心肌,同时还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缺血区供氧;红花有效成分则可保护心肌,进而改善心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丹红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较佳,心电图改善率较高。

另外,sCD40L可促进斑块内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增值;cTnⅠ水平降低提示心肌细胞具有较好的顺应性,可改善心功能;PAPP-A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炎性因子的释放;IL-6可增强心肌细胞和白细胞的黏附作用,加重心肌细胞的损害[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cTnⅠ、PAPP-A、sCD40L、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丹红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调节血清因子水平,促进心功能恢复。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比索丹红稳定型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谁为啤酒买单
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对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抗氧化作用分析
2014年4月墨西哥米却肯州油梨价格上涨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