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滨水空间景观的绿色设计策略
——以长沙市高铁新城浏阳河风光带景观工程设计为例
2019-06-04邓露曦
邓露曦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1 引言
城市滨水空间是展现城市风貌和城市特色的城市窗口,对城市的产生、建设、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在城市化背景下,由于城市人口扩张、经济发展等原因,中心城市向外蔓延,产生城市新区。作为最具生态效应的城市元素,城市新区的滨水空间景观是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部分,它能塑造一个片区的优质形象,更能带动新区发展。
2 项目概况
高铁会展新城,位于长沙市东南部、浏阳河畔,以长沙火车南站为核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6.9km2。作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平台载体之一,片区集约了高铁、地铁、磁浮、高速等几大交通资源优势,将成为长沙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随着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的落地,依托便利交通优势,高铁会展新城将成为交通畅达、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国际高端会议承办地,一个代表长沙、湖南、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城市功能、城市产业、城市生态、城市形象新标杆的大都会。
高铁新城浏阳河风光带景观工程项目位于长沙市高铁会展新城片区浏阳河东西两岸,东临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西侧是高铁南站,北侧与潭阳洲相望。总长度约16.2㎞,总面积约为187.3×104m2。是高铁会展新城的核心滨水公共绿地。
图1 高铁新城浏阳河风光带项目区位
图2 浏阳河风光带设计效果图
3 挑战与目标
虽有良好的规划展望,但现状条件对项目推进无疑是种种挑战:第一,面对破碎失衡的生境,程式化的堤防驳岸,如何建立起生态型滨水景观,打造水岸生态景观轴;第二,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达性差,如何塑造低碳便民的慢行网络,建立滨水乐活慢行带;第三,基地周边功能单一,场所形象缺失,如何打造城市到达区域的门户体验,建立城市形象;第四,在城市新区,如何传承浏阳河的文化内涵,强化城市的社会与文化认同感,塑造城市文化传承园。
4 总体设计
项目总体方案以“曲水浏河、绿动新城”为设计主题,通过城市连接、空间延展、强化核心、滨线串联四个景观策略,通过局部架设城市平台和人行天桥,将黎托生态公园、东西两岸风光带以及浏阳河中心的磨盘洲连为一体。
浏阳河风光带设计旨在打造“一条水岸生态景观轴、 一道滨水乐活慢行带、一片都市休闲体验区、一个城市文化传承园”,将浏阳河沿岸风光带分成城市阳台核心区、生态休闲区、乐活运动区、艺术文化区、滨水休憩区等五大分区进行景观打造。
5 绿色活力设计策略
与城市其他地段相比,滨水空间在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空间容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浏阳河风光带分别从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四个层面运用了不同的设计策略,其中生态策略是其他一切建设的首要基础,也是城市新区滨河空间景观的绿色设计的重点。
5.1 生态策略
5.1.1 合理整合堤防,生态处理驳岸
对已建堤防通过景观手段进行生态软化,合理整合堤防。堤内利用片区建设弃土堆造微坡地形,改变原有堤防“一刀切”的固有形态,营造丰富地景空间解决堤顶道路高差;堤外根据不同水位,种植相应本土植物,改变硬质堤面风貌。对新建堤防与水利设计紧密配合,把局部段的堤线内退,防洪堤坡面进行生态处理,营造生态缓坡,优化堤岸形态。保护原有生态滩涂,进行景观化复苏,达到人堤共生。并增加开放舒缓的亲水活动空间,展示一个健康、快乐、动感和生态的城市新区滨河空间。5.1.2 植物景观的规划构建
从生态、安全、功能、周边环境综合考虑,将种植设计划分为五大区域、两个基本面,三条线的基本框架。根据功能特型定位的五个区域种植设计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体现滨水植物空间的不同地域特征;两大基本面为生态防洪面和景观面,根据植物的根系和生长特性,兼顾景观价值的同时保证堤岸的安全;道路绿线、风景林、水岸绿线形成三条空间绿线,运用植物的形态线性种植逐级形成天际线,塑造植被层次感。完善风光带的立面效果。
5.1.3 节能环保再生
图3 典型段落(生态休闲区)雨水收集策略分析图
充分利用项目临近污水处理站中水、尾水作为绿化浇灌水源,利用海绵设施收集雨水进行补充,做到了雨水的回收利用;并采用迎水面取水灌溉背水面自动喷灌相结合的灌溉体系,打造节能环保型绿化灌溉体系;大量的本土植物适地种植,保证苗木成活率,大大节约后期维护与管理成本。5.1.4 生态技术运用
在浏阳河风光带设计中,利用堤顶与腹地高差,大量设计覆土建筑和绿色屋顶,达到绿地休闲与功能配套的集约融合;垂直绿化应用,美化沿线跨河桥下空间与建筑立面空间。通过植物特色,打造观赏草科普园、樱花园、雨水湿地花园等特色园。
5.1.5 构建生态海绵城市
本案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设计生态海绵设施,贯彻“ 渗、滞、蓄、净、用、排 ”六字方针,打造长沙市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浏阳河风光带在迎水面、背水面等各个设计区域采用不同的LID的手法,铺装方面,大部分采用透水性铺装材料(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增加雨水的下渗系数。在迎水面,以堤顶为分界,由于坡度较陡,种植浅根系的植物,利用植物进行缓冲,减慢地表径流停留时间,达到减少泥土冲刷,增加雨水下渗时间和下渗量的作用。在背水面,通过地形引导地表径流的方向,在坡底设置连续的生态草沟、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设施,收集从高处汇聚下来的径流,并适时设置雨水滞留塘,种植湿生植物,收集和延长收集的地表径流,可用于绿化浇灌,过多的部分再通过集水井统一排走。道路边侧:风光带靠近城市道路一侧,设计生态植草沟,种植湿生植物,收集和净化过滤道路的地表径流,过多部分排入市政管网。
5.2 社会策略
5.2.1 建立立体连贯的慢行体系
建设公园专属绿道,与全市绿道无缝对接,并通过人行天桥打造一河两岸环状慢行系统。整个慢行系统由滨水游步道、自行车道、景观人行桥及水上巴士系统组成,全长20.6km,串连起城市腹地与滨水河两岸的所有重要景观节点。
通过城市阳台和人行天桥将黎托生态公园-磨盘洲-两岸风光带有机串联,使公园成为连接高铁南站与会展中心的绿色中转站,将东西两岸风光带联成整体。
5.2.2 促进城市新区滨河空间的交往行为
设计基于场地特征与各种人群的使用需求,将风光带与周边用地紧密对接,充分配备运动休闲、中老人健身、儿童活动、青少年科普、艺术展示等空间,并将其高效的组织起来,最终使浏阳河风光带成为宜居宜业的活力乐园。设计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场所促进高铁会展新城片区滨河空间的市民游憩交往行为,从而让浏阳河风光带保持活力。
5.3 文化策略
面对褪色的历史记忆和场所精神,设计希望风光带可以重塑片区的人文环境,以统一的文化标识和场所精神来统筹空间设计和活动组织,增强城市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5.3.1 城市记忆唤起市民文化认同感
场地区域内挖掘本土东山古镇码头集市文化、预留雕塑展区等设施,通过文化艺术主题活动,强化浏阳河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浏阳河风光带标识设计系统设计构思来源于浏阳河“水”,以“水”的流线型线条来表示城市开放空间的和谐、舒适、优美,并富含生态、人文、休闲的娱乐内涵。其简约的延展性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同时也体现出了浏阳河河流“湾”的景观设计特色,利用独具特色及艺术化的造型装置作为文化载体,活化节点氛围,呼应浏阳河的环境记忆。
5.3.2 会展活动创造城市记忆
依托高铁会展新城的门户地位、城市公共中心地位及商务、创意、文化等服务业的支持,浏阳河风光带及周边设施有条件成为城市大型会展活动的重要会场,创造新的城市记忆,塑造属于高铁会展新城片区的城市文化,提升市民对片区的归属感。
5.4 经济策略
5.4.1 推进城市新区滨水空间的开发
通过特色景观的塑造以及大型活动的引入,使风光带成为能够代表高铁会展新城新气象的城市品牌。通过风光带与周边用地的互动,利用风光带带来的人气活力,为周边地区发展激发新的可能,使浏阳河风光带成为城市持续提升的动力引擎。
5.4.2 绿色空间产城融合,拓展城市新区滨水空间的消费空间
呼应上位浏阳河文化产业带整体规划,利用临高铁站以及会展中心的地域优势,重点地段复合开发,保证绿地空间的同时,配备一定量的停车、配套等服务空间,以满足今后产业运营需要。并且也探索出一条政府项目投资建设与运营回报相结合的新出路。
6 结语
浏阳河风光带将水、城、人的共生理念融入到海绵城市中,通过生态、社会、文化、经济四位一体的景观策略,为市民打造一个聚集、休闲、运动和游乐的城市综合型滨河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