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2019-06-04廖燕芳全晓阳梁娇影
孙 惠 廖燕芳 全晓阳 梁娇影 杨 丽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广东湛江 524002
小儿支气管肺炎多发群体以<2 岁的儿童多见,多在寒冷季节、气温骤降等时期发病,好发因素包括婴幼儿时期小儿支气管管腔狭窄、肺弹力组织发育差、支气管纤毛运动差且血管分布较多、黏液不易排出等呼吸系统生理解剖学特点;因该阶段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细菌、病毒侵袭)共同作用后易诱发疾病发生[1-3]。发病后患儿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部分病情严重患儿甚至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临床针对该疾病治疗原则多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用药控制炎症、积极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4-6]。临床中除治疗措施外,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患儿康复也具有明显效果,因患儿年纪较小,对医护人员存在抵触心理,可能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低下[7]。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分析PDCA 循环的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我院儿科于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43 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纳入实验组,包括男32 例、女11 例,年龄2~8 岁,平均(5.2±1.0)岁,病程3~14d,平均(8.8±2.0)d;分型:轻度25 例、中度12 例、重度6 例。于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43 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纳入常规组,包括男34 例、女9 例,年龄2~8 岁,平均(6.0±0.9)岁,病程3~14d,平均(9.5±1.8)d;分型:轻度23 例、中度13 例、重度7 例。两组患儿疾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n(%),n=43]
纳入标准:研究取得患儿家长同意;患儿均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入院后经X 线胸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支气管肺炎[8]。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心功能不全患儿。
1.2 方法
实验组:(1)计划(P):根据患儿具体病情,评估患儿入院时情绪状态、治疗依从情况,为患儿制定护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护患沟通、心理疏导、生活护理、治疗等。制定护理目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长对支气管肺炎病因、发生机制、发展、并发症等知识掌握度,不断提高家长对临床治疗及护理的理解能力,配合护士开展护理工作,最终提高患儿依从性[9-10]。(2)实施(D):护士向家长了解患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护士针对性为患儿讲故事、发放小礼物、与患儿做小游戏等,不断鼓励患儿,拉近护患关系,消除患儿对护士的抵触心理。护士重视维护病房环境,调节适宜温湿度,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做好消毒工作;严格坚持无菌操作,按照科室相关规定执行各项治疗及护理服务,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儿体征变化,关注患儿住院期间身心状态、临床表现改善情况,秉持耐心负责的态度,提高患儿及家长信任感[11]。(3)检查:科室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师组成管理小组,主要负责监督科室护士护理工作实施情况,了解护理效果,负责业务指导,及时发现护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错误。(4)处理: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后制定护理对策,进入下一轮循环。
常规组:按照科室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工作。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观察项目包括治疗依从性高、依从性良好、一般等,由护士联合家属共同对患儿进行评估,依从性高:患儿可较好配合完成临床治疗、检查及其他护理措施;依从性良好:对护理措施存在抗拒情况,但护士提供疏导及干预后顺利完成;依从性一般:存在明显抗拒表现。评估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指标包括,治愈:患儿肺炎多种症状均消失,肺部听诊啰音消失,胸片显示病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消失,X 线胸片结果显示肺部病灶缩小程度>50%[12];有效: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肺大疱、肺不张、肺气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一般百分比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百分比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儿治愈率72.09%,明显高于常规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n(%),n=43]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43)
3 讨论
PDCA 护理模式包括4 个阶段,分别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由戴明博士提出,该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通过定期评估护理效果,科室管理者对护士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共同探讨护理对策,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反复后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13]。4 个循环依次进行,相互之间产生补充、促进的效果;可改善护士思想方法及护理工作步骤,让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保证护理工作科学性[14]。
文章结果表明干预后实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百分比、治愈率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护士为实验组患儿应用PDCA 管理模式,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作为护理目标,通过对入院患儿进行具体病情分析、观察、性格分析等,制定护理计划;通过心理护理,护士根据患儿年龄、性格特点采取适宜沟通手段,每日增强巡视次数,让患儿短时间内熟悉护士,缓解心理抵触感,通过做游戏、动画片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改善患儿不良情绪,拉近护患关系[15]。同时重视对患儿家长提高健康教育,让家长积极配合临床工作,不断安抚患儿,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此外护士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护理工作,患儿住院期间加强体征监测、用药护理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6]。
综上所述,护士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提供PDCA 循环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治愈率,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