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肝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细菌耐药趋势探究
2019-06-04孙杰莲
孙杰莲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西南宁 530100
终末期肝病容易引发相关并发症,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便是其中之一,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临床常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往往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这与多数抗菌药物的药敏性低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不断上升,终末期肝病合并SBP 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1]。因此,针对终末期肝病合并SBP 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细菌耐药趋势的探究非常必要。为此,本研究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5 例终末期肝病合并SBP 患者纳入样本中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接受治疗的65 例终末期肝病合并SBP 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1 例,女24 例;年龄43~78 岁,平均(58.3±1.3)岁。疾病类型方面,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重症肝炎各有48 例、6 例、11 例。
1.2 方法
腹水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保证无菌状态,行腹腔穿刺术,留取腹水使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抽取10mL 腹水,将其注入至血培养皿增液中。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65 例中培养在临床中并未能全部培养出菌,部份无菌生长,但腹水常规中白细胞++--+++根据经验用药治疗,革兰阴性菌35 株,革兰阳性菌25 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7 株,肺炎克雷伯菌9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 例,浅金黄色单胞菌3 例,溶血巴斯德菌2 例,微黄球菌1 例。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16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 例,溶血葡萄球菌2 例,酿脓链球菌1 例,缓慢葡萄球菌1 例,木糖葡萄球菌1 例。见表1。2014年1~12月,革兰阳性菌占当年细菌总数的30.77%(4/13);2015年1~12月,革兰阳性菌占当年细菌总数35.71%(5/14);2016年1~12月,革兰阳性菌占当年细菌总数42.86%(6/14);2017年1~12月,革兰阳性菌占当年细菌总数50.00%(6/12);2018年1~6月,革兰阳性菌占当年细菌总数42.86%(3/7)。不同年份区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4,P>0.05)。但从中可以看出,革兰阳性菌占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2.2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2.2.1 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比较高,普遍在60%以上;对于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性比较低。三代头孢的耐药率方面,第一代头孢最高,第二代头孢其次,第三代头孢最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完全敏感,而对一代头孢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同样保持在较高水平。见表2。
表1 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表2 革兰阴性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n(%)]
2.2.2 革兰阳性菌耐药性 对万古霉素、呋西地酸的耐药菌株未发现;替考拉宁、呋喃妥因等抗菌素耐药率比较低;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比替考拉宁更高,但普遍在(25±5)%上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呋西地酸、米诺环素完全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耐药性均较高。见表3。
表3 革兰阳性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n(%)]
3 讨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不佳,各系统受到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其中原发性腹膜炎对患者的威胁最大[3]。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而言,如果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出现,将会极大地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加强对终末期肝病并SBP 的早期诊断,能够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5]。通过对终末期肝病并SBP 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细菌耐药趋势的分析,能够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6]。
本研究对65 例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并未全部培养出菌,多数呈阳性。其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各有35 株、25 株,并且从2014年1月~2018年6月,革兰阳性菌的占比不断增加,这与近年来临床相关研究相一致[7]。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革兰阳性菌的占比正在逐年上升,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占比越来越接近[8]。分析原因,可能有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1)终末期肝病的治疗中,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增加;(2)侵入性检查手段的增加,使得患者更多地暴露于细菌感染中[9-10]。有关研究也表明,原发性腹膜炎感染的细菌谱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革兰阳性菌引起SBP 的越来越常见[11]。在药敏性试验方面,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在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耐药率明显下降。相较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三代头孢-头孢哌酮/舒巴坦(加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耐压性明显更高。大肠埃希菌同样有着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特点,并且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高度敏感性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相同。这主要是因为针对现阶段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问题,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保护抗菌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扩大抗菌谱和增强抗菌活性[12-13]。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方面,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这可能是因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呈现耐药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耐药率均在40%以上,提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目前SBP 感染中多见,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低,因此应当引起临床的重视[14-15]。另外对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比较高,可以考虑用于终末期肝病并SBP的治疗中。
综上所述,终末期肝病并SBP 病原菌分布中,革兰阴性菌占比高于革兰阳性菌,但差距正逐渐缩小。针对抗菌药物存在的耐药性分析,必须要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的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