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哲学思维
2019-06-03尚晶晶
[关键词]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6-0035-06
一、新时代“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方式的一般规律,而且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力的思想武器。当前,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人民不仅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外来意识形态的渗透,内部也面临着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更需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头脑、用严谨的哲学思维方式来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增强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克服重大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新思维、新方向,在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助力中国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学好哲学、用好哲学,不仅仅是继承我们党优良传统的必然选择,更是科学指导具体工作的有效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理论支撑。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灵魂,每一种时代哲学思想都映射出特定时代精神文明的应有高度。针对目前学哲学、用哲学之风日渐式微的现状,我们更应该保持警惕,尤其是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缺乏哲学素养、辩证思维的情况,更应加以引导,从根本上增强领导干部联系实际、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全局的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处处闪耀着哲学智慧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极具世界眼光和战略胸怀,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哲学思维的优势在于概括和反思,在于对事物整体性的把控和关联性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至今仍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仍然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处理复杂事物过程中,能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思维的具体体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正侵蚀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基础。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下,哲学思维有助于我们透过现象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形成了具有独立特性的哲学思维,主要体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的哲学要义。
1.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引入了辩证法,形成了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本质上是与时俱进的,对辩证法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列宁对辩证法的最大贡献可以归结为提出了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原则,其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毛泽东在汲取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的精髓基础上提出的矛盾学说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把辩证法思想应用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中, 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先富”与“共富”辩证统一思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汲取辩证法基本观点的同时蕴含着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谐思维、战略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处于矛盾运动变化之中,处理和解决问题要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这两对关系范畴是我们国家社会治理中需要正确对待的问题。譬如“精准扶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形势下我国扶贫攻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坚持重点论的哲学思想。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善于在事物的系统联系和动态过程中,把握规律,抓住重点,务求实效。
2. 唯物史观意蕴。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把握社会一般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是人们改造社会和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推进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强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唯物史观的体现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和谐绿色”的生态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贡献。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关乎世界的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助于更好地贯彻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的本质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前进的美好需要。社会由无数个体所构成,人是推动社会发展前進的主体,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最能充分调动并发挥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来参与本国的国家建设和社会管理。历史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正如习近平所说:“我党的每一个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每一项的工作改革的推进,根本出发点都是依据人民的要求,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而制定与实施,检验我党的成效就是要看广大人民有没有真正得到了实惠,生活水平有没有真正得到了改善,广大人民的基本权益有没有真正的保障。”[3]这些简单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和折射出新形势下我们党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和精神信仰的坚定态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是激励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尊重人民所表达的强烈需求,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哲学思维对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启示
1.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对社会价值观的导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根本方法,必须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项长远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在当代,更应该用具有超越性和指引性的伦理道德精神来指引中国实践,更应该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制度等自信来有效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抵御各种风险,更应该让马克思主义的最强音成为持守和正确引导舆论的指南针。道德批判是马克思思想体系较为核心的部分,马克思强调并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全部历史,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而不是抽象地谈论道德和伦理。在信息化时代,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伦理来引导主流价值观,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是我们认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动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的理性和实践的双重指向,重塑为大众所接受并认同的价值观念,能夠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稳定道德原则。现阶段,认真抓好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是极端重要的任务,重视意识形态是从思想领域、从主流价值观念开始的,它发挥作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思想的导向作用对处理好新形势下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意义重大。思想是行为在外部世界的表现,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反映,即思想对人的行为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全面发展要想成为可能,思想就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和程度,这个高度和程度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的思想受哲学思维即世界观的影响,所以,人的价值观必须要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引,错误的思想会影响人的行为,一旦思想防线被攻破,对国家和社会及个人的杀伤力是巨大的。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一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中国发展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加强我国思想建设的坚实基础。
2. 用“中国逻辑”讲好“中国故事”。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必须提升国际话语权,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独有的舞姿,发出中国声音。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根与魂,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网络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世界上有愈来愈多的国家对其社会道德困境予以关注,但因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引发网络时代的聚焦问题,致其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伦理体系却尚未能建成。因而在这样的夹缝困境之中,在道德的善与恶之间,存在真空地段,这个地段人们的利益关系和思想意识在矛盾中不断碰撞,导致民众违反道德底线、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中因过分关注自身利益而不断膨胀,以致生活行为失范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凸显甚至不可调和。此外,网络空间的自由性、随意性更是对这种真空状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道德困境需要用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来化解。反观中国文化底蕴下的中国立场,绝不是对多元文化的否定和排斥,更不是贬低或否定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反,而是倡导世界人民共同认可的原则和价值取向,追求和谐共处的生活原则,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打造文化强国,全社会对文化传播、文化传承的关注程度上了一个新高度。文化的传承对人们的认知态度、社会群体的凝聚力都有积极作用。坚定理想信念,用自己的话语体系来提升中国话语权,用中国的发展逻辑来讲好中国的故事是我们一贯践行的方针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世界多元化文明背景下解决人类所面对的共同挑战和免受伤害的价值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可,也是突出人的“责任感”意识的重要伦理价值,这是对当代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进程的实质性理论概括。用充满中国智慧的中国语言讲好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为代表的中国故事,正是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思维展示中国“和而不同”理念的生动实践。
四、结语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困境并不意味着导致全盘的退步和停滞,困境能从反方向促使人们更清醒认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困境既是一种个体需求也是一种历史必然。从现今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哲学思维为新时代中国伦理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往往从“实用理性”出发,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理性和丰富的思想理论要求对这种思维及其倾向予以抑制和平衡。要从理论层面上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从实践层面上用具有创新性的政治建设新理念推动我国政治制度向前发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智慧来加快我们不懈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步伐,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智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12).
[2]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01-25.http://cpc.people.com.cn/n/2015/0125/c64094-26445123.html.
[3]尚晶晶.淺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8).
[责任编辑:朱苗苗]
Abstract: Xi Jinping'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has provide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an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helping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Xi Jinping'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has rich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forms a philosophical thinking with indepen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s mainly embodied in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ethical and moral spirit with transcendence and guidance to guide China's practice, and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s, and resist various risk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our own discourse system to enhance China's right to speak, use Chinese cultural logic to tell the Chinese stories, and use Xi Jinping's philosophical wisdo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o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for the Chinese nation's great rejuvenation.
Keywords: Xi Jin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Marxist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