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片《秋之白华》中一处值得商榷的配乐

2019-06-03郭小凡

党史文汇 2019年4期
关键词:秋之瞿秋白渔民

郭小凡

《秋之白华》 是一部由著名导演霍建起执导的主旋律剧情片,上映于2011年。讲述了我党早期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与进步女青年杨之华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采用了革命历史诗意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别具一格,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党史爱好者和电影爱好者的喜爱。在“送别瞿秋白”场景(影片时间约为1小时18分10秒)中,瞿秋白走过马路,向旁边墙上一瞥,贴着一张电影《渔光曲》 的海报。随后,与他饯别的人群唱起了《渔光曲》:“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鱼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此曲系20世纪30年代著名同名电影的主题曲,由“左联”成员安娥、任光共同创作,通过委婉凄凉的旋律表达了对深受资本家压迫剥削的贫困渔民的怜悯之情,感人至深。同名电影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成为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中国影片,之后,此曲便名声大噪。将这样一首淳朴真挚、饱含深情、反映劳苦人民心声的歌曲加入到饯别瞿秋白这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场景中,不仅没有违和感,而且更易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然而,笔者认为,这一处看似天衣无缝、合情合理的配乐却值得商榷。虽从艺术价值上说这样的配乐十分巧妙,但其出现违背了人物传记类电影忠于史实的原则。因瞿秋白离沪时间异于歌曲《渔光曲》 诞生时间。从史实上来说,他离沪时《渔光曲》 还尚未问世。

瞿秋白离沪前后时间线索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瞿秋白36年的短暂人生中,有近1/4时间在上海度过。主要为以下3个时段:1、1923年1月至1927年3月。1923年初,他刚刚从苏联回国,满怀斗志地来到上海领导党的工作,主办《新青年》 《前锋》 等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其间,结识了进步女青年杨之华。瞿秋白首任妻子在1924年7月不幸去世。同年11月,他与杨之华结为夫妻。2、1927年9月至1928年4月。1927年3月至9月,他随中共中央机关西迁,驻守汉口俄租界。后因大革命失败,他受命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组成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9月下旬中共中央机关秘密迁回上海。他主持召开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加入了进步文学社团“太阳社”。3、1930年8月至1934年1月。1930年9月,受共产国际委派,他与周恩来回国主持召开六届三中全会,批判李立三“左”的错误。这是他第二次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然而不久后他遭共产国际指责犯了“调和主义”的错误,被撤销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自此他潜心文学创作,与鲁迅、茅盾等携手作战,促使“左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根据影片《秋之白华》 中送别瞿秋白的情节:瞿提及“去年9月,邓中夏在雨花台就义”。因邓于1933年9月在南京遇害,可知这一场景讲述的应是瞿1934年第3次离沪。之后他奉党中央指示前往江西瑞金苏区任人民教育委员。却不幸于1935年2月被捕,同年6月英勇就义于福建长汀。

关于瞿秋白离开上海前往瑞金的时间,历来多有争议。20世纪80年代,徐州师范学院(今江苏师范大学) 中文系教授王明堂在《瞿秋白与鲁迅第一次见面和他离开上海去瑞金的时间》 一文中总结过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①曹子西《瞿秋白的文学活动》:一处为1934年1月初,然而另一处却为1933年底。②上官艾明《瞿秋白与文学》:1933年底。③茅盾《回忆秋白烈士》:1933年底。④鲁迅《鲁迅日记》:1934年1月9日之后,28日之前。⑤庄东晓《瞿秋白同志在中央苏区》:1933年12月。⑥丁景唐《瞿秋白——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奠基者之一》:1934年1月下旬。⑦陈铁建《新文学史料》:1934年1月11日(此日期系根据瞿秋白撰写的自叙传略《记忆中的日期》 推断而来,一度被认为最具可信度)。⑧冯雪峰《回忆鲁迅》:1934年1月底或2月初。此外,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文献,又找到如下说法:①王关兴《瞿秋白同志在上海》:1934年1月7日或8日。②蒋明玳《一生的心路历程:“文人”瞿秋白——瞿秋白生平与思想发展综论》:1934年2月。

尽管以上各家对他离沪的具体时间看法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离沪时间不会晚于1934年2月初。

《渔光曲》诞生时间及对两个历史事件时间顺序的分析

电影史界对电影《渔光曲》 上映时间的研究早已形成定论:1934年“6月14日在金城大戏院公映,到同年9月1日‘渔今始停映,以连映84天的成绩,为其在上海的首轮放映拉下帷幕。”(摘自《陆洁日记摘存》) 陆洁时任电影《渔光曲》 的出品公司联华公司二厂厂长,其日记无疑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从日记上还可获知:该片于1933年8月21日投入拍摄至1934年6月10日在上海金城大戏院试映历时约10个月。

据此记载,电影《渔光曲》 登陆市场、进入公众的眼帘,至少也要到1934年6月,绝不可能在1934年2月瞿秋白离沪前。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电影开拍初就已贴出海报吸引观众眼球。但电影尚未放映,片中插曲怎可能先流传开来?笔者又从另一角度考证梳理了歌曲创作过程,发现其词曲产生时间也有先后过程:“1933年,蔡楚生在上海联华影业公司编导故事片《渔光曲》,约请安娥创作主题歌歌词。”(摘自:余音《〈渔光曲〉 背后的“浪漫曲”》) 由此可知,早在电影投拍初,导演便约请安娥为《渔光曲》 作词,她根据自己在大连目睹的渔民辛勤劳作却前途渺茫的惨状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从这层面来说,1934年2月前,歌词有可能已诞生。但曲作者任光又是何时完成创作的呢?笔者找到如下资料:“1934年同月(指5月),为蔡楚生编导、上海联华影业公司摄制的有声故事片作同名主题歌《渔光曲》。当天,应约与词作者安娥随同蔡楚生乘一小舶板,去上海吴淞口一带‘跋涉于‘渔民区,亲眼‘目擊渔民的生活,实地‘倾听渔民生活的呼声。就在体察了贫苦渔民真情实感返回上海的当晚,很快就写出了这首主题歌。又趁兴为蔡楚生弹琴试唱,蔡连连点头称是。”(摘自:秦启明《任光年谱》) 这一资料精确描述了任光作曲前后的活动情况,对《渔光曲》 诞生时间的表述,可以说很明白了,而当今音乐史界对于这一说法也是比较认可的。

由此说来,歌曲的诞生应是1934年5月,而电影上映是在6月。按照当时电影传播媒介的情况来看,一部电影的插曲从银幕首秀到广为流传,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而《秋之白华》 中众人高歌“云儿飘在海空”的场景,至少应在电影《渔光曲》 正式上映后,即最早应在1934年6月以后。

显而易见,瞿秋白离沪时间不应晚于1934年2月初,而《渔光曲》 广为传唱不应早于1934年6月。那么在影片《秋之白华》 送别瞿秋白的场景中怎可能唱起《渔光曲》 呢?

诚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可以包含一定艺术加工色彩,带有少量虚构成分。但笔者以为,作为主旋律影片,《秋之白华》 具备的不仅有艺术鉴赏功能,还应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思想内涵,因此更应当力求严谨、真实。作为这么一部大片,有此一点与史实相出入,当然是瑕不掩瑜。但今后在拍摄这类历史人物题材影片时,务必力求艺术与史实相一致,让一部好影片以其真实性和鉴赏性,赢得更多观众和更多好评。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秋之瞿秋白渔民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瞿秋白三次被捕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秋之萧瑟
特别推荐
秋之落叶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