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2019-06-03焦自芸

速读·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高职教育能力培养

焦自芸

摘  要: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巨人能力的矮子,难以适应现存的社会生产关系。为了个人也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尽快调整模式,将教育的隐形功能显现。

关键词:能力培养;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1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现有背景下科技不断发展,基础设置已经建设完毕,社会需要的是能够操作工具并施加技术手段的完整的人。从小的方面来说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学生日后个人的发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的能力,有效提升本身吸引力,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影响是长久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教育的作用巨大,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具体单位需要依靠人才来实现自我发展。社会上不论任何岗位在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才能够胜任其工作。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结构

2.1宏观结构

高职院校应当紧跟国家国民教育脚步,做人才培养策略的坚定落实者。高职院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最终的目标,有计划总结内部质量,继而完成自我评价。高职院校各体系、措施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同时具备各项功能,其还需要接受社会对其外显质量的特征的整体评价。高职院校进行模式改革是为了在确保本学校性质的前提下准寻外部关系规律,学校分析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而对学生个体做出总体性规范,从途径、方案、内容出发发挥开发个体才能的作用确保高职人才的能力显现出来。高职院校能力培养模式是在具体调查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层次、规格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调整,其满足现有背景下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能力培养模式意味着学校已经完成了思想和行为意识转变,正在有针对性地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已经完成自身定位,教育形态逐渐趋于平稳,具有重要作用。

2.2微观结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是全校性的、专业性的和培养途径改革。下面我们将具体阐述这三个层面。

全校性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整体性,其具体延伸影响到各个专业,这是高职院校完成思想改进的具体体现,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社会需求的具体呼应。高职院校进行全校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屬性的具体表现,学校在任何方面都承担着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责任与任务,学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坚持角色与指责的统一。

高职院校研究社会反馈,了解现有专业人才培养结果是否具有合理性,这是评判专业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专业在新的目标下进行途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3基于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下具体工作措施

3.1强化高职教育方法的针对性

教师在传统教学下没有抓住高职教育的本质,导致教学既不符合教育规律又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当从定位出发,有意识地调整教学方法。首先应当集中精力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另外深入社会掌握社会需求等各项信息。在新的方向下依托各项教学活动培养相对应的人才。高职学生本身具有学习能力差这一明显特征,教师应当发挥教育机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应当将消除学生主要矛盾为根本,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源分配、目标制定为学生布置发展性任务。另外教师应确保教育教学要求、内容、方法的针对性,从而确保学生做好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具体过渡。应当从群体的角度看问题,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目标导向下制定外在刺激,从而激发学生身心发展的力量,为高职学校学生发展提供可能。教师从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下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热烈的气氛。事实证明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下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乐于探究实践。

3.2突出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实践

高职教育应当坚持能力本位,应当在实际教学中突出人才的职业性。应当改变传统轻实践重理论的教学弊端,坚持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学校方面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锻炼机会。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进行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同时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高职院校摆脱纸上得来的知识接收方式,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操作,从而有效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主人翁意识,更乐于开展实践,学生实践的过程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环境基础上具体开发自己的个体特殊才能。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能够深刻具体认知,能够全面深刻的记忆。与传统机械灌输教学效果更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完成了学校与社会的过渡,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高职院校首先应当做好自身定位,了解学校本身性质,在此基础上完成具体的调整,把握具体实质,从而有效施加教育影响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完成人才培养这一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建英.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21):153-155.

[2]高强,李红,张妍妍.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课程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76-79.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高职教育能力培养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