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研究

2019-06-03胡婉

速读·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作室服装设计高职

胡婉

摘  要:“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以实际的工作室为载体,基于完整的工作模式,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将其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典型教学模式。工作室的成立对促进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入,放大品牌效应,做强、做精专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工作室;对策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将基础内容和动态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有目的、有系统的地学习,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因此,“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服装专业与服装企业进行合作的纽带,它架起了高校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通过工作室实战项目的实践训练,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一、“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实际工作项目是课程的载体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以项目包引领。整体规划设计后的项目包中,项目课程包括能力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案备课、授课、排课的传统教学,而完全是适应企业岗位素质要求的、以实际工作流程来设计的新型教学模式。

2.开放式教学

教学过程以实际的工作室为载体,打破原有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把课堂放到工作室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可以作为项目组成员,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进行职业化角色预演。这种真实的、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团队化教学

一个专业的全部学生都被纳入各个“工作室化”教学团队(一般3~6人为一组),学生从入学到就业,一个团队可负责到底。

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

“工作室教学模式”模式是集教学、研发、实践三位于一体的、不同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的现代服装设计教育模式,它形成了面向服装实际市场的开放式教学,教学课堂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学校教室内,而是延伸到市场及企业,从而扩大了教学活动的空间。

1.设计基础课程

一是服装效果图绘制技法,主要讲授绘制服装效果图的工具、材料,使学生掌握采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运用不同技法体现出不同面料效果,准确掌握使画面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方法。二是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样板制作,主要讲授服装结构与工艺设计的方法和原理,使学生具有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制作的能力,能根据服装效果图做出合理、完整的“纸样”,并以“纸样”为标准完成各种服装工艺的制作过程。三是服装立体裁剪,主要讲授服装立体裁剪的技术原理,以及衣身、衣领、衣袖、裙装立体裁剪的操作方法与步骤,运用各种立体构成艺术手法对生活类、艺术类典型服装进行立体裁剪工艺制作。四是成衣工艺,它包含了缝制方法与缝制技术,即通过具体的缝纫工艺技术,将裁剪的成衣平面衣片组合缝制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立体服装,这是成衣设计由创意构思转化为实物的重要工艺程序。五是服装专题设计,主要包括服装专题设计概述、职业装设计、休闲装设计、家居服设计、童装设计、礼服设计等,结合不同的服装款式详细讲解服装专题设计的基本技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2.设计拓展课程

一是服装整体形象设计。它包括服装设计、发型设计、化妆设计、服饰品设计等,同时还涉及不同设计的表现技法及工艺手段,将诸多因素统一在整体设计之中。形象设计师的职责是将各个局部统一到整体设计之中,发挥出设计最大的魅力。二是服装CAD/CAM应用,即以服装CAD软件为基础,讲授如何进行服装的制版、放码、排料等操作,训练学生将经典的服装款式配上结构图、放缝图、推板图,再结合CAD软件的各种功能,以具体的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如何设计。三是服装设计与产品策划。该课程以服装产品的开发策划为内容,包括收集流行信息材料、市场调研、产品定位、绘制设计初稿、定稿、制单、打版、样衣制作、试衣、改版、定款、下单等几个环节。学生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完成对服装产品的市场定位、系列产品开发、成本核算以及营销策划等产品开发的全过程。该课程针对服装成衣设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展开训练,可结合工作室项目进行。

3.校企“产学研合作”

服装业的腾飞正呼唤着高校服装专业教育的大改革和大发展,为服装产业培养更好的、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高级服装人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能力。“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模式”将项目设计与企业产品研发相结合,提倡校企“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双向制实践形式,把企业或公司的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创作,既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另外,校企“产学研合作”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企业实战项目的设计,并根据企业项目的要求,向企业提供款式设计图和样板,或向企业提供专业调查报告等。学生在参与项目运行的全过程中,实现了服装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三、结语

工作室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的实践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服装工作室这个特殊的教学平台,了解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的优秀服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肖雪梅,张战胜,张静.高职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3(30):150-151.

[2]刘媛.高职院校服装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模式類别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7):137-137.

本文章隶属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一般项目,课题编号是XZYB1796。

猜你喜欢

工作室服装设计高职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