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06-03吕科

速读·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研究课堂教学

吕科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强化互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由“传授者”转变为“激励者”。教师在精心设计一个问题后,要激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回答。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兴趣;研究

初中物理的学习在一个学生的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启蒙的作用。所以说初中物理的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要保证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整体把握、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以及采取一定的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1熟悉使用教材的优缺点,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的主要途径和参考。教材中的内容既有一定的基础性也有一定的提高性。为了能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教材的内容,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按照实际情况去加工和处理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接受教材中所传递的信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本节课那些教学内容应该达成,那一些内容是不必要的,那一些内容应该简单化处理,那一些内容应该详细的讲解,那一些物理知识应该补充,这一节课的难点是什么,怎么样去突破。教师只有把这些工作做的详细,才不会拘束于教材,并以此为基础将教材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并且教师在熟悉教材结构之后可以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不一定要按教材上的一点不变,只要能够将教材的思想内容讲透、说明白就可以了。

2紧密结合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

物理学科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实验性强;二是知识应用性强:物理的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应用于实际生活,特别涉及到初中的物理知识的时候,光、声、热、电、力,几乎是基础的科普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景联系十分紧密。物理教学最有趣味性的是物理实验,在熟悉物理知识方面,物理实验比其他的授课方式具有极大的优势。对初中学生来,抽象思维还没完全形成,所以物理实验的优势更加明显。大凡有效性高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物理实验。课堂上物理实验做得多,与生活实际结合得好,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更加良好的领悟知识。如在讲摩擦力的时候,講到怎样才能捉到较滑的物体,通常来说教师都只能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手上抓一把沙以增大摩擦就容易捉住,但是如果物理教师不仅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真的买些活泥鳅或者其他的摩擦力小的物体让学生课后亲自去体验也许效果会更加好;我有一个中学教师在讲到能量的相互转化时,让学生自制弹弓,教师做好一个靶子,课堂上让学生玩“比一比”看谁射得更准的游戏;即使是期末考试的时候,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带各种实物进课堂,如在复习光现象时,带平面镜成像实验的实物;复习简单电路时,带手电筒给学生观察;复习电和磁时,重新演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和电磁感应等重要实验。好实验胜过千言万语。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实验后,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且记得牢。如讲“平面镜成像”一节中,可以演示了一个“猜牌”小魔术,学生的求知的渴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揭示魔术的秘密是“平面镜”后,学生立刻对平面镜成像很感兴趣,于是很愿意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并取得较好实验效果。

4课后练习,强化释疑

对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思考题,或通过实验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对习题要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首先,我们在选择例题时要有针对性、基础性、典型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加以解决。其次,通过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共同合作,教师要适度的进行点拨,指引探索方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对探究规律进行整理、概括,纳入知识方法体系,总结探究学习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对已学知识加以巩固,多做习题,加深理解;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举例,自己再运用物理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进行思考、探索。不仅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为以后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结论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韦国尧.注重“动态生成”,让地理课堂流光溢彩——浅淡地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2]彭旭玉.“教之必受”,夯实“双基”——浅析物理实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8).

[3]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2(02).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研究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