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做”与“理解”的关系
2019-06-03郑青岳
摘 要:“听了,会忘记;看了,能记住;做了,能理解。”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但做只能让人获得感性认识,而理解是人理性认识的活动。为了防止科学教学走向聚焦活动的极端,应当深刻认识做与理解的关系,即:做能为理解奠定基础,但做却不能自动地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有的做也会使学生对知识形成错误的理解。要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要让学生更精准地做。
关键词:活动;关系;活动设计
在教育界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听了,会忘记;看了,能记住;做了,能理解。”这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的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通过说给学生听,做给学生看,学生对知识所获得的认识是肤浅的;要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必须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但是,“做”与“理解”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做”一定能使学生对事物形成正确的理解吗?一味地追求“做”能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吗?为了防止我们的教学从“聚焦灌输”的一个极端走向“聚焦活动”的另一个极端,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做”与“理解”的关系。
一、“做”能为学生的“理解”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无法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直接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切而透彻的理解。理解需要学习者自身的体悟,但这种体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亲力亲为地做,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切身的体验,并对相关事物形成清晰的图像,能够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必要的支撑,奠定必要的基础。
案例1 浮力的成因
当物体浸入液体时,会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为了使学生认识浮力的成因,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活动[1]。
(1)如图1所示,取一个打开瓶盖、底部被剪掉的塑料瓶,使塑料瓶瓶口朝下处于竖直状态。
(2)在瓶内放入一个乒乓球,使之停留在瓶颈处。
(3)从开口底部往瓶子里面加水,使瓶内装有尽可能多的水。此时乒乓球虽然处于水下,但却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4)将瓶盖旋在瓶口上,当乒乓球的下方充满水后,乒乓球将向上浮起。
(5)作出瓶盖旋在瓶口前后,乒乓球受到水的压力图。
在活动中学生看到,瓶盖旋在瓶口前,乒乓球的上方有水,下方没水;瓶盖旋在瓶口后,乒乓球的上、下方都有水。于是他们很容易作出如图2的两个图。由此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浮力的成因,即:物体浸入液体后,由于其下表面处于液体内较深处,受到向上的压强和压力较大,上表面处于液体内较浅处,受到向下的压强和压力较小,浮力就是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
二、“做”并不能使学生自动形成正确的“理解”
“做”作为一个实践性的活动,能使学生对事物形成感性认识,而“理解”则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虽然理性认识需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感性认识只能获得一些事实性材料,要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通过分析比较、分类类比、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在科学教学中,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活动的数量,认为学生的活动越多越好,甚至认为越热闹越好,而缺乏思维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仍然是浅层的、低效的。为此,我们应当善于引导学生针对活动所获得的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促进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
案例2 比热的意义
在学习比热知识时,学生做了如图3所示的比较沙子和水温度变化的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结果发现沙子温度升高得较多,于是得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但是,如果问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水和沙子相比,哪个吸热的能力强一些?有学生却会回答:沙子的吸热能力强些。为什么学生做了成功的实验,却会建立错误的理解呢?问题就在于缺乏深刻的思维,他们错误地认为,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沙子温度升高得较多,自然是沙子吸热的能力较强了。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所谓“吸热能力强”的含义是什么,不是将“吸热能力”理解为物质升高一定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而是理解为吸收一定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多少。
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推理:因为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升高得较多。所以,要使水升高的温度和沙子一样,水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可见,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更强一些。
案例3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大小的關系
对于如图4(a)所示的串联电路,学生通过实验,很容易得出:通过A、B、C各处的电流都相等。但对这一结果,有的学生却很难理解,很难接受。他们认为,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灯泡L1后,会被用掉一部分而变小了,经过灯泡L2后,会再被用掉一部分而变得更小了。究其原因,他们把电灯用电错误地理解为电灯把电流消耗掉了。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电灯用电并不是把电流消耗掉,教师可以用水流带动涡轮机转动作类比:导线中的电流犹如水管中的水流。在图4(b)中,抽水机转动时,水管内的水就会流动,从而带动涡轮机转动,但涡轮机并不会把水消耗掉,所以,相同时间内通过水管A、B、C三处的水是一样多的。如果相同时间内通过A处的水多于通过B处的水,通过B处的水多于通过C处的水,那么,A、B之间的水就会越来越多,B、C之间的水也会越来越多,而这些多出来的水到哪里去了呢?可见,这是非常荒谬的。同样,在图4(a)的电路中,相同时间内通过导线A、B、C三个截面的电荷量是相同的,如果通过A处的电流大于通过B处的电流,通过B处的电流大于通过C处的电流,那么,A、B之间和B、C之间就会积累起电荷,而且会越积越多,这也是十分荒谬的。
三、“做”常常也会使学生产生误解
观察和实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对话方式,但在对话过程中,不同的人对自然界的同一句“话语”会有不同的理解。虽然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观察到生动的现象,获得真切的体验,但对同一个实验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可以构建起不同的认识。正如达尔文所说:“自然界一有机会就会撒谎。”在学生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真象和假象往往混杂在一起,如果学生对假象作出了反应,就容易对事物产生误解。
案例4 呼吸与胸腔的变化
在教学人的呼吸知识时,教师常让学生做这样的活动:将手心贴放在胸部做深呼吸,感受胸腔的变化。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人吸气时,胸腔增大;人呼气时,胸腔缩小。这个现象的正确解释是:吸气时,胸腔增大,肺内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所以外面的气体进入肺部;呼气时,胸腔缩小,肺内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所以气体从肺部挤出。但是,如果让学生陈述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呼吸与胸腔变化的因果关系,许多学生会回答:将气体吸进引起了胸腔的增大;将气体呼出引起了胸腔的缩小。这是因为胸腔的变化与人的呼吸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先后之差,难以反映正确的因果关系。而且人对呼吸的最直接的感受是气体的进入和呼出,所以容易产生呼吸在先、胸腔变化在后的错觉,从而使学生对人的呼吸与胸腔变化的因果关系产生误解。
案例5 重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在教学重力知识时,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但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教学时,教师给学生大小不同的2瓶矿泉水,让学生用手去掂,判断哪一瓶矿泉水较重。显然,学生感受到大瓶矿泉水要比小瓶矿泉水重些。但如果问学生:由此可见,物体受到的重力跟什么因素有关?有的学生会回答: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越大。但也有的学生则会回答:物体受到的重力跟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对于案例5的活动,表面上看,质量和体积都是决定重力大小的因素。但质量是本质因素,而体积是非本质因素。因为对同一种物质而言,质量大的体积也大,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混杂在一起,会给学生造成重力与体积大小相关的错觉。
在以上案例中,学生错误的认识都是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可见,活动并不一定就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有时也会导致学生建立错误的认识。
四、精准的“做”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
有的活动之所以会使学生对知识形成错误的理解,是因为这些活动存在着某种缺陷和不足。如果教学中仅仅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活动,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构成障碍、留下后患。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出新的、更精准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拨乱反正”,纠正错误的理解,形成正确的理解。
例如,在案例4中,针对是胸腔变化引起呼吸,还是呼吸引起胸腔变化这一问题,让学生继续进行如下活动:紧闭嘴巴只留一点空隙,当使劲吹气时(不要让气体从鼻腔进出),触摸你的腮帮,会发现此时你的腮帮将会鼓起;当使劲吸气时,触摸你的腮帮时,会发现此时你的腮帮将会明显内陷进去。进而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2]。
师:呼气时腮帮鼓起,说明口腔内的气压是大于外界的气压,还是小于外界的气压?
生:大于外界的气压。
师:口腔通过气管与肺部相通,那么此时肺里的气压是大于外界气压还是小于外界气压?
生:大于外界气压。
师:是的,只有当体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时,气体才能从体内排出。那么,肺里气体的压强是怎样变大的?它与胸腔变化有没有关联?
生:有关联,胸腔缩小时会使肺里的气体受到压缩,从而使气压变大,气体从体内排出。
师:可见,胸腔的变化与呼气存在什么因果关系?
生:胸腔的收缩引起了呼气。
师:吸气时腮帮内陷,说明口腔内的气压是大于外界的气压,还是小于外界的气压?
生:小于外界的气压。
师:同样,此时肺里的气压也变小了。肺里气体的压强是怎样变小的?它与胸腔的变化有什么关联?
生:胸腔增大时使肺里气体的体积变大,气压变小,从而使外界的气体进入体内。
师:可见,胸腔的變化与吸气存在什么因果关系?
生:胸腔增大引起吸气。
然后再用如图5的模型去模拟这个过程。
又如,在案例5中,针对重力究竟跟质量有关,还是跟体积有关,或者是否跟两者都有关的问题,可以继续让学生进行如下活动[3]。
(1)取体积不同、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先用天平比较两者的质量,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者受到的重力,得到两者受到的重力大小相同。
(2)取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铁块和铝块,先用量筒比较两者的体积,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者受到的重力,得到铁块受到的重力大于铝块受到的重力。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而跟体积无关。
参考文献:
[1]朱清时.科学(七年级下册)[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104.
[2]郑青岳.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科学实验活动(八年级上册)[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11-12.
[3]郑青岳.郑青岳科学教育讲演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