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驱动 坚定自信推动广东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2019-06-03洪森
洪 森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广东佛山 528000)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迎着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冲锋号角,广东高新区牢记使命,坚定自信,奋力争当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一、深刻认识广东高新区发展历程,强化高新区使命导向和使命担当
科技革命和改革开放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导致国家高新区诞生的直接因素,也形成了国家高新区的使命导向。强化使命导向,正是我国当前推动实现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1]。而通过分析广东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新时代高新区发展的使命担当。
(一)广东高新区发展历程
回顾广东高新区3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一次创业”、“二次创业”、“创新驱动”三个阶段[2]。
“一次创业”阶段(1985-2009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此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基于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和高技术产业基本空白的现实,国家高新区应运而生。这一阶段高新区建设主要以项目外部植入为主导,强调产业规模在快速扩张,其内涵和形态主要呈现出工业园或工业聚集区的特征。广东高新区建设主要以扩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抓手,重点围绕招商引资、“三来一补”、产品出口等工作来促进高新区的发展,为广东省高新区工业赶超全国高新区奠定了基础。
“二次创业”阶段(2009-2015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伴随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加速,高新区发展因时而动,转向促进产业的价值链升级和以技术创新为本的内涵发展。随着广东首次以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实施了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省再次掀起高新区建设热潮,广东高新区建设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二次创业阶段高新区核心强调的是要注入科技要素,普遍加强了对高新区科技内涵的强调,包括抓创新集群、抓服务体系、抓环境优化、抓人才引进培育等工作,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得高新区开始真正走向了“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内涵和目标定位。
“创新驱动”阶段(2015 年-至今):“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发”,这一阶段高新区发展正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广东不断聚集创新驱动“软实力”,提出实施科教兴粤、建设科技强省、构建创新型广东和珠江三角洲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高新区作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在推动全省创新发展中发挥了标志性引领作用。这个阶段园区经济与科技高度融合,形成以创新为战略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增长动力看,此阶段经济体系是以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依靠创新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要素结构看,经济体系具有高端要素集聚和现代产业主导的特征,科学技术和劳动力、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呈现高度融合、协同发力的特征[3]。高新区发展进入了“全面创新”的新阶段,建设目标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全面发展,呈现创新生态园的形态[4]。
表1 高新区发展路径及模式形态
(二)高新区的发展路径与使命担当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探索者,国家高新区肩负起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的历史使命。广东高新区牢记使命,从成立之初的立梁架柱、探索新路,到助力广东的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转向领跑,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驱动的内涵式经济发展之路,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引领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引擎。从高新区发展路径和历史沿革来看,逐渐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五个新的趋势: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由“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由以“硬投入”为主向更加注重打造“软环境”转变;不断塑造新的发展优势,由以土地出让、优惠政策为主向更加注重改革和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转变;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由自我发展向更加注重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转变;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由单纯发展产业向更加注重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5]。新时代的高新区正迈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肩负起了“四个率先”的新使命: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率先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率先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率先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引领开放新格局[6]。
二、深刻认识把握新时代广东高新区发展新形势,坚定继续走在前列的信心和决心
广东高新区发展聚集了“天时”“地利”“人和”要素,正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唯有深刻认识把握广东高新区发展的新形势,提振信心和决心,才能更好继往开来、谱写新篇。
(一)得益上级政策创造的“天时”条件,高新区发展奠定坚实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使命、新担当,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广东高度重视高新区发展建设,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总抓手和核心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高新区发展建设的专项激励政策措施,创造了高新区跨越发展的“天时”条件。
表2 广东省政府建设高新区的专题政策性文件
今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两份重磅文件,指出高新区要努力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为高新区未来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提振了高新区工作者的信心和士气。
(二)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地利”机遇,高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对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做了全面规划,标志着大湾区建设从开局起步转向全面铺开、纵深推进阶段,为广东把舵定向、注入强大动力。今年3 月27 日召开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强调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部署推进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大机遇、大文章,也是对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提出的新任务,谁能在大湾区中把握机遇,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实现弯道超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高新区要立足自身发展定位和优势,把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作为推动广东高新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总牵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发挥好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主引擎的作用,瞄准全国乃至全球最高最好最优,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更高标准深度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三)凝聚高新区工作者“人和”要素,高新区发展不断展现“四个自信”
中国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从多个层面展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7]。广东高新区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创新发展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成为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招牌”和“闪亮名片”。以近三年数据为例,全省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15%以上的增速,以占全省0.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1/6 的工业增加值、1/6的出口额、1/3 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广东高新区30 多年来取得的不凡成就,得益于“人和”这一要素,高新区一线工作者和各创新主体通力合作、锐意进取,以日益燎原的发展态势不断证明“四个自信”、丰富“四个自信”,坚定了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信心和决心。
三、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再创广东高新区发展新局面新优势
(一)强化统筹领导,做好顶层设计
加强战略研究、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整体推进,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好高新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处理好政策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政策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做到大局小局一盘棋,确保做到高新区布局持续优化,各高新区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珠三角国家自创区为核心平台和强大引擎,粤东西北高新区通过异地孵化、飞地经济、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或合作联盟、布局跨区域产业链等方式,开展错位竞争,形成发展合力。提升园区软硬环境优化方面的治理能力,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研发、人才引进、金融平台、企业载体、信息交流等要素领域的公共服务供给,打造产城人文融合、湖光山水辉映的园区形象。
(二)聚焦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升级
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以落实创新发展“八大举措”为抓手,重点做好“高”“新”两篇文章,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资源密集、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成果富集的创新增长极。加快形成横向覆盖“产业链”、纵向覆盖“创新链”的政策体系,有效支撑高新区创新发展和产业跨越提升。完善孵化育成体系,支持引导各类主体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全孵化链条,营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积极探索金融、科技、产业相融合机制,拓宽融资多元化科技投入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做到以高端的平台集聚人才,以发展的眼光培育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三)突出转型升级,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立足各高新区产业优势,培育更多更有活力的创新主体集群,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打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培育与挖掘,打造一大批高质量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产业集群。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布局新能源、机器人、3D 打印等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项目,全力培育新经济,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路径培育高新区发展新动能,支持企业搭建“双创”平台、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立体式、无边界协作的新型产业生态圈。
(四)聚焦协同发展,加速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等要求,坚持以落实全球化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大战略平台的联动发展优势,积极打造产业联动、协同创新、空间联结、功能贯穿、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格局。构建国际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竞争与合作,链接国际先进产业资源,吸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落地孵化。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平台,突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链接广深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全面开展两岸三地项目孵化、产业对接、企业“众包”、投融资对接、成果转化等各维度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积极贡献。搭建各类创新主体走出去平台,鼓励各类主体整合行业内相关资源“抱团出海”、“集群出海”,开展跨国并购、新兴市场拓展、海外投资布局、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活动,不断扩大企业自身国际影响力。
(五)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园区治理能力
坚持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释放高新区发展活力,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灵活实用、市场化激励的人事机制,推进高新区管委会向价值发现者、产业组织者、战略投资者、改革探索者转变。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激励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在服务大局中提高政治站位,在聚焦主业中履行政治责任,在稳中求进中强化政治担当,凝聚新担当新作为的强大合力。